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1)代数法
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
rAi
C A1
A S
1
V1 C A0 C A1 C A0 C A1 v0 rA1 C A1

dC Ai kC Ai dt
C A0 1 1
C A2
C A0 C A1 1 2 1 1 1 2
对第i级反应器中的A组分进行物料衡算
v0C Ai 1 v0C Ai rAi Vi
Vi C Ai 1 C Ai C A0 xAi x Ai 1 i v0 rAi rAi
其中
C Ai 1 C A0 1 xAi 1
C Ai C A0 1 x Ai
dt
nA0
dxA dt
t C A0
0
C A dC dxA A CA0 r rA A
动力学方程式积分
2)间歇反应器
图解积分
图2-10恒容情况下间歇反应器的图解计算。
2)间歇反应器
(1)反应器容积
操作周期=反应时间+辅助时间
tT tR ta
有效容积=每小时处理物料的体积×操作周期
dt
反应达平衡equilibrium时,k1=k2,dC A 0
k1C Ae k2CRe k2 C A0 C Ae C Ae k2C A 0 k1 k2
C A0 C Ae k1 k2 t ln C A C Ae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一级可逆反应
A R
k2 k1
rA
dCA k1CA k2CR dt
若t=0,CR0=0,则CR=CA0-CA带入上式:
dC A k1C A k2 C A0 C A dt k1 k2 C A k2C A0 rA
k1C A0 k1 k2 t ln k1 k2 C A k2C A0
2)反应器的分类
按物料的相态分: (1)均相---均相反应无相界面,反应速率只与T或浓度有 关; (2)非均相---非均相反应有相界面,实际反应速率与相 界面大小及相见扩散速率有关。
按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分: 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流化床、回转筒式、喷嘴式 等
3)反应器操作方式
间歇,半间歇,连续式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动量衡算 (压力差小,可忽略) 动力学方程
1)基本原理
物料衡算——质量守恒定律 流入量= 流出量 +反应消失量 +累积量
间歇式反应器:流入量=0,流出量=0; 稳态操作连续流动反应器:累积量=0; 非稳,连续,半连续:都不为零。
热量衡算——能量守恒定律 Q物料流入+Q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 Q物料流出 +Q反应系统与外界交换+Q累积
3)复合反应
平行反应
k1
A
k2
R S
dC rR R k1CA dt
k1 k2 t
dC rA A k1C A k2C A k1 k2 C A dt
ln CA k1 k2 t C A0
rS
dCS k2C A dt
C A C A0e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一级不可逆反应
A→S
dC A rA kC A dt
恒温系统,k为常数;初始条件,t=0,CA=CA0,对上式积 分:
1 C A0 1 1 t ln ln k C A k 1 xA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二级不可逆反应
A+B→S
dC A rA kC ACB dt
V2 C A1 C A 2 C A0 x A 2 x A1 2 v0 rA2 rA2
1 2
图2-19 不同大小二个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组合。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3)优化多级全混釜的体积
②优化使反应器总体积最小必须有SKLMN最大
“最大矩形法”求最佳中间转化率XA:
C A C A0 1 xA C A0 xA C A0 C A
V 1 v0 C A0 C A C A0 C A C A0 x A v0 v0 rA rA rA
4)全混流反应器
图2-14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图rM
rA rB rL rM a b l m
1)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通常可用幂函数的形式
1 dnA a a rA kC A1 CB2 V dt
阿伦尼乌斯关系式
k A0e
E RT
A0为常数,称为频率因子;E为活化能,J/mol; R为气体常数,R=8.31 J/(mol· K)
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加入反应器的物料微元在强烈搅拌作用下与器内原有的物料微元瞬 时达到充分混合,器内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t变化,出口流体的组成 与器内相同;存在强烈的返混。 返混=无穷大 停留时间分布
2.均相反应动力学 1)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3)复合反应
1)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实验数据的获得:物料浓度的测定,C~t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二级可逆反应
A+B S+P
rA dC A k1C ACB k2CS CR dt
若t=0,CR0= CS0=0,CA0= CB0,上式积分得:
x Ae 2 x Ae 1 x A K kt ln mC A0 x Ae x A
作图 ln
CA ~t C A0
可得斜率为k1+k2的直线
CR CR 0 k1 CS CS 0 k 2
+
做CR~CS图,直线斜率为k1/k2
k1 k k t CR C A0 1 e 1 2 k1 k2
解得k1,k2
k2 k k t CS C A0 1 e 1 2 k1 k2
4)全混流反应器(理想混合反应器)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6)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法的评比和选择
1)基本原理
几个概念: 反应时间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分布 平均停留时间 返混 平推流 全混流
1)基本原理
反应器的三个基本要求:容积、传热、混 合 反应器设计的目的:满足反应器的要求 反应器设计需要联立:
间歇:Q物料流入=0,Q物料流出=0; 稳态操作连续流动反应器: Q累积=0。
2)间歇反应器
(1)反应时间 对于微元时间dt内的物料衡算式: dnA 0 物料A的反应消失量 +累积量 =0 即 rAV dt
rAV dnA dt
xA
d nA0 1 xA
1 dni 恒容 dCi ri V dt dt
对于反应: aA bB lL mM 其各组分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rA dC 1 dnA A V dt dt
rL
1 dnL dCL V dt dt
1 dnM dCM V dt dt
dC 1 dnB rB B V dt dt
积分法
推测动力学方程,得到C~t的直线,实验数据拟合。 试差过程。
微分法
dC A kf C A (1)假定反应机理 dt rA
(2)将实验所得的C~t数据绘图,在所得曲线相应C位置求 曲线的斜率dCA/dt,该斜率就代表该组成下的反应速率 (3)将所得各点dCA/dt对f(CA)作图,若所得直线通过原点, 说明假定的机理与实验数据相符,是,求出待定系数k,α, β。否则需重新进行。 (4)lg(dCA/dt)~lg CA


各级反应器体积相等
图2-16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的图解计算。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各级反应器体积不等
各级反应器温度不等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表2-12 不同型式反应器体积比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3)优化多级全混釜的体积
①两只不等容全混流反应器
1
V1 C A0 C A1 C A0 xA1 v0 rA1 rA1
第二章
1.引言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2.均相反应动力学
3.理想反应器的设计
4.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5.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6.流动模型 7.停留时间分布与化学反应
1. 引言 1)反应速率
2)反应器分类
3)反应器操作方式 4)两种连续流动形态的理想反应器
1)反应速率
定义:以反应体积为基准时(均相反应),单位时间,单 位反应体积中所生成(或消失)的某组分的摩尔数
C A f dC V A CA 0 v0 rA
V 1 FA0 C A0 C A0

CA f
CA0
dC A rA
(2)反应器体积 V=v0τ
图2-12 平推流反应器的图解计算。
4)全混流反应器
稳态下: 反应物A流入速度=反应物A流出速度+消失速度
v0C A0 v0C A rA V
A和B的消失量是相等的,故:
C A 0 x A C B 0 xB
令: M CB 0
C A0 ( M 1)
rA
d C A 0 x AC A 0 dt
C A0
2 kC A0 1 x A M x A
dx A dt
CB 0C A M xA 1 1 kt ln ln C A0 M 1 M 1 x A C A0 CB 0 C A0C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