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教案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教案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教案【篇一:绿色消费,让我们一起行动】绿色消费,让我们一起行动萧山二中裘陆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消费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提倡可持续消费;理解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认识影响我国绿色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绿色和非绿色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比较和鉴别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落实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绿色消费的含义;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2、教学难点: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三、教学准备:老师:由于教材《政治生活》中有关绿色消费的文字只有180余字,要上好本课,教师必须通过相关书籍和网络收集有关绿色消费的文字资料、数据、图片、视频和相关课件,精挑细选;根据课程标准,吃透重难点,制作调查问卷,并自制课件。

学生:调查我国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现状,以及上网了解绿色消费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对象分析我校是重点高中,学生的素质比较好;这届学生从小学伊始,就经受新课改理念教学,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较强,分析、观察、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多年来,我区的环保教育常抓不懈,学生的环保理念和环保素养有较多的积累和内化;因此,高中阶段的“绿色消费”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深度,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为什么”,要让他们系统、全面地理解如何践行“绿色消费”理念;现在我区的学生,几乎家家有电脑,喜欢上网了解大量的信息并以此为素材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让学生事先通过网络学习和调查,了解和收集大量有关绿色消费的知识和资料,课中和课前、课后联动。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据此,让学生通过网络,事先在家调查大量有关绿色消费的资料,在课堂上,以绿色消费调查为主线,让大量的信息素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采用“鉴别资料、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启发引导、理解分析、反馈、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异步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2.本课内容只是教材《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中“消费原则”的一部分,容易被忽视,教师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度上予以重视,按照消费的观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消费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3.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的内容很多,并且讨论内容的范围很广,学生讨论时可能会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距较远的内容,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以参与讨论的平等身份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的讨论,最后归纳出知识内容的要点。

4.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收集的资料很多,教师培养学生鉴别资料的能力,并非所有下载的证据都能用。

5.本课教学中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

对于学生间争执的焦点,教师要有相应的应变思维能力,不要回避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提问。

这是本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6.本课教学中,观点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很多,有很多用于情感和观点教育的素材,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同时避免简单地灌输,而应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渗透。

对于“践行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则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基础上,还要作为结束语明确地提出来,并应指出,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有的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篇二:环保教育教案12篇】环保教育教案集(一)课题一:环境和环境问题七(1)班教师:陈庚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

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后记:1.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

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

课题二:保护蓝天——大气污染和防治七(1)班教师:陈庚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恒定气体:氮78%、氧21%、稀有气体0.9% 可变气体: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首。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 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 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 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

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

6.1998年1月3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周公报2000年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公报 2001年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预报和公报 7.1998年12月起全面实施禁用含铅汽油等课题三:爱护碧水—水污染及其防治七(1)班教师:陈庚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

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口干、舌燥。

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

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 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 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2 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 整治运河,4 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 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 建成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 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 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

目前,9 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

1998年12月1日起,10 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 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篇三:环境教案】六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绿色社区畅想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

2、了解创建绿色社区需要解决那些环境问题。

3、知道怎样创建绿色社区,并能为创建绿色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1、知道什么的社区是绿色社区。

2、为绿色社区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ppt课件(有关绿色社区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创建绿色社区倡议书。

2、学生读倡议书。

3、全班交流:倡议书说些什么?二、猜想与假设1、分小组学生交流。

教师:怎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呢?2、描绘绿色社区。

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课件展示样板绿色社区。

三、实践活动1、寻找自己社区的环境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交流社区环境情况。

组织学生比较出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快速阅读怎样创建绿色社区?1、建立环境管理和监督体系,推动社区环境建设。

2、绿化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护养绿色植物的工作要落实到每个家庭。

3、保持社区环境安宁,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4、组织绿色志愿者大队,开展环保活动。

5、节约能源,尽量使用节能电器,节能燃具等。

6、节约用水,达到区或市级节水标准。

8、建立环保橱窗等宣传设施,定期更新内容。

9、绿色社区同时也必须是文明社区。

五、决策与行动1、讨论:我们能为绿色社区做些什么?2、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