目录1、编制依据及说明 (01)2、机构设置及施工管理网络 (01)3、工程概况 (04)4、工程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05)5、施工部署 (07)6、施工准备 (08)7、基础主要施方法 (13)7.1施工放线与轴线控制 (14)7.2人工挖孔桩、独立基础施工 (14)7.3条形砼基础、地梁施工 (18)7.4筏板基础施工 (19)7.6电梯井坑模板施工 (28)8、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措施 (30)9、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5)10、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36)11、防止噪音及保护环境卫生措施 (37)附页:附图1 施工平面布置图一附图2 施工平面布置图二附图3 基础施工进度计划1、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的依据1.1.1滨江DE组团工程地勘资料1.1.2滨江DE组团工程工程基础初设计图、基础结构图、总平面图、图纸会审交底记要、合同文件1.1.3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1.1.4国家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1.1.5我司成熟的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1.1.6 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标准1.1.7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手册》和《一体化管理作业文件》1.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1、2编制说明本施工方案只涉及基础工程部分,主要包括基础钢筋砼结构,因挖孔桩开挖有超深度30余米,另详挖孔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建委相差规定应由专家组审核)。
编制本方案的目的是充分指导基础施工。
2.机构设置及施工管理网络2.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本工程的基础工程以挖孔桩、、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相结合的较复杂基础,项目部派出曾经施工过类似工程的,且施工组织经验丰富、综合工作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工程师担任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选派长期从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程师担任本工程的技术负责人。
另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施工管理人员,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上岗证的“十大员”对工程进行管理施工。
2.2项目部组织机构网络图2.3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名单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名单3. 工程概况:3.1综述工程名称:滨江DE组团商住楼工程地点:滨江大道建设单位: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工期:工程总工期15个月,基础施工工期不超过90天。
质量标准: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一次验收合格。
3.2工程环境概况本项目建设以住宅为主,由高层、多层建筑群和部分小型商业、幼儿园等建筑组成的住宅小区。
总建设用地面积为38366㎡,总建筑面积为131336.95㎡,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95938.37㎡,商业建筑面积为7111.6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094.13㎡,地下建筑面积为26192.80㎡.该工程分为D、E两个组团。
其中D组团由七栋塔楼及地下车库组成,D1栋从213.9标高起算,吊两层,为幼儿园,按二类公共建筑的裙房进行防火设计,上部18+1层,高57米,属于二类高层居住建筑。
D2栋、D3栋、D4栋、D5栋、D6栋均为18+1F的二类高层住宅楼。
D7栋从标高212.8起,按二类公共建筑的裙房进行防火设计,上部18+1层,高57米,属于二类高层居住建筑。
地上七栋塔楼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D组团负一、二层为地下车库,其耐火等级为一级。
E组团中E商业、E1、E2、E3、E4栋负一、二层商业为多层公共建筑,上部5层/6层/5+1层为住宅属多层居住建筑,其耐火等级为二级;该工程屋面的防水等级为Ⅱ级,地下室抗渗等级为P6,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4基础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
场地类别为二类,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根据地勘报告,所有基础均以中风化岩层为持力层,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8.70Mpa。
桩(墩)孔开挖前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桩(墩)孔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不得爆破作业,以使持力层岩石尽量少受扰动,保证原岩的完整性。
桩(墩)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护壁,或其它安全措施。
当相临桩(墩)心距离小于2.5倍桩径可桩间净距小于3.0米时,应跳槽开挖,最小桩长不小于3倍桩径或者5米。
桩(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梁和挡墙强度等级为C40,未特别注明的垫层为C15。
基础梁和桩身内纵筋不宜有接头,有接头时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面积不应超过全部纵向钢筋面积的50%。
4.工程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等4.1本工程应执行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性规范及标准工程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详下表)4.2本工程应收集的技术档案资料(详《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工程执行规范及采用标准明细表5. 施工部署5.1施工管理目标5.1.1工程质量目标按工程质量按国家验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验收,一次验收合格。
5.1.2施工工期目标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开始施工时间,同时组织施工,基础施工工期90天。
5.1.3安全文明健康施工目标安全文明施工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起重要作用。
严格贯彻渝建发(2000)39号文《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精神,杜绝因管理为主要责任而发生的因工死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行车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伤频率控制在0.6‰,轻伤频率在15‰。
严格按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00)39号文规定执行,实行全封闭管理,实现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做到“五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5.2施工阶段及流水节拍划分根据本工程业主场地拆迁平整尚未全部完成,应业主要求我司先期进场对已平整的楼进行施工,场地平整完成交接后陆续组织施工。
5.3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5.3.1 基础工程开工前,项目执行经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入场准备工作分工,各负其责,以完成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其工作内容为:(1)按施工总平面图搭设临时设施和施工围墙,安装敷设施工用电、用水线路。
(2)修筑进场施工道路,包括施工场地地面硬化处理。
挖好排水沟及集水井。
(3)运输安装塔机及其施工用机具设备,组织挖孔桩、等基础开挖土石方的运输及开挖机械入场。
(4)对周边环境及相关行管部门进行协调、接口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5.3.2 根据各自不同的施工阶段,分阶段在各自的施工范围内设置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各幢楼基础施工期间可利用本幢楼独立浅基基坑做为临时集水井,用潜水泵将地下水、施工用水和雨水用泵排入地面排水沟或直接排入指定下水管道。
5.3.3 土石方施工土石方采用大型切割机械施工的方法,以加快基础工程进度;其余基槽、基坑土石方采用人工风镐开挖的方法。
5.3.4 钢筋施工方案钢筋施工采用现场机械加工制作,塔吊吊运,人工绑扎成型的方法组织施工。
钢筋机械连接和搭接焊,接头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
5.3.5 安全防护方案地下室基坑深度较大,周边临空高度大,故在基坑临空面搭设防护栏。
防护栏搭设采用单排、1.5m 高Ø48钢管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施工。
无人作业基坑上口进行覆盖,夜间设警示灯,其余机械设备采取相应隔离等防护措施。
5.3.6混凝土方案本工程采用商品预拌砼,用输送泵输送为主,吊斗转运为辅的方式浇筑。
第一流水段施工时,在2#大门处布置一台HBT60A混凝土泵送机,第二、三流水段施工时,在1#大门再布置一台HBT60A混凝土泵送机,泵送管均直接连接至施工作业面。
桩、挡墙砼分层浇筑,机械振捣;桩身连续浇浇筑完毕,挡墙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后浇带。
5.3.7 垂直、水平运输方案D1~D7#各栋楼楼各布置一台QTZ40塔吊,E2、E3、楼各布置一台QTZ63塔吊,且对E4楼的施工给予协助,满足基础施工吊运。
其余地面零星水平运输采用人力手推胶轮车。
5.4基础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本工程施工流水段及施工顺序,根据现场情况采作不平行施工。
详附图1《施工平面布置图一》随着场地平场完成,并办好移交手续,即进行后期基础施工平面布置。
进场材料数量多,交差作业出现,为此综合考虑安全防护、交通路线布置,施工用电等。
详附图2《施工平面布置图二》为了降低成本,基础施工平面布置时亦综合考虑主体施工需要。
施工围墙、大门、给排水、供电线路、沉砂井、临设等以及场地硬化尽量一次到位,避免重建。
5.5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为了确保工程总工期,根据总进度计划,应用工程管理软件进行优化编排,单独编制基础施工进度计划。
要根据工程楼层高度情况,适当调整D、E组团挖孔桩施工的先、后工期组织施工,基础施工工期天总的控制在80天完成。
详附图3《基础施工进度计划》。
5.6 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配合为配合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全面保证本工程按时完工,各部门将制定相应配合办法,特别是技术部门、施工部门。
5.6.1以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意图要求为准绳,各部门及各管理人员应密切配合、精诚合作;5.6.2对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发出的信函、设计变更严格遵照执行;各部门应认真领会来函来文含义,避免因理解偏差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6.3施工前细致读图,提前发现有关设计上的疑问,及时向建筑或结构设计单位提出,直至疑问解决方可施工;严禁带着疑问凭想象施工;5.6.4紧急设计变更处理:对业主、设计单位代表口头提出的紧急设计变更,工长应在汇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后应即刻根据口头指示停工待命或修改施工。
5.6.5监管意见处理:对业主、设计、监理等监管单位提出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诸方面的意见,各部门及管理人员应严格遵照执行。
6.施工准备6.1技术准备6.1.1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阅读施工图,写出读图记录,并汇总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以利在设计图纸会审会上解决。
6.1.2 准备本工程需要的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图集等。
6.1.3 写出混凝土、砂浆试配委托书,送原材料检验。
6.1.4 提出原材料计划,半成品加工计划。
6.2主要生产、生活设施准备6.2.1根据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设施,搭设质量满足有关要求。
完成水通、道路通、完成配电房。
项目技术负责组织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基础施工准备工作分工,各负其责,其工作内容为:6.2.1.1按施工平面图安装敷设施工用电、用水及排水线路。
1)施工用水整个现场用水水源由业主指定,基础施工期间供水管网布置结合以后主体结构施工综合考虑。
基础施工供水主管采用DN100管,接至施工作业面,并留下相应的接口供日后结构施工使用;所有供水管均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并按规定作防腐、防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