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视化研究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视化研究

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视化研究[摘要]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和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

探讨基于数字故事教育叙事的研究现状、涵及其设计和制作过程,并构想其未来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叙事可視化,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专业发展和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字故事;教育叙事;可視化引言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和不平凡的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的,有些会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教学。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许多启发。

然而,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文字方式记录教育叙事,就无法做到真实教学场景的再现,缺乏情境性。

数字故事可以弥补教育叙事形式单一化的不足,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可視化的教学活动視频,重塑课堂教学过程,带我们回到当时的课堂情境。

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国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现状分析在进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視化研究之前,笔者分别以《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叙事可視化研究》为题,在中国知网和百度网上进行了查询。

查询结果发现关于该研究的查询记录是0。

百度网查询结果搜索到相关容42,600个,真正和教育叙事可視化研究相关的有3条记录,其中包括1条重复记录。

分别是师大学黄娟于2006年6月在《中小学电教》出版的《数字故事——打开可視化教育叙事研究之新視角》和师大学黎加厚教授于2005年6月11日在自己的博客(东行记)上发布的《教育叙事的可視化——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的新发展》。

前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教育叙事的含义及特点、数字故事的含义及特点、数字故事对教育叙事发展的影响。

后者则是个人对教育叙事可視化发展的展望。

二者只对教育叙事可視化做了简单的概念描述和未来展望,对其设计和制作过程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的涵分析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们进行教学活动展示和个人心得交流的手段和方法,例如海盐博客、东行记等。

国数字故事教学应用的研究始于2006年师大学研究生发表的硕士论文《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讲述了数字故事的起源,国外对数字故事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国开展的数字故事教学实践活动等。

直到近几年,随着数字故事教师培训和作品竞赛等活动开展的越来越多,数字故事教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受到广大一线老师的欢迎。

然而,也不乏有些教师对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盲目追逐,其实对其涵并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

下面将从叙事和故事的涵及关系具体分析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的涵及其相互关系。

1.叙事和故事的涵及其关系叙事就是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詹姆斯莫纳科认为:“故事,即被叙述出来的事件,是伴随着一定的观念和情感而产生的。

故事呈现的叙事讲‘什么’,情节则关系到‘怎样讲’和‘讲哪些’。

”由此可见,故事就是人们叙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它们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事件也可以是想象虚构的。

叙事和故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叙事学意义上的“叙事”概念与故事的概念是一脉相通的,所谓叙事也就是讲故事。

人们通常把以讲故事为主的交流方式,比如:神话、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小说、戏剧、故事片等统称为叙事体裁形式。

叙事学中的“叙事”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总体上看,传统中的故事概念主要偏重于故事的容方面,即故事讲了“什么”,叙事的概念则更关注“怎样讲”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与模式”讲。

其次,“故事”作为“叙述出来”的结构体,它是讲述者重新安排的结果。

而叙事的概念则不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水准上,它还涵盖了那些“非故事性”的情节和“反情节性”的故事。

第三,叙事在含义上要比故事概念复杂得多,而故事概念在叙事学理论中只表明“叙事”的某一层面的含义,即主要指“讲述出来的容”。

因此,可以说同一个事件,由于叙事指向、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的不同,讲述出了不同的故事,但却不能反过来说故事生产叙事。

因此,故事是叙事的产物。

2.教育叙事的涵什么叫教育叙事?邱瑜描述为:“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基于上文论述叙事和故事的涵分析,教育叙事即是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

教育叙事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

下面通过展示教育叙事的案例来理解教育叙事的真谛。

教育叙事案例1:《爱的鼓励从哪里来?》爱的鼓励从哪里来?老师们如果能把挑剔不满的目光变为欣赏满意的目光,把讽刺否定的语言变为赞扬肯定的语言,那么爱的鼓励就出现了!一次下乡到小学支教,原以为郊区的孩子应该很淳朴很老实,教起来应该驾轻就熟。

然而,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既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又沾染了一些讲粗痞话、油嘴滑舌、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恶习。

我的脾气也弄得很暴躁,经常口不择言地奚落学生。

学生甚至和我作对起来。

直到一天,我听了五一班同学上语文课的情况。

语文老师那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语言、朋友似的关爱使我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

我再一次回顾我的言行、我的方法,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我是否真正了解他们的心世界、他们的需求、他们的知识准备水平呢?教育叙事案例2:东行记博客上“教育叙事研究(53):以校为本的blog和教师团队的教育叙事”在报慈小学有许多热心教学改革的老师,他们在王敬忠校长的组织领导下,办起了blog(http:///blog5/index.asp),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写了大量的教育叙事,这些故事如涓涓溪流,倾诉着老师们心中对教育的爱。

下面是一位老师写的教学体会:把游戏领进课堂1.以读导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重点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感受读的方法,让学生领悟读的方法和技巧。

如在《云房子》学习第二小节时,教师提问“小鸟看见这么多的房子,会怎么想?”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是兴奋的、高兴的。

2.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j间扣时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把游戏领进课堂让游戏与教学同在,把“知识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

游戏教学以其在的趣味性谤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缓解纯知识学习方式所带来的紧、焦虑,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

……黎加厚教授曾在他的博文中说道:“教学源于生活,教学就是生活,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把生活、游戏、教学融为一体,让游戏与教学同在,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儿童在知识掌握、智慧发展、情感扬、个性发展上得到更充分的实现,达到智情意行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是现代生活教育给我的启示,也是现代生活教育给我们教师的新的目标和任务。

”以上两则教育叙事案例只是教育叙事的一小部分,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叙事。

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

通过分享和交流教育叙事,可以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

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3.数字故事的涵数字故事(来自英文:digital storytelling)这一形势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w.atchley)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发者,用电脑把过去的老照片配合自己的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美国是数字故事的起源地,也是最早把该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国家。

美国koce电視台的霍尔戴维森(hall davidson)多年来一直和教育者一起研究教室中視频和多媒体创作的力量,他认为数字故事是让学生实现自我表达的很好的媒介。

“这和視频的报道不同,視频报道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

”他解释道,“而数字故事是由学生自己参与和制作的,它使你的心和头脑都投入进去,并能帮助制作者和观看者从他们自己的生活或行动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国《2011年教育技术年会征集数字故事的方案》中“数字故事”被明确界定为: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编写教学故事,把传统讲故事的艺术与信息技术工具结合在一起,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視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視化故事的过程。

数字故事的编辑平台工具可以选用ppt,也可以选用其他多媒体的编辑平台(如flash动画、視频、数字相册软件等)。

从形式上看,数字故事是一个集多种媒体元素于一身的新型教学技能和策略,其核心理念是技术与艺术兼具的可視化的故事学习交流工具。

与单纯的文字性描述叙事相比,数字故事具有逻辑性的情节构思,丰富的媒体元素组合和表现手段,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可視化的故事情节,那情那景可以随时再现。

下面展示几个数字故事案例:数字故事展示案例1:《笨小孩的故事》由于该案例有51页ppt,容太多无法全部展示,就把案例容以缩略图的形式展示如下:这是2010年黎教授在市周村三中进行教师数字故事学习培训时,某个老师制作的个人数字故事。

作品中作者是在进行自传叙事,容上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容易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制作上图片效果和背景音乐变化处理较好,给听觉、視觉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数字故事案例2:《喜欢画画的他》,该案例共26页,因为是ppt文件就把容以图片形式展示如下:数字故事《喜欢画画的他》荣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0年年会”数字故事组一等奖。

该数字故事属生活叙事,讲述生活中一个喜欢画画的他。

故事情节简单,容扣人心弦,几简单的绘画照片,就能充分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对画画的热爱程度。

4.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的关系由上文的实例和论述可知,教育叙事和数字故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教育叙事的基本方式(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来看,教育叙事注重叙事(文字描述为主)。

数字故事注重叙事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多媒体可視化为主)。

教育叙事与数字故事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编写教学故事,表述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与博客上写教育叙事相比,数字故事教育叙事具有叙事方式多样化的优势,实现了教育叙事可視化,可形象的呈现教学过程,深刻的触动学习者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