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上市企业虚假财务信息案例——以“绿大地”企业为例1. “绿大地”造假事件背景及发生情况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简称“绿大地”)于20XX年3月28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3196万。

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

20XX年l2月21日,成为中国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20XX年3月l7日,“绿大地”公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女士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该企业自20XX 年上市以来,连换两任财务总监,三次更换会计事务所,五次变更业绩汇报,高管频繁辞职。

20XX年3月22日,中国证券会在官网上表示,证券会20XX年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觉该企业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行为。

20XX年4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关键信息罪名对该企业董事、财务总监李鹏采取强制方法。

20XX年5月4日,深交所对该企业股票002200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尤其处理。

2. 财务造假手法透视2.1利用关联方虚增收入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绿大地上市前三年,企业每十二个月前五大用户采购百分比总和在其整年销售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同为绿大地用户晓林园艺工程企业法人在持有本企业80%股份情况下,还担任了鑫景园艺工程企业股东,拥有企业10%股份,并数次向绿大地购置苗木,采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

伴随绿大地上市,天绿园艺企业,鑫景园艺工程企业,自由空间园艺企业这些和绿大地有大量业务往来企业均因为不知明原因接二连三地办理了企业注销手续,让人不得不怀疑绿大地存在暗箱操作和严重关联方交易。

2.2虚增资产2.2.1虚增存货绿大地总资产从开始到企业公布招股说明书止共有4.5亿元左右,其中存货这一项目竞高达1.8亿,然而作为其主营项目标苗木在财务报表上报价(300元)和市场价格(60元)有着近五倍差额。

2.2.2虚增固定资产绿大地在马鸣基地有三口深水井,累计固定资产216.83万元,平均下来每口井快要72万元。

不过从披露中看出绿大地在金殿基地一口深水井仅需8.13万元,一样深水井为何存在着这么一个庞大数字差,它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2.2.3虚增无形资产绿大地在O4至07年期间陆陆续续虚增了近4000万元土地成本,其中以企业05年购置马鸣土地为最,虚增价值高达3190万元,在此以后又对其基地浇灌系统虚增近800万,对基地改良土壤价格虚增2124万,几者相加已靠近7000万。

2.3虚增利润从招股说明书看出,绿大地在上市前三年实际取得利润和其披露利润不一致。

经过调查绿大地各年度报表,发觉企业06年和07年分别多计收入O.41亿元和O.2亿元,O9年少计负债O.94亿元,20XX年一季度利润表中每股收益0.1元更是和20XX年0.67元相差较大,种种迹象表明,绿大地各项行为均是为了增加企业利润,提升业绩。

绿大地企业关键财务指标表2 营业总成本及其明细表表3 绿大地20XX年年度营业外支出明细表表4 绿大地企业营业收入各年明细表(数据起源:中国资讯网)2.4现金流不实在绿大地20XX年一季报中,仅合并现金流量项目就有多达27项差错, 其中8 项差错为几千万元,几亿元差错多达12项。

在“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项下:取得借款收到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分别为1.57亿元、1. 57亿元、6.14亿元,更正后均为空白。

绿大地到底借到1.57亿元现金了吗?6.14亿元债务到底还了还是没还?全部这些全部不得而知。

2.5一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自20XX年末到20XX年,绿大地3年时间就更换了3家会计师事务所,而且每次更换均发生在年报披露前夕。

另外,20XX年审计费用比20XX年增加近一倍,更令人质疑是变更事务所原因有些牵强。

绿大地一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见表5。

3. 警示云南绿大地企业案是上市企业财务舞弊突出代表。

企业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案例启示以下:3.1建立规范企业内控框架体系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全体职员从内部环境、风险评定、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创建内部控制框架体系;董事会应遵遵法律法规,科学决议,处罚机制程序化,关联交易公开透明;独立董事要勇于捍卫中小投资人利益,营造全步骤控制理念,愈加好落实控制目标。

上市企业要按监管机构要求完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经过信息采集平台动态更新,使得信息归集正确、全方面、立即、客观。

法律意识不停增强投资人会采使用方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正当利益,只有保护投资人正当利益。

才能降低筹资成本,推进企业规范发展,优化企业治理,完善风险管控。

3.2经过健全法律法规,强化证券市场监管证券监管部门不作为,是财务舞弊案例频发关键原因之一,应经过完善法律法规,监督执法者依法履职,降低针对会计信息进行恶意套利活动,首先严厉打击设租方,使其不敢轻易设租;其次增加寻租方寻租成本,使其寻租收益尽可能低。

上市资格审批部门应该严格审查申请企业资格,从源头上把好企业上市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企业高管层监管,对业绩频繁变更企业关键调查,立即遏制、严惩违规情况,严查大股东和管理层合谋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行为,将投资者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上市企业高层应严格自律,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正确;规范证券机构分析师执业行为,对于研究汇报或论断严重违反真实情况并误导投资者、造成其损失证券机构和个人应进行调查和惩戒。

3.3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营造社会诚信气氛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需要经过制度建设对证券市场行为主体进行制约。

不过,假如证券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缺乏诚信,再完善制度也会难以发挥作用。

只有潜移默化诚信教育,才能使经济主体在利益和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倾向于道德规范。

诚信建设是一个长久工程,而且应该是全方位,不仅包含财会人员、证券分析师、中小投资者、律师、信用评级机构、投资银行等全部证券市场参与者,还包含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监督者,从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诚信气氛,遏制违规行为。

3.4关注巨额冲销对报表粉饰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巨额冲销信号传输;巨额冲销可能意味着上市企业以前年度或当年存在着严重报表粉饰行为,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应该尤其关注,不失时机地延伸审查。

针对上市企业披露因自然灾难或其它原因造成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意味着上市企业过去收入存在虚假:高百分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可能意味着过去这些资产交易只是掩盖虚假利润幌子。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一:依据斯蒂格勒政府管制理论,分析企业造假或舞弊环境和动机。

(一)环境:1.内部环境:(1)股权结构不尽合理,控股股东一股独大。

企业董事长何学葵基础掌握企业实际控制权,再加上内部控制步骤微弱和董事会和监事会不作为,使何学葵只手遮天。

20XX~20XX年,何学葵等人虚记账目、暗藏近百张伪造银行单据、控制3 l家关联企业并由一人保管全部企业印章,全部表现该企业内部治混乱和低效。

(2)企业高层任免随意,审计机构更换频繁。

上市3年来,企业三套领导班子全部经历大规模换血。

上市时9名董事加独立董事,除董事长外现在仅剩两人;3名监事全部被更换;当年参与上市运作多位高管也高就她处;财务总监换过两任,会计师事务所换了3家。

关键管理团体不稳定,极难确保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

(3)财务管理混乱。

绿大地包含多处资产和收入虚增,上市前虚增资产36621.69万,虚增收入2.96亿。

上市后,经过土壤浇灌工程和林地使用权等项目虚增资产26742.38万。

经过注册SPY进行关联交易,虚增收入2.5亿。

定向增发无望后,又以自然灾难、育苗试验失败等为借口经过减记资产、虚记费用消化之前虚增利润。

绿大地随意变更会计估量和选择会计政策并经过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达成其非法目标。

这充足表现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混乱和监管方法缺位。

2.外部环境(1)应计制下会计准则含有不足。

经过会计师一系列眼花缭乱“腾挪”,虚增了资产、收入和利润,绿大地企业就是以此方法大肆造假获取利益。

因为没有对应现金或实物资产和账面上数字匹配,这就给造假提供了宽广空间。

(2)证监会等机构监管不力。

现在中国IPO审核机制中IPO欺诈事实发觉机制多是形式审查,即拟上市企业提供相关材料不管真伪,只要在形式上符正当定要求,发审委标准上就给予同意。

这是一个显著监管漏洞,但这不是证监会一家就能处理问题。

比如税务方面,绿大地20XX年1季度销售额仅为5989.35万,而缴纳税费高达3.02亿,令人生疑。

(3)中介机构管理严重缺失。

本案中,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证券有限责任企业和四川天澄门律师事务所在绿大地欺诈发行上市时,未发觉绿大地在招股说明书中编造虚假资产、虚假业务收入,未在法律意见书中说明其工作相关情况,未对绿大地相关资产取得过程进行完整核实。

以上三家中介机构存在重大过失。

中国中介机构管理相对混乱,行业规范还未正式确立,相关职业道德理念也未能深入人心。

(4)地方保护主义泛滥。

作为当地就业和利税大户,上市企业能够帮助当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和GDP,显示出当地领导政绩从而有利于其步步高升。

所以不难想象,因为错误政绩观——唯GDP论驱使,地方政府含有帮助当地企业包装上市冲动,并利用其行政权力为该上市企业“保驾护航”,进行不正当竞争以谋取暴利。

(二)动机:违规成本低廉和巨大利益诱惑。

首先是企业股价暴涨,其次是个人利益增加。

绿大地企业,其在20XX 年上市之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即募集资金净额3.29亿,其董事长何学葵摇身一变成为云南女首富。

绿大地每股发行价为l6.49元,上市首日收盘价即冲至45.82元,绿大地也一跃成为绿化苗木种植业龙头企业。

绿大地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伪造银行单据、虚构银行交易、篡改财务资料、内幕交易等行为,在资本市场影响极为恶劣。

然而昆明市官渡区法院一审判决,在量刑上最大程度对绿大地进行了从轻发落。

绿大地从投资者手中圈走3.46亿元以后,全身而退,苦果实际全由投资者来负担。

能够想象,在巨大诱惑面前,会有多少人铤而走险。

问题分析二:企业进行财务舞弊行为,分析该企业内控环境情况。

(一)不合理企业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问题。

绿大地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学葵拥有股份占绝对优势,和其它大股东有特殊亲戚关系,所以绿大地严重缺乏股东间利益和职责牵制。

另外,企业一度存在控股股东以企业名义进行不妥行为情形。

另外,还存在很大人力隐患。

如:进行数次人员更替,内部职员教育程度不高等。

(二)内部控制人显著。

董事长何学葵是绿大地实际控制人并兼任总经理,集控职权、实施器及监督权于一身,为其和其它管理层共同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一定便利条件。

(三)管理者过于胆大、冒进、独裁。

何学葵和很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有着“野蛮生长”特点,在企业至高无上权威,做事较为独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