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一起并誉为唐朝文学的两座高峰。

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前承六朝志怪、后启宋元话本的作用。

唐传奇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写才子妓女的爱情故事,一是写豪侠壮士的侠义故事,一是写人生如梦的讽世故事。

在这些唐传奇故事中,以爱情篇中的人物形象最为生动、情节最为曲折动人。

除此之外,这些故事对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和它自身的反展演变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下试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此类传奇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一、爱情类唐传奇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由于此类唐传奇描写的是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无论最后结局如何,他们曾有过的热烈的爱情和女主角清光照人的形象都为后人所喜爱。

因此这些爱情类的传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宋代以后的话本小说和元代以后的杂剧更是多取材于此,比如元代四大名剧之一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改编自元稹的《莺莺传》,而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则师承蒋防的《霍小玉传》。

同时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发展了六朝以来骈文中细致的描写,并且吸收古文运动中文字精炼行文流畅的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和小说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二、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是对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初唐所建立的科举制度和读书人狂热追求的官宦仕途到了中晚唐的时候已变得腐烂不堪,科举已经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读书人在考过科举后,于仕途上平步青云的途径一是靠婚姻,二是靠裙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以至于晚唐时牛李之争也是因为靠科举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和靠血缘关系互相提携的豪门贵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由于这个原因,中晚唐时娶五姓女之风巍为盛行,读书人莫不把五姓女当作官场上的敲门砖,同时很多读书人也为此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爱情。

《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就因此抛弃了霍小玉,造成了唐传奇爱情故事中最大的悲剧。

另一方面,唐朝文化开放,国力强盛,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去学习唐朝先进的思想,各国商人、僧侣、外交使团络绎不绝,使得长安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

再加上初唐时科举的设立吸引了全国读书人中的精英聚集在长安,催生了许多青楼酒家这样的风月场,以至于后人评价唐人好狎妓。

此外,唐朝时胡风盛行,所以有唐一代多豪放女,而且道德标准迥异于前朝,以至于对儒家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女人或不遵循传统礼教、或作风大胆令人咋舌,和风流才子间产生了许多爱情故事。

在青楼中靠卖笑为生的艺妓女子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唐朝豪放女的首要代表,无数皇室成员、高官显达、读书人都慕名去青楼一睹名妓的风采。

但是青楼女子也并非如她们的职业一样只有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她们作为女人也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只不过她们的爱情在五姓女对读书人的诱惑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她们与才子间的爱情多以悲剧收场。

不仅仅是青楼女子频繁的遭到被抛弃的命运,其他身份地位不及五姓女的女子也屡屡因为读书人的负心而成为悲剧人物。

三、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中的名篇浅析《霍小玉传》、《莺莺传》和《李娃传》是此类作品中的代表作。

这三篇文章都叙述了读书人和年轻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悲剧的色彩一篇比一篇减弱,甚至把《李娃传》称为是喜剧也并无不妥之处。

《霍小玉传》里的霍小玉是霍王的女儿,被霍王遗弃后便失去了五姓女的地位。

虽然她和李益相恋了两年多并且只要求拥有八年的爱情,但李益为了日后的发达不但尊母命迎娶身为五姓女的表妹卢氏,还对霍小玉避而不见,极尽负心之事。

即使被黄衫客用计骗到霍小玉面前时他也无一句解释。

最后霍小玉气绝身亡,李益从此人格分裂成为了史上著名的醋坛子。

李益的行为可以用前文提到的追求仕途的成功来解释,而无数读书人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抛弃了如同霍小玉一样的痴情女子。

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在时代的大命运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个人的力量无法抗拒上层社会达成的默契(即血缘和裙带关系)。

从这方面来讲,他们的悲剧——严格来说是霍小玉一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在当时还发生过很多诸如此类的爱情,但最终的结局却并非像《霍小玉传》一样悲惨。

其原因就在于霍小玉的性格过于刚烈,太坚持、太执着于和李益的爱情,即使在知道李益背信弃义后仍然不放弃对他的感情;甚至在死后还对李益说自己“尚有余情”。

所以霍小玉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

当时代和性格都和自己向往的美好的爱情对立的时候,等待霍小玉的除了悲剧之外还会是什么呢?这是爱情类传奇发展的第一阶段《莺莺传》是一篇与众不同的爱情类传奇作品,它主要描写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

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红娘从中穿针引线,终于赢得了崔莺莺的倾心。

但随着张生之去长安,崔莺莺的命运就变得像她自己预言得一样被张生“始乱之,终弃之”。

张生因为“文战不胜”而滞留长安不归,崔莺莺写长信一封致张生表明自己的心意决意与他分手。

张生不但没有作出任何挽救的行为,相反还把这封信公布于众并且标榜自己“是用忍情”。

后来崔莺莺嫁人张生也有所娶,两人最终的结局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这篇文章中的张生虽然同样抛弃了女主角,但却并非是因为要高攀五姓女,这一点与李益的行为不同。

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崔莺莺五姓女的身份使得张生必须考取功名,否则按照上层社会门第对等的潜规则他没有资格娶崔莺莺为妻。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讽刺,充分说明了科举制度的败坏不但使读书人狂热的追求豪门贵族的女儿,也令上流社会的年轻女子与下层社会的白丁青年无缘,所以我们说《莺莺传》反映的主题在爱情类传奇中是别具一格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片文章并非像《霍小玉传》一样是一个大悲剧。

崔莺莺过于柔弱细腻的性格和贵族小姐特有的矜持让她在与张生的爱情中虽不能占据主动,却可以全身而退;即使在整个故事中掺杂着时代的悲剧,崔莺莺也没有任何想不开。

个人性格起到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超过了整个时代的命运,爱情故事的主题和女主角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转变。

《李娃传》是这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唐传奇中结局最完美、人物性格最完整、主题转变最大的一篇。

它记叙了李娃在结识荥阳公子后与老鸨一起设计骗得他身无分文落魄街头靠唱挽歌为生,后来在荥阳公子乞食时因目睹他的惨状决心对自己的行为赎罪。

她先后恢复了荥阳公子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又激励他考取功名。

最后以娼妓的身份做了洴国夫人,名传一时。

李娃这个人物突破了以往女性被抛弃和处于被动地位的形象,她不但没有被荥阳公子抛弃,还反过来遗弃过他;另一方面李娃在和荥阳公子的交往中始终是主动的一方,无论是她最初欺骗荥阳公子还是后来对的赎罪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更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荥阳公子并没有为仕途的坦荡而另娶五姓女,相反他在故事后期对李娃再三挽留,他也突破了以往始乱终弃背信弃义的书生形象,这些不得不说是爱情类传奇作品中独树一帜的亮点。

但李娃和荥阳公子的爱情也不像其他两篇文章中的爱情一样纯洁——至少李益和霍小玉、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在前期是纯洁的——而是更多的加入了义理的因素。

李娃对荥阳公子的感情很难说是爱情,她在再次遇到他后更多的是同情和愧疚。

可以说李娃的性格是理智大于感情,她的赎罪行为重点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荥阳公子。

所以我们很难说《李娃传》是否是一篇成功的爱情传奇故事,因为爱情在这里已经被弱化得很严重了。

四、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和转变在逐一分析了以上三篇文章后,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横向的比较。

霍小玉的形象比较简单明了,她在家族没落后沦为娼妓,虽然执着于和李益的爱情却在情欲中无法把握自己。

这可以说是此类故事发展初期的女性代表形象,无论是身份还是在“欲——情——理——义”的哲学发展中都处于第一阶段,同时命运也最凄惨。

到了《崔莺莺传》的时候,女性形象已有所转变,所以崔莺莺不再是风尘出身,而且还变成了身份高贵的五姓女。

此外崔莺莺已经可以或多或少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重复霍小玉的悲剧。

但崔莺莺在情天欲海中还是无法摆脱“情”这个阶段,即使在她给张生写信表明心意的时候也更多的表现出自艾和负气,而不是用理智来安抚鼓励张生。

所以她和张生的爱情虽称不上是悲剧,但也是一次失败的爱情。

最后,当爱情类传奇发展到《李娃传》的时候已经相当成熟了,李娃不但完成了由娼妓做到贵族夫人的前后形象大转变,还摆脱了以往女性始终挣扎于情欲中的尴尬。

李娃本身的性格就具备“理”,她后来对荥阳公子做的一切还达到了“义”的阶段,使女性形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由于作者白行简本人的家史和哲学取向,使得李娃形象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有所折扣。

除了以上分析的要点之外,男主角的形象也完成了由从文采风流但负心绝情的李益——本事不大却极好面子的张生——被骗得团团转但颇有才华的荥阳公子这三个阶段的转变。

一方面这是为了配合女主角的演变而设计出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更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读书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他们这一阶层的人所做过的负心之事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良心发现使得他们创作出了如《李娃传》一样颠覆以往传奇套路的作品来。

至于文章中细致的描写、精巧的背景设计和令人拍案叫绝的表现手法也充分反映了唐传奇的价值,但在这里就不加分析了。

参考资料:孟瑶,“中国小说史”。

3.唐传奇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

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

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

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事情。

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鉶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

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

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

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

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二、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