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岛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青岛市在获得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后,创城已经成为青岛市一直以来的目标。
青岛市规划确定“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空间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科学发展
前言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图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本次规划,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
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青岛城市的规划
1、依托主城
主城,即青岛市的中心城区,是青岛市行政中心,是青岛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规划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在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发展崂山及黄岛。
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城乡规划。
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小城市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也满足当前国情的需要。
2、拥湾发展
全面贯彻“环湾保护”的理念,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科学规划利用并有效保护好胶州湾的生态岸线与港口岸线,合理有序的引导工业岸线转换为城市经济与生活岸线,确保环胶州湾地区的生态安全。
坚持生态优先。
统筹考虑生产、生活需求与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重点强化环胶州湾地区团岛-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地区、临空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胶州沿海地区、红石崖地区、石化产业区、前湾港地区、海西湾地区等中心组团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切实增强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对外辐射能力。
依托环胶州湾地区,积极辐射和带动外围地区,构建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邻近区域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3、组团布局
严格保护海湾、山体、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地区,有效保护和控制农业生态地区及各类重大市政、交通走廊,合理控制城镇发展规模,严禁城镇空间的随意扩张和无序蔓延。
依托综合交通走廊,着重强化城镇的集聚化、紧凑型发展,积极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全面推进青岛市各规模等级城镇的组团式布局、网络化发展。
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城区以及外围的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科学规划建设滨海沿线的琅琊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
4、轴向辐射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向外辐射拉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轴向辐射、点轴分布的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更加多元化广泛的发展城市。
二、青岛市城市发展剖析
1品牌效应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这样一个背景下,品牌经济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种高级的形态,成为最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家知道青岛是中国最早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同时也是我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的一个见证者。
青岛的制造业可谓群星灿烂。
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一批“青岛制造”品牌让人们耳熟能详,。
当前我们青岛正在大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在这个战略的推动中,我们将充分的发挥青岛品牌经济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打造更多的国家级的世界级的企业,依靠品牌来提升我们城市的产业层次,依靠品牌来提升我们城市形象,使品牌经济在我们青岛市持续增长。
2、绿色环保发展
绿色创造未来,秉承这一科学发展理念,青岛不仅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厂厂区绿化、城市市容市貌也愈发光彩夺目。
青岛的城市发展理念是要让市民在树木和绿色中寻找建筑物,而不是在建筑物中找寻绿色。
燕儿岛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保存下来的。
秦敏还承诺,青岛今后的发展,无论是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绿化标准都不会低于奥运之前。
正是这样的循环发展理念,以及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让青岛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3科学合理的发展
站在青岛看青岛,青岛大发展;站在全国看青岛,青岛优势大;站在世界看青岛,“青岛最需要的是什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工程推动青岛快速发展!从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来,青岛正在描绘一幅绚丽的创新蓝图:实施“四个十”到“八个一批”再到“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到2012年,挺进全国创新型城市行列!处于国际视野下的青岛,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跳出青岛看青岛,用世界的眼光来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战略,用战略的思维来谋划青岛科学发展。
转方式首先是转观念,调结构关键是调思路。
青岛能不能在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赢得先机,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
破“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抓“科学发展”模式之“机”。
实施科技创新科学合理的发展是现在乃至以后青岛城市的重中之重。
总结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因此使有关决策显得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是人类的能动作用施于城市发展的一种体现。
虽然城市规划表现的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但它本身并不能决定城市发展方向,即城市规划不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
城市规划的作用是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城市自身的特有条件,发现城市发展动向,并确定合适的干预时机和手段。
城市发展本身往往会为城市规划指出工作方向。
青岛市是一个典型的发展较快的城市,国际接轨也比较快,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好的规划与实行力度有关,希望在将来青岛在科学合理生态的规划下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