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篇

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篇

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篇Analysis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grad e nine汇报人:JinTai College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篇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篇章2: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篇章1: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初中教育改革的工作进程,确保数学考试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现对这学期期中考试进行客观真实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选择有效措施,争取在20xx年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将九年级试卷分析如下:一、试题的评价1.命题类型全卷由23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由三个大题组成,其中,第一大题:选择题,共8题,24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7题,21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8题,75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命题范围: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前四章及第五章前四节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合理,具体如下:3.试题难度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7:2:1,这样的比例符合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求。

4.试卷特点(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总体难度不大,非常灵活。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

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3)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核.试卷通过新的试题情景和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解释、比较、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考试过程考查学生的数感、算理、几何语言转换、说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

(4)反映新的评价要求和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重视合情推理,注意联系实际,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试题贴近新的课标要求和新的理念,适当降低了有关技能的难度。

二、试题解析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

如第1、3、4、5、6、8、9、11、12、13、14、16、18、19、21、22、题,与以往比有所增加。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第1、2、3、12、题。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7、11、17、18、20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3、8、9、14、16、题通过图形与变换的结合,强化数与图形的联系,使基本作图、问题转换、推理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

如第8、9、14、16题,渗透了的数形结合思想,第2、6、13、25题中的方程思想,第3、7、10、19题的变换和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5.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

全卷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第5、6、15、20、23、题,占总分的30%.这些试题中所设臵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

这些问题重在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情推理、操作探究能力。

如第22题,需要读懂题目的要求和图形中的信息,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对今后教学及中考复习的启示:(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不能熟练、准确的掌握和应用。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

3、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

4、缺乏实际应用问题的背景经验,在解答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的问题时,出现理解困难,导致解答失误。

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训练落实不到位。

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落的不实。

2、复习过程中存在过偏超难现象,导致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时反而失分。

3、对学生的书面表述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表述能力不高、书写较乱。

(可能有些老师认为那是语文老师的“管辖”范围,与自己无关)4、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

四、教学建议:1.重视“双基”训练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平时计算时要强调稳,分步计算,注意检查。

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

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

教学中不必将“演绎推理”提早于教材的要求,但呈现形式可以提前出现,让学生在经常接触中不断熟悉。

2.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中考试题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理解、分析、探求的能力。

3、重视问题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在问题变式教学中,教师或通过对命题结论的改变,引出新命题;或通过对命题条件的改变,引出新命题;或通过特殊到一般联想,引出新命题;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有哪些特例,还能否推广,它的反面情形如何,逆向思考结果怎样,与其相关问题结合起来情形如何。

这样的变式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决开放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4、重视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和亮点之一,但在实际使用时,走过场,流于形式,甚至不加处理的现象非常普遍。

事实上,开展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能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这些都是解决开放探究性问题所必备的。

本次考试已经结束,但它的导向性将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全过程。

我们应全面总结本次考试的成功与不足及发现的新问题,坚持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更好地引导课堂教学,为提高我县的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篇章2: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试卷的主要特点该试卷既注重初中数学的基础作用,又重视从知识考查到能力立意的转变;既注重试题情境的公平设置,又力求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既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注重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既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又体现出合理的区分度,充分发挥了试卷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评价与导向作用。

具体如下:1、注重双基考查试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结合了实际背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识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核心内容知识点的同时,保持了适度的覆盖面,基础题、中档题、综合题的比例为7:2:1,保证了基础试题应有的比重和位置。

2、突出数学应用关注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教材与大纲的要求,也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试卷突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加大了考查力度,注意从学生熟知的生产、生活与学习中寻找鲜活的实际素材,然后提炼加工,使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浑然一体。

3、关注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本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①考查学生空间观念②考查学生的数感。

4、强化思想方法数学试题不仅要考查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考查阅读理解和归纳猜想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数学的素养与品质,正是学生继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5、鼓励探索创新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改革的方向。

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效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最具活力的课题,试卷中设计的如:最后一题的温馨提示二、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2)少数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答的不理想,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大胆猜想。

大题拔的有些高,特别是关于二次函数的大题,综合性较强,造成整体成绩偏低。

三、对自己教学的反思1、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中考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都是摆在突出的位置,始终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

对此,我要有清醒的认识。

事实上,从学生答题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双基”教学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学生因“双基”掌握不牢而失分,因“双基”欠缺而导致综合应用能力不够的现象严重。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基本知识要讲清、讲深、讲透,要切实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立足课本,读懂教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牢固,学生的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深度,全体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者。

2、注重实际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逐渐增强了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查,从本次期中试卷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还存在应用意识不强、阅读理解薄弱、数学建模能力欠缺的现象,它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要创造这种模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过程,引导他们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