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强大的媒体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文化强 国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重点媒体已经具备了打造国际一 流媒体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 人民日报建设新闻资源系统,加快海外版数字化转型; • 新华社驻外分社超过140个,形成比较健全的全球新闻信息采集网络 和新闻发布体系;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有海外记者站32个,建成62个境外整频率电台, 使用61种语言对外播出; • 中央电视台海外记者站达50个,开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 阿拉伯语、汉语6种语言7个国际频道,在14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海 外用户超过2亿; • 中国日报形成国内旗舰版、美国版、欧洲版、亚洲版共同发展的局面; • 中新社海外供版覆盖22个国家;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影 响力不断增强;等等。 • 微博的出现为现代新闻传播增加了一种新渠道。微博具有独一无二的 便捷性,使得人人都是新闻发布的源头。
• 一直以来,政府在推动“文化强国”发展战略时,始终坚持推动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些新兴文化产业如手机电视、网络电 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多有鼓励政策,近两年,此类新 型文化业态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繁荣中国文化产业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以网游行业为例,作为近十年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产业, 通过十多年发展,网游产业已发展成为直接市场规模超过400 亿元人民币,带动电信、媒体等相关产业收入超过700亿元人 民币,消费人数上亿的巨大产业。并出现了一大批蕴含中国 文化的优秀原创产品。与此同时,在海外出口方面,网游也 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排头兵,海外出口连续6年实现超越。对 于中国网游海外出口的领先企业,国内主流媒体也给予了重 点关注。此前,央视就曾多次以完美世界为例报道中国网游 出口状况,称“十年发展,原创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 出去收入真金白银最多的文化产业。”香港等主流媒体也通过 采访完美世界撰文称“孔子与网游成中国文化出口先锋”,对于 中国网游在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方面的促进作用给予了 肯定。
•
谢谢!
• 广播影视: 我是歌手 • 《我是歌手》掀起了 一场“音乐打假潮”, 引领了中国乐坛的 “真唱运动”,为当 下浮躁的音乐行业树 立了精神榜样。社会 机构对于社会文化的 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 献。
二、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 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杀马特”?
“杀马特”一词音译于英文smart,意为 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 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从 “smart”一翻译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 义词。现在在微博上流行的“杀马特”, 指代的是这样一个群体:留着怪异发型, 穿着夸张,佩戴古怪,浓妆艳抹,气质诡 异,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青 年。 “杀马特”青年们,与去年流行起来的 “洗剪吹组合”形象一起,构成了当下中 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他们如何融入城市、 被城市接纳 (现在是被嘲笑),如何完 成自身的个人的现代化(现在是半现代化 的惊悚穿着),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社会局 势。特别是它与“小清新”的对比关照, 能展示出中国文化多元化背后的文化区隔 与文化歧视。
• 新闻出版: • 新闻出版与影视传媒相类似,都是借用媒体的力量对文 化建设进行传播推广。不同的是新闻出版对文化建设更 具针对性和权威性。新闻出版工作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 心所在。 • 在近日于厦门举行的“第四届海峡论坛· 海峡新闻出版业 发展论坛”上,海峡两岸有关人士认为,文化已经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传 播力总体上还较弱,海峡两岸在新闻出版方面各有优劣 势。建议双方深化交流合作,在新闻出版产品开发、华 文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新闻出版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等方面“多管齐下”,联手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 响力。
• • • • • •
各地财政大力支持公共文化建设 山西:1630万元支持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动室建设 江苏:财政资金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四川:10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辽宁葫芦岛:积极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辽宁省葫芦岛市财政局投入300万元完善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 动室)基础设施和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 福建漳州: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是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二是支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三是支持基层宣传文化广播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实施农村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 浙江新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一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二是鼓励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基 地)。三是支持新兴文化企业发展。 • 云南龙陵:财政积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一、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 视、文学艺术事业。
• 哲学社会科学 已经取得的成就: 60年来,新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 事业同党和国家的大局同步,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队伍日益壮大。现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研工作的 人员近40万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0多万人,专 职研究人员3万多人。 学科体系不断健全。 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外学术交流逐步扩大。
之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 争力
目录
• 一、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文学艺术事业。 • 二、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 四、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 五、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 外优秀文化成果。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文化已成为民 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文化发展摆在了 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大力抢占世界文化市场,推 广各自文化产品及其附着的思想文化。 • 目前,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国家新闻出 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说,研究表明, 大陆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 29%和日本的38%。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上文化产品出 口,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 占5%,中国大陆仅占不到4%。 •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
社会级具体措施 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一要落在主体上。引导和支持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 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发展潜质的创新型中小文化 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优势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科技企业。 二要落在载体上。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集成性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创建一 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 平台。依托这些强有力的载体,大力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与科技创 新资源及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三要落在本体上。聚焦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重点领 域,注重开发和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业态, 提升装备水平、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国家级具体措施 《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提出,重点扶持3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 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培育5家以上省级文化和科技融 合示范基地,扶持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 (研究)中 心、企业技术中心,组建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
•
• •
•
四、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 高传播能力。
• 2013CCBN的主论坛,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发 展论坛上,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公 司副总经理罗小布说:讲现代传播体系是 什么?就是“四跨”,跨网络,跨终端, 跨CP,跨社会. • 特点: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
• 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 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关系我国国家利益和 国家形象,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大局。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增强国内国际传 播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 数字化是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促进了媒 体采编、发行、播发系统的技术升级,而且带 来了媒体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全方位变 革。 •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覆盖广 泛、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
• 洗剪吹
• 只有完善公共文化建设才能减少这样的现象。 • 我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的举措有:一、抓设 施建设提质,让文化活动平台“立”起来:未来5年,我省 将投入30亿巨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让大家学习有场所、 娱乐有场地、休闲有去处。主要抓好省市县重大文化项目 建设。到2015年以前,完成包括省文化艺术中心、省博物 馆、省图书馆改扩建等项目在内的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 设。同时,积极推进市县级文化设施建设,使各市州拥有 可容纳观众1000人以上的大型剧场和文化广场,县县有可 容纳观众800人以上的中型剧场(影剧院)、有供1000人 以上开展活动的文化广场。 二、抓群众文化活动,让全省人民乐起来。继续办好文化 活动品牌,如“三湘读书月”、“映山红民间艺术节”、“三下 乡”、“四进社区”、“公共大戏台”等活动,建设广场文化、 社区文化、墟场文化等。还有我们的广场舞比赛等 三、抓服务方式创新,让公共文化服务“优”起来
• 送戏下乡
• 农家书屋
三、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 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 专业化水平。
•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 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途径。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 产力。
五、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 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 首先是民间的输出,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全 世界很多城市都有唐人街,那里是中国文化输 出的宝地。其次是政府的行为,比如最近几年 办得比较红火的孔子学院,蔚然成风! • 电影书籍报刊杂志视频以及一系列的通过媒体 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宣传对于国 外受众也是影响很大的,比如2008奥运会开幕 式,其震撼效果令人惊讶! • 我国也借鉴吸收了许多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比 如我们研究生参读的文献,很多都是国外研究 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