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千伏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10千伏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审核:编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概况:1.2施工条件1.3施工特点及内容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2.1组织机构关系图2.2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施工现场条件说明第四章、施工方案4.1施工准备4.1.1技术准备4.1.2施工现场准备4.2施工工序及总体安排4.3主要工序及施工方法第五章、工期及施工进度要求5.1工期规划及要求5.2主要物资供应计划第六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6.1质量目标:6.2质量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6.3质量管理措施6.4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6.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第七章、安全管理目标7.1安全管理目标:7.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监督体系、安全保证体系附图)7.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7.4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7.5工程施工危险点预控措施7.6工程季节性施工预防措施7.7工程应急预案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8.1概述8.2方针和目标8.3工程承包单位职责8.4实现环境管理方针目标主要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概况1.2施工条件技术条件:施工图纸齐全,进行施工现场交桩及图纸会审。

针对工程特点,对施工技术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物资条件:需按照我公司程序文件中的采购及检验试验要素的规定进行,保证所购设备工具的质量。

人员机构组织条件:我施工队成立线路项目经理部,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项目部管理人员选用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专业知识的人员,均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多年,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并能按要求履行义务。

资金条件:我公司开工后预付工程总承包额的30%,作为工程的启动资金,保证工程顺利开工,资金分配利用如下:项目部、施工队布置、设施配置。

基础设施原材料的订购。

基础工程中,工器具、机械设备、消耗性材料、周转性材料的配置。

施工队工程启动资金,工程前期工作相关费用。

1.3施工特点及内容(1)基础施工:电杆根部及底盘、卡盘、拉线盘采用防腐措施。

(2)杆塔施工:全线新增杆位共计34基。

杆型特性一览表:角侧予偏,架线后不得向内角侧倾斜。

(4)转角耐张杆立杆后,应加内角临时拉线,并等架线后拆除。

(5)本线路联接金具均采用《一九九六年修订版全国金具统一设计》,(简称96型金具设计)和《一九九七年修订版电力金具产品样本》(简称“97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标准金具。

(6)所用铁件及标准件必须热镀锌。

(7)合成横担组装后,不要再敲打组装软件,避免横担受损。

(8)施工人员不得登上横担工作,以防横担断裂造成事故。

(9)电杆及拉线盘埋深以杆塔明细表为准。

(10)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灌木及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3米;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居民区7米,非居民区6米。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2.1组织机构关系图2.2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项目经理:由公司总经理受权委托全权处理本工程的各项事务,并对总公司经理负责,负责调集项目施工力量、施工机械、材料供应、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协调及对外联系等一切与该工程有关的事宜,确保该工程各项目标的完成。

安全负责人: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教育,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制止违章作业,参加事故调查,编写重要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火防盗措施。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电气施工图的审核、协助项目经理编写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处理工程中重大技术难题。

材料员:编写设备用料计划,严格按照审批的材料,组织检查材料、设备进场,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根据本工程特点要充分考虑材料运输及时间问题。

资料员:收集各种施工数据,与施工进度同步编制施工资料,各种文档资料的传递与归档,竣工资料的编制与整理。

车辆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车辆的安排。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施工现场条件说明线路通过地区为黄沙土、粘性土,全线路大部分杆塔经过农田地,沿线交通方便。

第四章、施工方案4.1施工准备根据工程承包合同、合同工期、工程设计特点及现场情况,依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要求,由公司总工组织进行工程策划,技术部依据策划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各分部工程和特殊工序前做好施工材料的编写、审核、出版、发布。

在接受项目法人提供的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参加项目法人组织的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

4.1.1技术准备主要技术资料代应计划表保障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需要,在开工前已做好培训工作。

开工前针对本标段工程设计有侧重的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及施工培训。

4.1.2施工现场准备根据项目经理部、中心材料站、施工队、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的择优选择,在开工前由工程部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后,选择最佳施工驻地,施工场地与运输道路。

项目部、材料站及施工队驻点原则上租用现有的房屋,对于材料站的仓库,设在交通方便、干燥、面积大及安全设施齐备的地方。

生活用具安全自备、自己办食堂,保证职工随时吃到可口饭菜,尽可能的化解由于地理气候条件造成的不利因素。

制定生活管理实施细则,包括劳保用品的发放,作息时间、食堂生活及个人卫生,并成立伙食委员会加强伙食管理。

4.2施工工序及总体安排杆塔工程(1)拉盘埋深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拉线棒与拉线方向一致。

(2)楔型线夹尾线露出长度一致,同组楔型线夹尾端的方向统一,拉线张力均匀一致。

(3)装卸塔材时防止塔材弯曲、变形、磨损。

(4)组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严禁强行组装。

(5)钢丝绳与塔材接触处应用软物包裹。

(6)螺栓规格与设计图纸一致,穿向按规范规定施工。

(7)螺栓应交叉紧固,其扭力矩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防卸装置安装符合说明书,工艺统一。

(9)脚钉弯头沿主材准线向上,成直线。

架线工程(1)架线前,杆塔螺栓紧固率大于98%。

(2)采用机械放线技术,严防导线磨损,导线牵引时设专人监护,缓速通过。

(3)弧垂观测档选择符合,根据地形情况适当增加观测档。

(4)同相分裂导线在同时收紧到弧垂接近标准值时,先调整好一根导线的弧垂,然后再逐根调整并找平。

紧线弧垂达到要求时,各杆塔上及时画印,并立即进行地面临锚和过轮临锚,过轮临锚应与地面临锚同时受力。

并及时安装附件。

(5)弧垂观测时的实测温度应在观测档内实测。

(6)跳线使用未经受过力的原关导线制作。

在耐张串防晕金具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

测量跳线弧垂及与杆塔各构件间最小距离。

(7)跳线引流板面平整光洁,用汽油洗净后涂上导电脂,逐个紧固连接螺栓。

引流板朝向满足使导线的盘曲方向与安装后的跳线弯曲方向一致。

(8)架线后,杆塔螺栓及时组织复紧。

接地工程(1)接地引下线方位与铁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

露出地表部位平直美观。

(2)采用专用工具制做接地引下线,防止破坏镀锌层。

(3)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紧密,并平服于基础及保护帽。

(4)当接地引下线直接从架空地线引下时,顺直紧靠塔身。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控制措施及成品效果要求5.1工期规划及要求见附件1、施工进度表。

5.2主要物资供应计划见附件2、材料计划表。

第六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6.1质量目标:(1)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

(2)不发生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

(3)满足国家及行业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优良级)。

(4)实现工程“零缺陷”移交。

(5)确保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6.2质量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见下图),监督执行国家标准及与本标段工程质量有关的其它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使本标段工程满足设计图纸和业主的要求。

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质量管理职能项目经理:制定本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负责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监察网络,负责实施质量奖惩,保证质量组织机构能独立行使职能和权限。

项目副经理:参与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管理,监督各项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目标保证措施的执行.对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证,负责质量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的编制和组织实施.6.3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措施(1)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及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具体到个人,并要求自上而下承担质量责任。

质量管理内业要求:规定及时贯彻落实公司及上级主管单位、业主及监理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指令方面发要求,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检查机构方面的要求,准确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做出动态分析,供给有关方面参加和使用方面的要求,以及对质量工作计划、记录、报表等方面的要求。

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管理制:规定了原材料及半成品(包括项目法人负责供应者在内)在验收、试验、装卸、运输、贮存、标识、隔离等。

质量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按质量管理W、H、S点实施有效控制,通过关键点的控制,使质量监督覆盖施工全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可控在控。

施工质量检查制;对施工质量,内部实行三检制,即施工者自检,工序间互检和项目部抽检,外部亦实行三检制,即施工过程中旁站检查,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对特殊工程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按要求进行特殊检查。

质量样板控制:工序施工首先一处施工作为“样板”请所有参与该项目施工的人员观摩。

样板施工完成后,由项目技术、安全人员按设计和标准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以后的工序以此为标准进行施工。

工序管理实行工序交易会接卡制度,下道工序施工前,要工序交接。

要乾地工序交接。

上、下两道工序的负责人参加或质检人员参与,双方签字认可。

三级验收:认真执行“三级验收”制度。

通过施工队、项目部、公司三级的严格检查验收把关,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质量奖惩:根据公司工程质量奖惩考核办法,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质量考核办法,实行质量与经济挂钩的质量责任制重奖重罚,以经济手段促进工程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事故报告与处理:严格执行质量事故报告程序,及时向甲方或监理工程师提交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以次为鉴。

处理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

质量培训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进行质量培训,特殊工序作业人员需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质量工作例会:项目部、施工队每月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例会,学习质量管理文件,总结前期质量情况,找问题、查不足,指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今后质量工作的重点及具体要求。

(2)关键与特殊质量控制措施公司对近几年施工的工程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质量总结,在听取业主、运行单位、监理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与《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4版)相对照、比较和分析后认为,为工程达标投产,在本工程施工中,除了一如既往地按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管理质量,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质量外,尚应对下表所列有关方面的问题和措施给予特别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