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读会写本课16个生字及理解“关节、拇指”等21个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1.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2.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课时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
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
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手指》。
板书:22手指
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通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2.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搔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内容:
《手指》一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个手指的长处与短处五个手指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回答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回答。
(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
具姿态,各有长短的事。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
①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
②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
③感情朗读。
(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悟。
1.你喜欢其中哪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
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的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
(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力量”的名言警句。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众人拾柴火焰高。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2.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
)
3.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1)做饭时需要油、盐、酱、醋……他们各有各的品味。
(2)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3)同学们当中也各有各的优缺点。
4.课件出示:
手
把手张开
是一朵鲜花
人的一生
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
是一枚果实
含辛茹苦
收藏天地精华
(1)自读感悟。
(2)背诵这首小诗。
五、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全文按照先总述再分述再总述的结构方式布局谋篇,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整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六、布置作业。
1.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2.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手指
各有所能根根有用
团结一致
各有所短根根有力
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同时也了解了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其次,在品读环节,通过细读品析,着重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性和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旨在渗透写作方法。
最后,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仿本文的写作方式。
通过学习、交流,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