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生死观PPT课件
6
3、举例子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 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7
张思德简介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 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 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 备团战士。1935年,他跟随红 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 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 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 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 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1944年9月5日他带领4个战士 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 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 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 窑里牺牲。时年29岁。
8
2019/10/22
9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 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 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 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 然他一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学海导航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为人民服务》(第2自然段)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
课文第2自然段: 人人总总是是要要死死的的,,但但死死的的意意义义有有不不同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 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 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 还要重的。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讲革命者对生死 的看法,告诉我们人要死得有意义、 有价值,即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4
作者围绕中心句展开论述,先引用司 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 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 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提出观点
(中心句)
具体论证
(引用、对比、举例)
15
16
2019/10/22
17
• 为人民利益而死是光荣的,但应当尽 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 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3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 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 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 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5
• “为人民利益而死”,换个词语 解释就是:牺牲、就义、献身、 捐躯……
第一个死,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 的崇敬、爱戴和钦佩。
•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
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换个词 语解释就是:上西天、下地狱、 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 第二呼个…死,…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
2
提出观点
(中心句)
具体论证 ?
作者围绕中心句展开论述, 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观点的呢?
3
1、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
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 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死的比泰山 还重,有的人死的比鸿毛还轻。
4
2、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
10
1944年9月8日,中 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 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 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 毛主席亲笔写了“向 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 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 祭台,作了题目是 《为人民服务》的演 讲。
11
雷锋 焦裕禄 孔繁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2
• 抗日战争时期,为ຫໍສະໝຸດ 救中国人民于为 难之中,牺牲是在所难免。在和平年 代,却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人 民服务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