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双向停车站:
优于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最优方案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2、按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
单线非平行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3、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的不同
单线成对平行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3、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的不同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1 概述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 线路通过能力(区段通过能力):指该铁路区段在一
定的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一昼夜所能通过的
最大列车数(对数或列数)。 线路输送能力:用一年内线路通过的货物吨数表示。 影响通过能力的技术设备:区间,车站,机务设备, 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运行线铺画方案为:
a—b区间: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开出区间; b—c区间: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 c—d区间: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进入区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技术站开始成对铺画
比较邻接区间
t

比较并确定会车方式
确定限制区间周期
计算区段通过能力
N 平=
1440 60 37 .3 37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根据下表资料,合理铺画会车方案图,计算M—N单线
半自闭区段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单向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三、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Ⅰ 列车均在后方站通过 连
列车均在后方站停车 连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三、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连 t作业 0.06
0.5l列 l确 l制 l进 v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a、b、c都不是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2)b站是上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3)b站是下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4)b站是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允许相对方向同时 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5)b站是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允许相对方向同时 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1、按区间正线数目不同分
双线成对平行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1、按区间正线数目不同分
单双线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2、按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
单线成对平行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3、双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双线连发运行图
(2)双线追踪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单线半自闭区段通过能力受a—b和b—c区间限制,各
项时间标准如下:
试按下列各种情况合理铺面会车方案,计算两个区间
的和全区段的平图通过能力。
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按车站中心线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
之间的距离计算;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和上下行方向分别查 定;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列车在区间两端站停车与不停 车通过分别查定。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四、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 到发 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发到
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
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 隔时间I。
T周=t 运 站 t 起停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N 平=
1440 t K ( 对 / 列 )

T周
限制区间:T周最大的区间。 困难区间: t运 最大的区间。 同一区间若采用不同类型运行图,其通过能力则不同。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 的一种有效形式; 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是行车工作的基 础。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2 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来表示列车运行时空过程 的一种图解形式。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根据给定的运行线铺画方案画出a—b、b—c、c—d单
线区间运行图周期示意图,并计算这三个区间的平行运行
图通过能力。 运行线铺画方案为:
a—b区间: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开出区间; b—c区间: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
c—d区间: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进入区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是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 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车
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
发到间隔时间和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的要素有: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2)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3)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4)列车在技术站、客运站和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 及其主要作业时间标准; (5)车站间隔时间;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站或线路所之
现有通过能力、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称为该区间的运行图周期, 周 T
上 下 a a b b T周 t 运 t 运 会 t 起 不 t 停
上 下 a a b b T周 t 运 2t 运 不 t 停 Ⅰ,a 会 t 起 连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减少技术需要停车站对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措施: a、合理选定技术需要停车站; b、规定较小的停站时间; c、采取交错会车方式。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单线特殊类型运行图 (1)单线不成对非追踪运行图(单线连发运行图); (2)单线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 (3)单线不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一、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不 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 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 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两种形式:一停一通和双停。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一、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不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a3站是双方向货物列车上水站,不允许相对方向同时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3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是指在旅客列车数量及其
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两列都停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一、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0.5l列 l确 l制 l进 不 t作业 0.06 v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二、会车间隔时间 会 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 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会车间隔时间。 两种形式:一停一通和双停。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单线成对非追踪运行图
1440 t窗 (对) N 平= T周
合理铺画会车方案为计算单线区段平图能力时所要解 决的核心问题。 限制区间T周 区段通过能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区段内无技术需要停车站 采取一停一通的会车方式。 会车停站时间取最小值: 不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四、列车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1)在到发场内办理各种列车作业的时间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