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个人感知
盐城市双语小学陶荣
【摘要】:目前《牛津小学英语》是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由若干板块构成,这些板块虽然形式各异,却都围绕着单元的主题展开,有的突出了对话;有的侧重于词汇、句型等;还有的则以语音训练、小对话、小故事、歌谣、调查、游戏等活动形式,综合各单元相关新知的复习与巩固,我们常称这些板块为“综合板块”。

我们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A板块对话教学的“整体式”感知,BCD词句板块教学的“体验式”操练,EFGH等综合板块教学的“升级版”运用,单元各个板块的教学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创造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个板块教学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的情况下。

也会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单元各个板块的教学存在着一种“本位”思想,缺乏单元的“全局”观念,只求一个课时的精彩、完整,这样大大削弱了单元的整体功能。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时目标与单元整体目标的结合
一、版块内容巧组合
一般而言,一个课时要涉及同一单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版块的内容,如何实现各版块的优化组合,应当因教材、学情、教师的思维方式及教学风格而定。

虽然不同组合能体现不同的教学特色,但组合的优劣程度却是形成不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优化组合各版块教学内容是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后的首要任务,也是形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手段等的重要前提,更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一环。

在组合版块内容时,教师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 注重相近
内容的组合;2. 注重词、句的整合;3. 注重新知识与活动方式的融合;4. 注重静、动的结合;5. 注重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

二、课时之间巧链接
(以牛津小学英语为例)一般而言,一个单元中的每个课时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都围绕单元话题侧重于某一方面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各单元的主要语篇一般被安排在第一版块,在内容上与单元主题比较吻合,比较适合揭示单元主题,我们暂且称这一课时为语篇课时。

第二课时一般学习B版块的词汇和C版块的句型及语法项目,我们暂且称之为词句课时。

第三课时一般结合几个活动版块对前面两个课时学过的主要内容开展系列化的复习与巩固活动,它是单元核心内容学习的巩固与延伸,我们暂且称之为复习活动课时。

几个课时各有侧重,但又围绕同一单元主题展开,因而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那就容易使整个单元中几个课时之间的教学活动浑然一体,有助于学生建构相关的语言知识体系;相反,如果各课时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那么各课时很容易形成与其他课时关系不大的“独立版块”,这不利于学生建构相关语言知识体系,还会使诸多零碎的语言知识逐渐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去。

因此,在单元整体设计中,教师在优化组合版块内容的同时,还应兼顾课时之间的联系与链接,使各课时的教学活动都能围绕单元话题形成系列教学活动,这也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抓手。

为此,教师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把握好每一课时的重点内容和次要内容; 2. 注重各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 3. 关注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环节.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
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目标是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

课与课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支撑,为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学科内容架起逐级上升的“阶梯”。

从《英语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二级
教学目标,
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英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来设计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在设定单元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下面的一些问题: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什么?弹性教学目标是什么?课时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单元中课时目标的螺旋性上升?根据实际的课程设置,合理如何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在分课时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重点和难点的定位;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媒体的使用和活动形式的设计等。

(2)单元教学目标的叙写:依据课程标准来设计和叙写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呢。

我总结了以下教学目标叙写的策略:
●行为目标表述方式
课标在描述课程目标时,使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操作性强,如用“做动作、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手工”等描述听的技能目标;用“模仿说、认读、朗读、看懂、书写、模仿范例写”和“玩、演、视听”等描述综合语言能力的目标。

(配音)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英语课程标准》,因此,也宜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式。

行为目标取向主张以人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强调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所以称之为“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的叙写要尽量避免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

●行为目标叙写的四个特点
行为目标的叙写有四个特点:即,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状况动词多样化、行为条件情景化、行为标准表现程度具体化。

①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

如,学生能……、大多数学生能……、少数学生能……
②行为状况动词要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察的,如,听懂、跟读、
会说、会唱、表演、区别、认读、询问、回答、设计、解决等。

③目标描述要反映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的时间、提供的信息。

如,通过图片、实物、简笔画,利用动作、模仿、面部表情,通过模仿、配对、涂色、连线、重排图片顺序、用符号完成表格、猜测游戏、角色表演……、通过男女生竞赛,通过模拟的购物活动,根据地图等等。

④行为标准表现程度具体化。

如,“能根据情景用“I can see…造2~3个句子”,“能按字母顺序排列,做成自己的电话本”、“能用学过的食物名称,每组设计1份晚餐的菜单”、“能根据图片或提示来写出5个描写日常活动的句子”等。

(配音)
●常用的行为术语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我们来看一些常用的行为术语。

(3)单元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设定和叙写单元教学目标——合理划分课时,初步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分课时备课——实践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调整、修正教学目标。

四、单元中典型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英语新教材的编排结构一般为“功能──结构──话题──任务”,注重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四种基本技能。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主要有“对话课”、“阅读课”、“综合课”等三种课型。

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提炼了三种典型课的教学策略。

对话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单元话题学习目标语言,学生能自主地使用功能话题进行交流。

对话课设计的五策略:结合话题,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对话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热身→导入单元话题→目标语言学习→整体感知→意义操练→话题交流。

对话课的板书设计策略:凸现“词架”、“句架”、体现话题的情境设计。

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阅读兴趣、获取信息、学习语言。

阅读课设计四结合策略:听和读相结合、读和说相结合、读和演相结合;读和写相结合。

阅读课教学模式:导读激趣→自读明大意→细读抓关键→朗读重体验→读后拓展活动。

阅读课的板书设计策略:凸现“景架”和“语架”,体现故事的框架设计。

综合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融复习和新授、整合和拓展于一体,学生能进行单元话题下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活动。

综合课设计策略:单元内综合(目标语言、单元版块、话题拓展);单元外综合(目标语言、话题综合);围绕单元话题,设计若干小任务,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适当拓展运用。

课教学模式:综合课的板书设计策略:凸现“串联”和“并联”,体现单元话题的拓展设计。

五、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策略
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关注分课时作业的衔接; 分层设计,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质量地完成练习作业; 趣味设计,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

单元主题作业的类型:自助餐式作业、创编式作业、实践型作业等。

单元主题作业的实施策略: 课内抽查、审听磁带、轮流互查、统一批阅。

参考文献:
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杜娟,体验新课程英语.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杜娟. 英语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杜娟、甘晓明、杨灿.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长沙: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20 06
杜娟. 新课程教学问题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杜娟.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小学英语,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王蔷.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王蔷.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王蔷、程晓堂. 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郑卫. 精彩课堂实施对话.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