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潜油电泵基础知识

潜油电泵基础知识


1
变压器检查
(1)检查变压器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2)检查油位、油色是否正常,有无渗漏现象; (3)检查高压隔离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4)检查变压器是否腐蚀或绝缘失效,连接螺丝是否 松动,并检查变压器壳体状况; (5)检查变压器的过滤器和干燥器是否失效。
六、电潜泵的巡回检查
2
控制柜的检查
2、防憋压 电泵井能量很高,这点是和自喷井是一样的。 3、不可随意起停泵 不但要注意人员安全,也要考虑电泵安全,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4、不可带负荷拉闸 带负荷拉闸会在配电柜处形成电弧放电,会把人灼伤,甚至致 命。所以停机时必须先按停机按钮。
五、电流卡片分析
分析电泵井电流卡片的目的: 及时发现电泵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故障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二)导致过载原因
1、电机烧: 保护器失效或电缆头结构不合理造成井液进入电机 电机绝缘性能在频繁电压波动、启停泵过程中损坏 出砂导致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破坏电机绝缘性能 机组质量差或不能适应复杂工作环境 2、电缆损坏:起下作业过程中造成电缆损伤 腐蚀或正常老化造成损坏 因出砂造成运行电流过大使电缆芯线产生高温,破坏绝缘 井口安装困难造成井口电缆损坏 3、控制屏内保险烧 4、泵卡:砂卡及杂质卡 5、机组落井、控制屏参数设置不合理
(1)检查控制柜门是否密封; (2)检查控制屏总闸位置,检查控制屏控制电压和机 组工作电压; (3)检查启动转换开关位置; (4)检查控制屏,指示灯有三个,即正常运行——绿 色,欠载——黄色,过载——红色; (5)检查电流记录仪及电流表,新投产或新开作业井 使用日卡24 h/r,正常生产后使用周卡168 h/r。
七、电潜泵的日常管理
1
管理制度
(1)电流记录卡片要及时更换,每更换一次记录卡 片都需填写井号、日期,停机必须注明原因; (2)管理人员每4小时巡回检查一次,若有故障停 机,报告区块; (3)电泵井投运前,必须检查机组对地绝缘电阻和三 相直流电阻,对地绝缘电阻低于0.5M 或直流电阻不平 衡时,不允许再次启动;
1
2
及时分析、诊断造成电泵井生产状况变 化的问题、故障及原因
及时处理电泵井在生产中的问题、故障, 将产量影响降到最小
3
五、电流卡片分析
1
正常运行的电流卡片
电流曲线呈均匀的小锯齿形状
五、电流卡片分析
2
电源电压波动电流卡片
电流卡片上出现了“钉子 状”突变 电网电压发生波动 其它的电干扰
六、电潜泵的巡回检查
观察出液情况
判断管柱是否 漏失、泵轴是 否断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四)导致过载原因
1、管柱漏失:油管刺穿、泄油阀漏、沉砂管漏 2、供液不足:地层供液差、防砂筛管异物堵 3、泵、管柱砂堵、泥浆堵 4、泵轴、分离器轴断 另外:泵长期运行可能因机械磨损、砂磨等造成泵效降低
四、安全注意事项
1、防触电
电泵用的是高压电,1000-3000V都有,触电风险很高。需注意: 一是远离配电区域,不触摸可能的带电设备。二是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严格遵守监护和确认程序。三是注意接地是否完好。
(3)清蜡时要注意防止砸坏泄油阀; (4)待作业井禁止套管生产,防止套管结蜡严重卡死 机组; (5)电流卡片上要随时填写井号、日期、停机原因。
5
4
3、机械强度高(铠装钢带),避免在起下 过程中损坏
重要技术指标: 1、耐温等级:决定下泵深度、适应的井况(温度环境) 2、电缆直径:决定过电流大小 4#:60A 2#:90A 1#:120A
1、导体 2、绝缘体 3、护套层 4、填充料 5、钢带铠装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九)控制屏
用于控制潜油电泵的启动、停机及电机、电缆系统的短路电机过载或欠载的自动保 护 1、分为高压(供电1000—3000V)、低压(控制110V)两部分 2、控制面板上一般有电流记录仪、保护中心、电压表、启停按钮及指示灯等装置 3、可由转换开关的置位实现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 4、在自动控制状态下能实现供电间断后的再启动或由于供液不足欠载停机并经过 预定时间间隔后的再启动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五)保护器
保护器主要是实现隔离井液和电机油。
作用: 1)保护电机油,使之不被井液污染。 2)平衡套管环形空间与电机内部的压力,也 就是热胀冷缩的呼吸功能。 3)保护器是联接电机与泵之间的桥梁,用它 来传递扭矩。 4)保护器需随时为电机补充电机油。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六)油气分离器
二、影响泵工作特性因素
1、供电 电压波动:导致机组温升加剧、绝缘冲击加大。影响最大 频繁停泵:对机组绝缘性能造成冲击 2、举升液体性质 气量大会造成气锁、气蚀,影响泵效 原油乳化造成负荷增大 粘度大造成泵效低、负荷大 3、其它因素 杂质、砂造成泵堵、卡泵或长时间高电流烧机 温度高则电潜泵工作环境差,影响寿命
50m3/d 100m3/d
150m3/d
潜油电泵
200m3/d 250m3/d 320m3/d 425m3/d 550m3/d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潜油电泵特点
1、排量范围大30m3/d~4000m3/d; 2、扬程高1000m~4500m; 3、可以根据产液变化要求进行变频调速; 4、地面设备占用面积和空间小,适用于海上平台; 5、使用寿命长; 6、便于管理; 7、可适用于斜井与水平井。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七)多级离心泵
头一级叶轮增压后传递到第二级叶轮 ,它的总扬程等于N级叶轮的叠加。
21米
10.5 米 10.5 米
150m2/d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八)潜油电缆
1 2 3
分类:圆形、扁形 1、抗腐蚀性好、密封性好、保证井液不渗 入绝缘层 2、耐温耐压性好,在高温高压下长期工作
七、电潜泵的日常管理
1
管理制度
(4)需停机时不允许带负荷拉闸;
(5)潜油电泵工作前,必须先检查地面管线流程和 电器设备,启动后至少观察30min以上。
七、电潜泵的日常管理
2
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欠载停机后,要观察分析液面变化情况及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
(2)过载停机后,决不许二次启动,应请电工查找故 障;
六、电潜泵的巡回检查
3
接线盒检查
检查接线盒接地线是否良好,接线盒的门是否关闭、锁 紧,接线盒有无漏电、淋雨、水浸现象等。
4
电缆检查
检查接线盒两侧电缆有无破皮、鼓皮、破损现象,电缆 敷设是否良好,电缆铠装接地是否完好。
六、电潜泵的巡回检查
5
井口检查
(1)检查生产阀门、回油阀门及总阀门的开启是否正常; 检查井口掺水温度是否正常;检查管网流程有无损坏、渗 漏现象; (2)检查清蜡闸门,清蜡闸门应关小,稍留缝隙; (3)听油井出油声音,摸管线温度; (4)检查并记录油压、套压、回压,放套管气。 6 检查井号标志是否醒目,井场是否整洁、规范。
三、常见故障及处量绝缘 测量直阻 启机
过载指示灯 电流卡片 趋势 保险是否 烧坏 电缆接头 是否松动
零克 是否脱落 保险丝 是否烧断
拉闸断电 检查接线盒 (电缆接头) 测量对地 绝缘电阻值
相间直流 电阻小于3%
合闸 旋至手动 启机
中国石油
编号:323451
潜油电泵管理知识
编制人:朱 审核人: 涛
xxx采油厂xx采油区块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影响电泵正常运行因素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
五、电流卡片分析
六、电潜泵的巡回检查 七、电潜泵的日常管理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管串结构
基本构成:三大部分,七大件,四小件 井下部分:潜油电机、保护器、 分离器、多级离心泵(俗称井下四大件)。
额定扬程,m 额定排量,m3/d 机组最大轴向投影尺寸,mm
F-150℃
电潜泵机组代号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电动潜油离心泵型号表示方法
98
QYD
- 550 / 2000
T
位置代号
额定扬程,m 额定排量,m3/d 泵外径,mm
S-上节
T-通用节
泵代号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潜油电泵型号主要以排量为主,常用的有: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三)欠载处理流程
检查控制柜 检查井口 启机
观察井口
憋泵
欠载指示灯
电流卡片 趋势
套压数值
合闸 旋至手动 启机
油压 取样口 温度 计量
测试阀安装 压力表 打开测试阀 关闭生产阀 观察压力 上升情况(时间) 停泵观察是否 稳压
判断是否过载
提高沉没度
观察电流
作用:
1、作为井液进入泵筒的吸入口 2、油气分离,减少气锁、气蚀
说明:
1、由于液体与天然气相对密度差异大,在高 速旋转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差异大,达到油气 分离的目的 2、可处理油气水三相总体积30%的游离气 3、分离效果达90%以上
旋转式分离器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七)多级离心泵
电机带动泵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 叶轮内液体的每一质点受离心力作用从 叶轮中心沿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四周 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倒轮流到被 引向上一级叶轮。这样逐级流经所有的 叶轮和导轮,使液体压能逐次增加,最 后获得一定的扬程,将井液输送到地面。 简单说电能转变成旋转机械能。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 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 叶轮流道甩向叶轮四周 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逐个泵 的叠加后就获得一定的泵的扬程。将
井液送到地面泵站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
电动潜油离心泵机组表示方法
ll9
QYD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