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

二、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1)技术作业需要停站时间; (2)客货运作业需要停站时间; (3)会车和越行。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三、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取决于 机车类型和机车交路方式。
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办理必要作业所需要的 最小时间,称为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 标准。
l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二、会车间隔时间 会
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 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会车间隔时间。
两种形式:一停一通和双停。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三、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列车均在后方站通过 Ⅰ连
列车均在后方站停车

Ⅱ 连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三、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t作业
0.06 0.5l列
l确 l制 v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4、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
连发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4、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
追踪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铺画时必须遵守的一些时间标准
列车运行图的要素有: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2、按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
单线非平行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3、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的不同
单线成对平行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3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3、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的不同
单线不成对运行图
两种形式:一停一通和双停。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一、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不
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两列都停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一、 不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t作业

0.06
0.5l列
l确 l制 v进
l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四、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 到发
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发到
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
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
隔时间I。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1 概述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 线路通过能力(区段通过能力):指该铁路区段在一 定的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一昼夜所能通过的 最大列车数(对数或列数)。 线路输送能力:用一年内线路通过的货物吨数表示。 影响通过能力的技术设备:区间,车站,机务设备, 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 现有通过能力、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3、双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双线连发运行图 (2)双线追踪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单线半自闭区段通过能力受a—b和b—c区间限制,各
项时间标准如下:
试按下列各种情况合理铺面会车方案,计算两个区间 的和全区段的平图通过能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a、b、c都不是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2)b站是上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双向停车站:
优于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最优方案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3)b站是下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4)b站是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允许相对方向同时
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5)b站是双方向技术需要停车站,允许相对方向同时
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a3站是双方向货物列车上水站,不允许相对方向同时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按车站中心线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 之间的距离计算;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和上下行方向分别查 定;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列车在区间两端站停车与不停 车通过分别查定。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单线特殊类型运行图 (1)单线不成对非追踪运行图(单线连发运行图); (2)单线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 (3)单线不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3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是指在旅客列车数量及其 铺画位置既定的条件下,该区段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货物 列车和旅客列车对数(或列数)。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 (1)图解法 (2)扣除系数计算法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3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车 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 发到间隔时间和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一、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不
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 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 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t

1 2
T周j k
T周i j
t

min

1 2
T jk 周
T周i j
,t站


j 不


j 会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d站允许相对方向同时接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N平=144404 60 31.4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减少技术需要停车站对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措施: a、合理选定技术需要停车站; b、规定较小的停站时间; c、采取交错会车方式。
(1)在到发场内办理各种列车作业的时间标准; (2)在驼峰或牵出线上解体和编组列车的时间标准; (3)旅客列车车列在配属段、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 间标准; (4)货运站办理整列或成组装卸作业时间标准。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是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 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N平=144307 60 37.3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根据下表资料,合理铺画会车方案图,计算M—N单线
半自闭区段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2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 单向停车站: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二、会车间隔时间
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两列都停车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三、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在单线或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 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 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四种形式,两种类型。
的一种图解形式。
a3
4
5
4
7
时间
6
b
6
6
72
c
7
92
1
8
3
8 4
车站中心线(空间)
d
2
5 十分格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2 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
二分格运行图
小时格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2 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
列车运行图中横线(车站中心线)位置的确定: 按 区 间 运 行 时 分 比 例 确 定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练习】
根据给定的运行线铺画方案画出a—b、b—c、c—d单
线区间运行图周期示意图,并计算这三个区间的平行运行 图通过能力。
运行线铺画方案为:
a—b区间: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开出区间; b—c区间: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 c—d区间: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进入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