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铲车管理制度

铲车管理制度

铲车管理制度为加强铲车的管理,保障驾驶员及铲车的安全,特制订 本规定。

非作业需要或部门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将铲车作为他用,发现一次罚款 200 元。

2、 非指定的驾驶员一律不得随意操作铲车, 发现一次罚 款 100 元。

3、 驾驶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掌握铲车操作方法和安全性能,能够熟练操作,并持证上岗。

4、 开车期间必须集中精力,按章操作,严禁酒后驾车,5、 夜间、雨雪或大风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必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方可出车。

6、司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护车辆,每次下班之前,要对车辆进行一次彻底卫生清理和必要的保养、并加满燃 油。

7、每次使用之前,必须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主要检查车辆的构架是否开焊、裂开;轮胎是否损伤、气压是 否正常;是否有漏油现象;各种气压、油压、水压、水温、 油温、电压等仪表是否正常; 各种指示灯、 照明灯、 后视镜、 喇叭等是否正常;是否有着火或烧焦的异味。

8、每次使用之前要怠速进行发动机预热;检查车辆的转向、刹车制动是否灵活可靠;是否存有异常声音或异常震 动现象。

9、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车辆驾驶,严格遵守交通法1、 发现违章操作和酒后驾驶,视情节罚款 200-1000 元。

则,礼貌行车,注意车辆和行人安全。

10、每次作业之前,应检查举升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作业时,车身回转半径内严禁有人,铲斗作业需越过其他车辆驾驶室时,驾驶室内严禁有人。

装铲不可过满、装偏。

装料尽可能靠近车斗,不可过猛,以防砸坏车身。

11、铲斗内有装载物时,应低速缓慢进行,不得采用加大油门,将铲斗高速猛冲插入装载物的方式进行装载。

进铲不可过深,提斗不可过猛,一次不可过高。

不可出现铲斗载不均、单边受力等现象。

12、不得在陡坡、松软、倾斜地点装卸料,以防翻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垃圾中转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垃圾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运至垃圾场。

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

四、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要再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五、卸载到中转站的垃圾要及时攒堆。

六、装车期间严禁其他车辆及人员进入作业场地。

七、进场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场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八、垃圾收集车进场必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

九、垃圾运输车运走垃圾时,密闭设备必须齐全,防止垃圾抛洒,保持厂区环境卫生。

、车辆进入站区必须谨慎驾驶,不得损坏站内设施。

、垃圾运输车应严格按照站内规定操作,严禁酒后开车, 杜绝事故发生。

、站区内严禁烟火。

、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四、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

五、作业车辆操作实行定人、定岗,做到职责分明。

六、车辆操作前应例行检查,观察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七、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定操作,防止损坏车辆。

八、车辆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车上的垃圾杂物,保持车体干净、整洁,并停放在专用车库内,确保安全。

站间工作管理办法服从站间管理人员的指导,按时上岗,认真负责工作, 坚守岗位, 勇于管理, 以站视家, 爱站如已, 做到站洁间净, 消毒灭菌。

对违反下列情节之一者,给予处罚如下:一、不按时到岗,或检查时无人看管,出现问题的每次 给予罚款 10 元的处理,累计三次以上更换人选。

二、不准有散垃圾或不装袋的垃圾进站,更不准倒袋的 在站上拣东西。

每发现一次,罚看间人三、不准有居民装修、基建残土进入站间(箱 ),每发现 一次扣掉当日工资。

四、车到人在,人不在岗,未能按时开间,或未及时装 箱,有积存,影响环境卫生,每次罚款五、箱、间体表卫生不洁, 影响市容者,每次罚款 5 元。

六、消毒不及时,气味环境差,每次罚款七、上班不穿环卫标志服,每次罚款八、垃圾箱盖、环、梁,如有丢失,一律由看站人员负 责九、转运间内不准存放杂物及拾拣物品,每发现一次给 予罚款 10 元的处理。

十、每日早 8 时前不准离岗,每检查发现一次,罚款 5元。

5 元。

5 元。

5 元。

10 元。

垃圾站间看护人员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看站人员必须在拉运车辆装车完毕后,方能清理站、箱、间周边残余垃圾。

禁止在垃圾间内、外、周围存放任何危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垃圾间内吸烟,存放与垃圾无关的物品。

二、站间管理人员要经常巡查站间,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垃圾间禁止住人。

三、在环卫车辆作业时,看站人员禁止在作业现场10 米以内停留,并协助看护装车时周边的安全,确保作业安全。

四、对不按上述规定和有关规定作业的,发生财产损失、火灾、人身伤亡事故的,由个人负责,车队不负任何责任。

垃圾车驾驶员岗位职责、服从队长、调度的分配,认真完成车队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二、文明行车,礼貌行车,杜绝沿街散落的现象发生。

、认真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违章,树立安全第的思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执行车辆的三检制度,出车前、收车后都要严格检查车辆状况,达到良好的状态,爱护车辆,延长车辆的使用期限。

五、遵守车队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车辆脱线行驶。

六、尊敬领导和各位师傅,不得顶撞领导或无理取闹,团结同志互相帮助。

事故处理人员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驾驶对现场安全事故处理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安全事故处理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

、按照国家对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

、加强对现场安全工作的宣传培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杜绝现场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模范遵守车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多能车司机、人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多能车司机、工人在生产作业时,应遵守以下操作规程:、多能车司机在现场吊斗作业时,应注意避让空中障碍物,避免刮碰。

、多能车司机在装车现场装车时,应避免撞坏周围建筑物及设施。

、多能车司机、工人在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是否有人,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能放斗。

四、多能车司机、工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吊斗落箱互相配合,注意铁链安全,插销归位。

五、装车完毕后,苫盖绑牢苫布,查看是否有坠落物,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行驶。

六、多能车司机、工人在倾卸时,服从现场人员指挥,要确保现场安全倾卸,落斗时要注意是否有人,在安全的情况下回落。

--9--七、本制度未做明确规定的,但确实危害生产安全时,应把生产安全放在首位,及时汇报。

八、如果个人因素造成生产事故的,一切后果自负。

垃圾车驾驶员管理制度第一条岗位管理1、服从队长、调度的分配,认真完成车队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2、文明行车,礼貌行车,杜绝沿街散落的现象发生。

3、认真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违章,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认真执行车辆的三检制度,出车前、收车后都要严格检查车辆状况,达到良好的状态,爱护车辆,延长车辆的使用期限。

5、遵守车队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车辆脱线行驶。

6、服从领导,不得顶撞领导或无理取闹,团结同志互相帮助。

第二条驾驶员安全作业操作规程1热爱本职工作,保持车辆整洁。

2礼貌行车,礼让行车,遵章行驶。

3遵守车队“ 车检”制度,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辆检查。

4车辆必须设备齐全、完好,不准车辆带故障出车。

5出入库前,开关好车库大门,安全无误后方可出入。

6做好车辆例行保养。

7上车应查看脚踏板是否牢固,确保安全上车。

8下车应查看后方有无来往车辆,确认安全再开车门下车。

9驾驶车辆禁止吸烟、饮食、打电话。

10禁止身体有病、身体不适驾车,酒后不准驾车11车辆作业时,不准携带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第三条车辆维修保养管理1、出车前驾驶员应当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符合行车安全要求。

(1)检查燃油、润滑油、制动液、转向助力液和冷却液是否加足,液面高度是否正常,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全车油水电有无渗漏。

(3)检查各种仪表、信号、照明、开关、刮水器及其附属 设备工作情况。

( 4)检查转向、传动、制动、行驶系、轮胎和牵引装置的 技术状况及紧定锁止情况。

(5)检查随车工具是否齐全。

(6)检查装载牵引是否齐全。

2 、通常连续行驶 2 小时或途中休息时,应对车辆技术状况 和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内容有:(1)检查发动机、底盘、仪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工作 情况。

(2)检查轮毂、制动器、变速器、分动器和驱动桥温度是 否正常。

(3)检查传动轴、轮胎、钢板弹簧、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 的技术状况及紧定锁止情况。

(4)检查燃油、机油、冷却液、制动液、蓄电池电解液、 有无渗漏。

3 、车辆回队后,驾驶员应对车辆进行保养,主要内容有: 检查发动机润滑油、冷却液 检查传动皮带绕度和完好情况。

检查轮胎气压、清除嵌在轮胎间及表面的异物。

排除行驶中发现的故障。

口 号、 (1)(2)(3)( 4 )4、由于驾驶员使用不当或疏于保养,导致车辆损坏或机件 故障,视情节轻重, 由检查站安检人员承担 5%-10%维修费用、 驾驶员承担 30%-50%维修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