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2018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完整word版)2018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美术学科-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高中美术《油画艺术的风格》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在视频中见到了哪些熟知的油画作品?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油画艺术的风格》。

环节二:作品赏析(一)直观感知1.教师简单介绍油画的材料以及起源: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一种,起源于15世纪,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及木板上绘制。

2.教师播放一系列的油画作品(樱桃、红色瓶子、铜水罐)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几件油画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总结油画的流派分类:一类为写实性作品,另一类为表现性作品。

(二)具体分析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铜水罐》《红色瓶子》,小组尝试从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

(三)总结领悟1.小组尝试分析《铜水罐》《红色瓶子》传达的情感。

学生大胆回答,教师总结:《铜水罐》揭示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红色瓶子》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诗意的表现。

2.提出问题:写实性油画与表现性油画有哪些不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20世纪以前的油画风格大多以写实为主,利用透视等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再现对象。

当代的油画更多的是注重艺术家自身情感的表达,突出画面本身,突出色彩、形状与肌理。

如抽象派、野兽派等。

环节三:比较鉴赏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油画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赏析,并选择喜欢的作品尝试分析。

《静物》构图简洁、平稳,色彩运用平涂的手法,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穿蓝色衣服的小结》构图均衡,造型夸张,色彩纯度较高,鲜艳明亮。

环节四:小结作业1.师生共同回顾油画的不同分类及其特点。

2.课下查阅油画的资料,并尝试分析。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油画大师。

【参考答案】蒙克,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长期侨居德国。

其油画作品描写了他的亲身遭遇和内心感受,主题大多都与疾病、死亡、性爱相关,呈现出颓唐、不安、悲观、恐惧等世纪末情绪。

《呐喊》是蒙克重要的作品,它被视为对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的永恒象征,表达了当代社会中人的一种极端孤独和痛苦的情感。

《青春期》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

《桥上的少女》,画作描绘的是三个少女伫立在桥上凝神遐思的场景。

2.艺术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具象艺术:如实的再现客观物象,具有客观性、典型性、情节性的特点。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艺术家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手段,这就使意象艺术成为一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

抽象艺术:画家运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表达对于世界、美、生活以及人本身的认识和看法。

抽象艺术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领域,它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

高中美术《人物线描写生》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随意在课堂上做三组有趣的动作,引导学生在3分钟内捕捉老师的动作并且尝试运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学生尝试并展示作品,体验线描的乐趣。

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作品赏析(一)直观感知1.利用挂图回顾人体比例。

提问:以头部的长度为测量比例,人在站姿、蹲坐时的比例是多少?学生回答:站七、坐五、盘三半。

2.出示伯里曼和于小冬的速写作品让学生欣赏,思考:这些作品中的线条一般出现在哪些地方?学生讨论并且回答,教师总结:线一般产生在物体轮廓的边缘处、体面的凹凸转折处、人体的关节处。

(二)具体分析1.展示线描作品《书桌前的少女》,提出问题:画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表现?师生共同总结:有直线、曲线、折线等。

2.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在繁杂多变、组织无序的衣纹中表现出有形、有质、有序的线条?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需要有主线、次线之分。

主线中有结构线(皮肤线和紧贴在结构上的实线);关节线(在体块的转折或交接处);动势线(体现人物动态最生动的部位,一般为长线,要整体的理解人物形体内部的结构并画出来)。

次线:次线也叫二号线,是衣服上的偶发线,有的随动态的变化而产生。

3.教师展示站、跑、跳、坐等不同动作的速写线描作品,请学生找出其中主线与次线,并观察这些线条的粗细、长短和虚实的变化。

环节三:示范讲解,实践展评1.教师展示真人的站立图片,示范如何运用线描的方式写生人物,并讲明具体步骤:①用较轻松的虚线把人像或人体动态外轮廓画出来,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和比例;②从感兴趣的部位着手,用较准确而有力的线条勾画,也可施加简单的明暗关系;③注意由头、颈、躯干直到着力的脚所形成的动态主线,尽可能把人物美好的动势捕捉下来。

2.教师布置课堂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教师下发的真人照片,用线描的形式进行人物速写写生。

并提示注意事项:注意人体的动态重心,比例结构;注意线描的主次线使用。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视指导,就学生写生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正与讲解。

3.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之后,开展鉴赏活动,学生组内进行评选,并展示作品,教师从作品的动态、比例、结构、线条等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价。

环节四:拓展提高,小结课业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2.课堂拓展: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写生作品添加不同的背景,课后尝试制作。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线描?【参考答案】线描亦称白描,即不施丹青只以线条浓淡来表现物象的一种造型手段。

具体来说就是用线条的粗细、主次、曲直、虚实、刚柔、疏密、浓淡等多种不同的变化来塑造物象的形体变化。

在中国绘画中,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

线描不仅可以勾画静态的轮廓,还可以表现动态的韵律。

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2.现在课堂中老师为了活跃课堂,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然而很多小组讨论会流于形式,有形无实。

如果你的课堂上存在这样的问题,你该如何解决?【参考答案】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课堂要活,而小组讨论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

对于很多小组讨论会流于形式,有形无实主要有以下原因:(1)学生讨论之前教师未能很好的引导与启发,学生讨论时无目的性;(2)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3)学生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心理较强。

针对以上原因,我会做如下的处理:首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加强巡视,对于未能参与讨论的同学或者小组,询问原因并引导鼓励这些学生参与讨论;其次,我会让学生独立思考1-2分钟,然后组内之间按照顺序依次发言针对发言再进行讨论。

最后,我会对于讨论进行明确的分工,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安排好汇报员、记录员、评分员等角色,并且规定小组发言稿与记录表必须在课后上交给老师,并且引入竞赛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记分奖励,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积极的发言。

总之,小组讨论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种全新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灵活安排,不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做到既灵活多变又收放自如,真正的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

高中美术《拉坯工艺》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三鱼纹彩陶盆和花瓣纹彩陶盆的图片,提问学生:图片当中的器物是用什么材质制作而成的呢?学生回答:利用陶泥制作而成。

教师总结:陶器自新石器时代时期起,就被运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陶艺的制作知识,走进新课《拉坯成型》。

环节二:作品赏析(一)直观感知1.教师展示大小不一的陶碗、陶罐、陶盆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这些艺术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学生尝试进行回答:可以运用手工捏制或搓泥条等多种方式进行制作。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制作方式?学生思考,教师借机讲解拉坯成型的陶艺制作方法。

(二)具体分析1.教师展示拉坯成型制作工艺的图片,并提问:在进行制作时都是运用到了哪些工具?学生回答:运用到了拉坯机、陶泥等。

教师总结:拉坯成型工艺是一项技术比较强的手工工艺,除了运用到拉坯机之外,还需要配合手、泥,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制作出一件精美的陶器。

2.展示运用拉坯成型法制作出的陶艺作品实物,以美术学习小组为单位,请各组派代表上台摸一摸,感受瓷器的质地,并观察瓷器所呈现出的纹路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进行观察,并进行组内讨论,进而总结出:由拉坯机所制作出的陶器器物工整细腻,表面有着螺旋似的纹路。

环节三:示范讲解,实践展评1.教师播放拉坯成型的制作工艺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并思考问题:在制作过程当中,陶器的制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师生共同总结:转轮速度的快慢,泥的软硬,手指的指法以及加水的润滑作用等,都影响到了拉坯成型工艺。

2.继续提出问题:请学生尝试总结拉坯的基本步骤。

学生回答:①放置泥团;②启动拉坯机转盘向逆时针方向旋转;③双手将泥团向上捧起;④向下低压开洞;⑤修饰外形与洞口;⑥提升泥墙。

3.学生尝试利用拉坯机制作陶碗或陶瓶,学生制作时教师巡回指导。

4.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之后,组织陶艺鉴赏大赛,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欣赏完成的陶艺作品,教师从制作的手法、器型的塑造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

环节四:拓展提高,小结课业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2.课堂拓展:修饰自己所做的陶胚,并放于阴凉处阴干,由教师组织进行课后烧制。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什么是陶艺?【参考答案】陶艺是运用陶瓷材料和工艺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是一门以手工成型为主的造型艺术,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陶瓷生产基础之上,以欣赏和审美为主要目的的陶艺作品,是陶质和瓷质作品的合称,陶艺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深受许多艺术家的喜爱。

2.在美术教学当中演示法可以分为几种,在你的课堂当中运用到的是哪一种?【参考答案】美术教学的“演示法”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正确的演示方法,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和美术能力的提高。

具体来说,美术教学演示法可分以下几种:第一,当堂演示。

在课堂上作过程分析,可以选取一些绘画书本上比较好的绘画步骤进行演示讲解;第二,同步演示。

教师画一步,学生画一步,并进行同步讲解;第三,局部演示。

教师命题,先做大概说明,让学生先画,然后指导学生作局部修改。

在辅导的过程中,可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了解绘画中普遍容易犯的问题,从而吸取经验。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用的是当堂演示的方法,由于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拉坯成型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演示的时候采用了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制作的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