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税收概论-简洁版
支付的价 格少8元。因此: PS PD t D
PS PD 8
解课税前的方程,得到 :P=20 和Q=60。课税后,方程的 解为: Q Q 20 2 P 8 100 2 P
S D
D
D
PD 24, PS 16, Q 52
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n) 由新的的需求曲线和旧的供 给曲线决定。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 Pg=Pn+u。数量 Q1既可以通过D(Pg) 获得,也可以通过S(Pn)获得。
税收收入是uQ1, 或者图6.2 中kfhn 的面积部分。 税收的经济归宿被需求和供给分割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0 上升到Pg,但是,其价格的 上升小于 u。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呢?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该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税基, 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 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 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 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
从量税的无谓损失
P E D
Pb
t
A
B S
P0
PS F C
Q1
Q0
Q
SBEP0
※征收从量税后,消费者要支付更高的价格,生 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也降低了,市场均衡量从Q0 降到Q1,市场规模缩小,因此,税收会带来效率 损失,导致社会福利降低。 ※社会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 府税收收入 (1)征税前,消费者剩余=S△EBP0,生产者剩 余= S△FBP0 ,政府税收收入=0,因此,社会总 福利=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S△FBF (2)征税后,消费者剩余= S△EAPb ,生产者 剩余= S△FCPs ,政府税收收入= S△ACPS Pb, 因此,社会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政府税收收入= S△ACF E 。 (3)征税导致的福利损失,即无谓损失=征税后 社会总福利—征税前社会总福利= S△ACF E — S△FBF = S△ABC
图6.1
局部均衡模型:从量税
现在,假定按每单位u元对购买者征从量税,因此购 买者是法定的归宿者。 税如何影响需求?
考虑图6.1的a 点。 Pa 是消费者购买Qa 数量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当课税时,需求者的支付意愿没有改变。生产者意 识到如果他们供给Qa ,生产者获得的价格是(Pa–u)。 如图 6.1 所示,征收从量税后, a 点不再是需求曲线上生产者所 意识到的点,b 点才是需求曲线上生产者意识到的点。
Qs 2 P
例子
考虑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其市场供给曲 线为QS=-2+P、市场需求曲线为QD=30-P, 政府对物品征收每单位4美元的从量税。 (1)政府征税后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72 美元) (2)税收导致的无谓损失是多少?(4美元) (3)政府从征税中得到的税收收入是多少? (48美元)
税率(Tax Rates):表示税收收入对税基 的比率。 ※比例税:税率不随税基规模的变动而发生 变动。此时,平均税率等于边际税率,应 纳税额与收入的比率保持不变。 ※累进税:税率伴随税基规模扩大而相应扩 大。此时,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随着 收入的增加,平均税率上升。 ※累退税:税率伴随税基规模扩大而相应下 降。此时,平均税率大于边际税率,随着 收入的增加,平均税率降低。
举例说明
假设香槟酒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具有以下特征:
QS 20 2 P
QD 100 2 P
如果政府对每瓶酒课征8元的税,税收引起消费者支付的价 格和生产者收到的价格之间的差异,课税前,我们将方程 重写为:
QS 20 2 PS QD 100 2 PD PS PD
举例说明
税收分类
根据课税收对象的性质 —流转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其计税依 据是商品销售额或营业收入额。属于流转课税的 税种有增殖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所得税:分为企业(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西方国家一般有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我国 目前开征的房产税、契税属于财产税
2)出售的数量和价格PS 必须位于供给曲线上 : QS = QS(PS) 3) QD = QS
4) Pb - PS = 税收(税收楔子)
局部均衡模型:弹性与税负
从量的归宿取决于供求弹性。一般而言,在其他条 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负担的税 收越小。同理,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负担越小。
根据税收的计量标准划分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征税。 由于所得税、财产税、销售税等均是按相 应税基的百分比征税,属于从价税。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征税。 消费税当中的汽油税、酒税等往往按照消 费单位(加仑、瓶等)征收固定金额,属 于从量税。
按照税负能否转嫁 —间接税:税负能转嫁其他人,并不由纳税人直接 承担的税种。对各种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是间接 税,如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营业税。 —直接税:税负不能转嫁,直接由纳税人承担的税 种。对公司和个人征收的属于直接税,如公司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 按照税收的管理权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 方共享税。 按照税收是否包含在商品价格中 —价内税:购买一件商品的价格里面就包含了税。 —价外税:商店里的标价不包括税收。
第六章 税收
前言
两个问题:
※问题一:如果政府对每单位待售的小器具征税1美元,小 器具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上升1美元吗? ※问题二:如果政府通过两种方法征收汽油税50美分/加仑。 方法一是各加油站将税款投入专设的钱箱中,由政府机构 开箱收取。方法二是消费者直接向政府交税。对于消费者, 哪种方法代价更大? 税收的两个主要概念:
弹性是衡量经济行为主体逃避税收能力的粗略方法。需求 弹性越大,该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越容易转向购买其 他商品,因而,生产者必须承担的税负就越多。
图6.4 供给完全无弹性的税收归宿;图6.5 供给完全有弹性 时的税收归宿
图6.4 和6.5 展示两种特例。
在第一种情况中,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没有改变,生 产者承担了全部税负。 在第二种情况中,消费者承担全部税负。
图6.4
图6.5
图6.6
税收的影响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对弹性
Price
Pb
D
Price
S
t
P0 PS
S
Pb P0
t
D
PS
Q1 Q0
Quantity
Q1 Q0
Quantity
案例讨论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游艇、私人飞机、 珠宝、皮草、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 的奢侈品税。支持这项税的人认为,这些 奢侈品全部由富人消费,这种税也必然由 富人承担。向富人收税以补助低收入者, 平等又合理。但实施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 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与工人, 其中大部分是这项税索要帮助的低收入者。 为什么这些不消费奢侈品的人反而反对这 项税呢?
法定归宿 :谁在法律上负责纳税,即税收负担在名义上由谁承
担。
经济归宿 – 指税收引起的私人实际收入分配的变化,即税收负
担实际上由谁承担。 由于税收转移,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特征:凭借政治权利(强制性)、 无偿强制征收(无偿性)、按照特定标准 (固定性)
税基和税率 ※税基(Tax Base):是指政府可以据以征税的对象。
对生产者征 收从量税后, 价格和数量 与对消费者 征收从量税 相同。这说 明税收的法 定归宿不能 说明其经济 归宿。
局部均衡模型:产者课税vs 消费者课税
税收楔子:指税收引起的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 者收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不管对产者还是消费者课征从量税,征税后必须满 足四个条件: 1)出售的数量和价格Pb 必须位于需求曲线上: QD = QD(Pb)
如果在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重复这个步骤,就会得到一 条新的需求曲线,它的位置正好比原需求曲线低u 元,见 图6.2。 新的需求曲线是Dc’,对生产者而言,新的需求曲线是重 要的,因为它表明,每销售一单位物品,生产者能获得的 价格。
图 6.2
局部均衡模型:从量税
均衡包含新的数量和两个价格(一个是消费者 支付的价格,一个是生产者获得的价格)。
本例中,税收的法定归宿完全落在消费者头上,但 是,税收的经济归宿50% 由消费者承担,50% 由生 产者承担:
PD P0
t
$24 $20 0.5 $8
局部均衡模型:产者课税vs 消费者课税
从量税的归宿与它是对消费者课征还是对生产者课征 无关。 如果对生产者课税,供给曲线向上移动。见图6.3
局部均衡模型
该模型只研究征税的市场,而不研究税 收对其他市场的影响。
当课税商品的市场与整个经济相比很小 时,这种分析最为恰当。
局部均衡模型:从量税
从量税:对销售的每单位商品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
联邦政府的香烟税,例如,每包香烟课征39美分。
假设完全竞争 的市场,征税 前的均衡水平 是(Q0, P0),见 图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