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印尼煤矿产业分析报告(精编版) 中国投资印尼煤矿产业分析报告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除了可再生能源外,其他绝大多数能源都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是否拥有充足的能源也成为各国经济能否稳定快速发展的判断标准之一,因而能源的争夺也成为各国竞争的重点。
煤炭作为能源领域重要的矿产资源,其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发电、建材、工业锅炉、生活等等。
根据进出口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煤炭进口量达到1.8亿吨,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
中国煤炭进口量激增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煤炭行业的内部整合和技术改造迫使大量的中小煤矿主退出市场。
煤矿主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正确投资,正成为政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输出国,拥有相当丰富的煤炭储备,如果将闲置资金用于海外煤炭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能为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国内民间闲置资金的投资渠道。
本报告将阐述投资印度尼西亚煤矿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一、印尼煤矿产业现状。
1、储量大。
据统计,印尼煤炭资源储量为580亿吨,已探明储量193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由于很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尼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或达900亿吨以上。
2、产量大、出口量大。
印尼2011年煤炭产量为3.4亿吨,2012年预计可能达到3.9亿吨。
预计到2025年,印尼煤炭产量将达到4.05亿吨。
印尼2010年煤炭出口总量约为2.75亿吨,其中70%销往亚洲地区,主要是印度、日本、中国等。
印尼煤炭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年增长率达21%,2010年达到4290万吨。
如今印尼已经是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主要煤炭来源地。
3、露天开采。
与中国矿井采煤相比,印尼煤矿90%采取露天开采,
开采成本较低,安全性强,易于管理控制。
4、主要矿区分布。
印尼已探明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两岛,特别是集中在苏门答腊岛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加里曼丹岛的中部、东部和南部。
5、大型采矿公司。
印尼五大煤矿公司分别为:布米(Bumi)资源公司、阿达罗(Adaro)公司、基泰扩加瓦阿贡(KidecoJayaAgung)公司、班普(Banpu)公司和国营(PTBA)煤炭公司。
这五个公司占据了整个印尼煤炭产量75%左右。
6、地理、物流优势。
中国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对煤炭的需求最为迫切,但北方的煤炭运到南方沿海地区运价在煤炭终端销售价中所占的比重大,受运力制约,在北方地区有些煤炭甚至运不出来。
反观印尼,地理位置毗邻中国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通过海运从印尼向东南沿海地区输煤,距离近、运输简便,海运运费相对节省,享有运输成本优势。
二、印尼煤矿相较于国内同品质煤有价格优势
印尼煤炭热值一般在4500—6000大卡之间。
以2011年8月的数据为例,福建和广东电厂5500大卡煤炭的接货价格在850-860元/吨,而北方港口的煤5500大卡的价格在820-830元/吨,加上50元左右的船运费,到达华南地区价格在870元-880元/吨,因此,在华南地区印尼煤相较于北方煤而言有20-30元/吨的价格优势。
这个价格差仅仅是在经销商层面计算的结果,如果在印尼参股当地煤矿企业或者自行开采煤矿资源,再运回国内销售,这中间的利润估计能达到150-250元/吨。
考虑到煤炭行业整个需求量的庞大,其中的利润和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具体而言,在印尼开采、运输、销售煤矿到国内包含的费用有开采费、运输费、仓储装卸费、税费等。
开采费(含采矿证购买、机械使用、用工)约为每吨200元,运输费(线路为坑口—内河码头—印尼港口—国内港口)约为220-280元/吨,仓储装卸费
约为50元/吨,税费主要包括所得税率28%、附加税率10%。
其他一些常用费用还包括前期勘探,租用办公场地,租用员工宿舍,租用堆场。
预期收益:以一年深度合作经销200万吨煤为例,收益将能达到3-5亿。
三、印尼煤矿市场进入限制较多,但近年来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2009年1月12日印尼正式颁布了《矿产和煤炭矿业法》,对于煤炭开采的市场准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涉及的内容包括采矿许可证、投资比例、环保要求等等。
1、采矿许可证规定。
矿业权分为,普通矿业许可权、民间矿业许可证和特别矿业许可权。
普通矿业许可证分为两个阶段,勘探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其由中央政府或者省政府颁发;民间矿业许可证主要用于小规模矿产开发,由当地县/市长负责发证,优先发给当地的个人、社会团体、合作社,其初始期限最长为5年,此后可以延长;特别矿业许可证由部长负责颁发,主要是针对特别开采区而颁发的。
其包括勘探和生产运营两个阶段,不同矿产各阶段在面积和期限上有不同的规定。
2、投资比例规定。
新矿业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对印尼采矿项目的持股比率不得超过49%,此前,这一比率最高达80%。
新法案的颁布实施势必将打击海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新矿业法还规定,目前持有印尼矿产资源完全控股权的外国投资者十年内逐步转让股权给当地投资者或企业。
这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将在未来十年失去拥有的相关资产。
但自相矛盾的是,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的官员表示,新矿业法不适用于新开工建设的资源项目,其中包括必和必拓、力拓等大型国际矿业集团的部分项目。
3、环保规定。
矿业许可证持有者有义务运用良好的开矿技术标准,遵守环境负荷限度;在申请矿产许可证的同时提交采后复垦及环保处理计划;缴纳矿区土地复垦及环保处理保证金。
4、投资环境改善。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流入,印度尼西亚众议院通过了“新投
资法”。
“新法”对外资的政策更加优惠,其中包括外资和内资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保护投资者免受国有化和政府征用;投资者拥有以外币形式汇回企业收益的权力;外
国投资者若与印度尼西亚政府产生纠纷,可诉诸国际法庭仲裁;可以享有特定类型
投资的税收优惠;对投资项目所用土地享有更强的权利;进一步扩大外资可以进入的
行业等等。
四、交易框架
方案一:增资不控股,以约定形式确保中方投资者最大权益
如今印尼新矿业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持有股权比例上限为49%,在中方投资者
不能直接对印尼矿产控股的情况下,可以与印尼当地投资者约定双方各自的权利义
务关系以确保自己的最大权益。
在共同协商约定时,中方投资者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中方投资者拥有对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命权。
比如可以直接派员进入管理层
和财务部门。
2、中方投资者拥有部分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权。
比如对中国的出口量占总产
量的比例、对物流渠道及经销商的选择,明确约定由中方投资者决定。
方案二:联合持股获取控制权
由于印尼新矿业法对外资持股比例有明确的限制,中方投资者可以运用技术性
手段进行规避,以取得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权。
1、中方投资者在中印境外设立一个煤矿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由A
公司去控制印尼当地煤矿49%的股权。
A公司由中国民间资本出资设立,并且达到
绝对控股地位,拥有经营决策权。
2、由中方信任的印尼华侨在印尼设立一个煤矿投资公司(以下简称“B公
司”)。
中方投资者私下与印尼当地的华侨签订协议,约定B公司由中方投资者出
资,印尼华侨出任名义控股股东,而中方投资者作为背后实际控制人,对该公司拥有实际的经营决策权。
值得注意的是,所选择的印尼华侨应该与中方的关系相当不错,最好本人或者其家属在中国境内拥有一定价值量的财产,便于中方对其进行控制。
3、B公司出资持有印尼当地煤矿2%以上的股权,以达到与A公司共同持有印尼煤矿51%以上的股权,从而控制煤矿的实际经营权。
五、风险提示
1、煤炭出口税征收。
印尼官员透露,可能在2012年开始征收煤炭出口税,税率估计为5%。
2、用工成本较大。
印度尼西亚劳工保护规定比较苛刻,对于资方比较不利,如果职工离职,要支付离职费或者补偿金,即使工人罢工,只要程序合法,也要支付薪水。
3、谨防中介机构欺诈。
一些不太正规的矿产中介公司利用投资者不懂印尼当地的语言、文化等社会风俗习惯,打着投资沟通的幌子,从中骗取服务费,最终使得投资者花了钱也不见煤矿的踪影。
4、小心投资陷阱。
印尼有些拥有矿产资源的公司往往自己不投入资金采矿,而首先从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以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由中方负责出资、出设备,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矿产则用各种手段驱逐中方公司,或者利用法律陷阱使得中方公司负担大额资金方能采矿。
5、理清矿权。
在印尼现行法律之下,个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有可能单独或者联合拥有对某一矿区的开采权。
在购买或者入股矿权之前必须对矿权权属结构进行全面调查和清理。
结语:当下世界各国如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都已经进入或者计划进入印尼煤矿行业,我国企业也有少数一些先行者如中投公司通过与印尼大型煤矿企业合作
试图涉足这一领域。
在整个市场都对印尼煤矿虎视眈眈的时候,我们应当抓住时机,连结国内民间资本和印尼本地企业,实现多方共赢~
2012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