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安全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安全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1.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散发、外逸,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密闭程度。

如生产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密闭的设备内保持( )状态。

A .正压 B.零压 C.负压2.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要加强( )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A .省(区、市)、市(地)、县(市)三级 B.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 C.市(地)、县(市)两级3.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成中,主要是由公安、民政部门和街道组织组成的是( )。

A .警戒与治安组织 B.后勤保障组织 C.公众疏散组织4.重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应由( )负责。

A .所在地政府 B.所在单位 C.员工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 )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 .生产、使用或者销售 B.生产、搬运或者废弃 C.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6.应急预案编制准备工作的顺序是( )。

A .制定编制计划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一收集资料一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一初始评估一能力与资源评估 B.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一制定编制计划一收集资料一初始评估一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一能力与资源评估 C.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一制定编制计划一收集资料一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一初始评估一能力与资源评估7.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泄漏着火后,如果发现漏口非常大,根本无法堵漏,应采取 ( )的措施。

A .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 B.想方设法堵漏,否则其余措施都无用C.用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保持稳定燃烧8.在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如果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征兆时,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

A .着火 B.火势很快消灭 C.容器爆裂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 .1 B.2 C.810.特别重大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 )。

A .由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B.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C.由事故发生地和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两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A .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12.应急队伍进人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后,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向( )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A .应急救援专家组 B.信息发布中心 C.应急救援中心13.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这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的( )环节。

A .应急启动 B.救援 C.应急恢复14.按照应急预案层次,危险化学品预案是( )。

A .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现场预案15.应急救援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

A .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 B.对潜在重大危险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等行动提出决策性建议 C.尽可能、尽快的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16、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及( )。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17.采用( )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A .资源分析 B.程序分析 C.危险分析18.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成了一个( )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

A .相对固定 B.有机联系 C.各自独立19.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演练活动是( )。

A .应急演练 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20.下列( )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A .桌面演练 B.功能演练 C.全面演练21.下列( )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做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

A .模拟人员 B.控制人员 C.参演人员22.全面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 )三个阶段。

A .演练计划 B.演练组织 C.演练总结23.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称为( )。

A .不足项 B.整改项 C.识别项24。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应贯彻( )的原则。

A 、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协同配合,资源共享 B.统一指挥,属地管理,责任分担,资源共筹 C.属地管理,各自为战,责权分明,互不替代25.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是( )。

A .应急启动一救援行动一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一应急结束一应急恢复 B.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一应急启动一救援行动_应急恢复_应急结束 C.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_救援行动一应急启动一应急恢复一应急结柬26.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火灾的灭火剂是( )。

A .泡沫 B.二氧化碳 c.干粉27.从事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 )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

A .2个月 B.1个月 C.1年28.符合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要求的是( )。

A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毒物品按防火防爆要求露天存放 B.分隔储存 C.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分类、分库贮存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固定动火区周围( )m以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

A .10 B.15 C.2030.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宜超过( )m。

A .50 B.60 C.12031.下列有关应急预案层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综合预案可以作为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 B.通过专项预案能清晰地了解该企业应急体系和预案的文件体系C.企业的综合预案是该企业的整体预案32.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 )。

A.扩散性、随机性 B.突发性、偶然性 C.规律性、不可预防性33.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 )。

A .专项应急预案 B.综合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34.对于某一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 )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A .重大危险源 B.安全隐患 c.设备设施缺陷35.按照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 )。

A .安全责任制 B.操作规程 C.现场处置方案36.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 )。

A .评审 B.论证 c.检查37.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 )签署公布。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技术负责人3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 ( )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 .3 B.2 C.139.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 )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 A.半 B.1 C.240.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 )年修订一次。

A .5 B.4 C.34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 )万元以下罚款。

A .5 B.3 C.242.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等附件信息 A.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B.安全隐患c,安全措施二、判断题1.只要事故中产生危害的物质是危险化学品,那么这就是危险化学品事故。

( X )2.生产经营单位要预防和正确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或灾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针对各危险源、危险目标制定应急措施。

(√ )3.为正确及时应对重大事故和灾害,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政府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 X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一种事故发生之前就已经预先制定好的事故救援方案。

它的作用是,一旦事故发生,生产经营单位就能够立即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确定的救援方案开展工作,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

(X )5.制定和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及时、有效、正确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其他各种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 )6.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就是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 X )7.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 √ )8.对不同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应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

( √ )9.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 )10.应急救援是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及避免事故损失的措施。

(X )11.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 √ )12.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应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

(√ )13.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 √ )14.气体贮罐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关闭阀门,再扑灭火势。

(X )15.气体贮罐泄漏着火后,在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可以先用水扑灭火势,火扑灭后,只要立即进行堵漏就行了。

( X )16.遇易燃液体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 )17.遇易燃液体事故时,如果面积很小,一般用雾状水扑灭即可。

( √ )18.易燃液体泄漏着火后,一次堵漏失败可以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的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 √ )19.遇爆炸物品火灾事故时,可用沙土盖压,以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