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及其氧化物
SO2+Na2O=Na2SO3 (亚硫酸钠)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实验室制取SO2,可选择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 染。
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被X2(卤素单质)、O2、KMnO4(H+)、HNO3、 Fe3+、Na2O2等许多氧化剂氧化。
2SO2 + O2
催化剂 △
2SO3
3NO2+H2O== 2HNO3+NO 2KClO3==2KCl+3O2↑
(2) 制取少量O2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 2NO+O2=2NO2 将O2缓缓通入 色后又变为无色且 3NO2+H2O== (3) 步骤(1)中 气体体积逐渐缩小 2HNO3+NO 液面又不断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的O2, NO2 才能完全转变成HNO3呢? 2NO+O2=2NO2 2 4 +)3NO2+H2O=2HNO3+2NO 6
+1 +2 +3 +4 +4 +5
( N2O5 固体)
它们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2. 最重要的氮的氧化物: NO、NO2
+1 N2O
+2 NO
+3 N2O3
+4 NO2
+4 N2O4
+5 N2O5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2NO+O2=2NO2 缺点: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
除去CO2中SO2,应选用的试剂是( C ) A.烧碱溶液 B.苏打溶液
C.饱和小苏打溶液
D.品红溶液
2.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 和CO2 的方法是[ ] BDE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味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品红溶液中 E、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天上
N2
NO NO2
人间
NH3
HNO3
4 NO2+O2+2H2O=4HNO3
NO2与O2以4:1的体积比(物质的量 之比)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 转变成硝酸。
•
假如是NO和O2混合呢?当体积比是多少 的时候跟足量的水反应才能完全转变成硝酸呢?
6 6 2NO +3 O2= 2 NO2 +) 4 6 2 2 3NO2+ H2O=2HNO3+ NO
(二) SO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亚硫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 (酸性>醋酸>碳酸) 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 与碱反应
同时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
下列气体溶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 AB 是( )
A.SO2 B.CO2
C.NO2 D.Cl2
下列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BC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氟氯代烃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N原子数和O原子数 之比为( ) C A.a/b B.a/2b C.a/(a+2b)D.b/a
N2
通常状况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催化剂
高温、高压 放电或高 还原性:N2+O2======2NO 温 氮的固定:
氧化性:N2+3H2========2NH3 (工业合成 氨)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 做氮的固定。其固定方法有三种:⑴ 天然固 氮(如雷雨)⑵ 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 ⑶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 的氮直接转化为氨盐)。
一、 氮的 固定
人工固氮
使 空 气 中 游 离 态 的 氮 转 化 为 含 氮 化 合 物 叫 做 氮 的 固 定
高能固氮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 工业固氮
放 N2+O2电 ==2NO
NO+O2==NO2
3NO2+H2O==2HNO3+NO
仿生固氮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的氧化物的种类
N2O NO N2O3 NO2 N2O4
一.硫
第三节
△
硫和氮的氧化物
△
3.化学性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Fe=FeS 2Cu+S=Cu2S
S+O2=SO2
△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产生:
S + O2 ===
点燃
SO2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 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即1:40).
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
2KMnO4+5SO2+2H2O=K2SO4 +2MnSO4+2H2SO4
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被X2(卤素单质)、O2、KMnO4(H+)、HNO3、 Fe3+、Na2O2等许多氧化剂氧化。
SO2 + Cl2 + 2 H2O = H2有毒气 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NO2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优点: 一氧化氮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 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 用途:能使多种织物退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 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地下
NH3 、NH4
+、 NO
—
3
雷雨天氮的固定:
大气中的N2
NO3
雷雨天氮的循环:
N2
O2 放电
NO
O2
水
矿物质
NO2
HNO3
NO3-盐
思考: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 每当人畜进入后,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 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请解释牧草茂盛的奥秘。
3NO2+H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 2O=2HNO3+NO
1、 N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有毒
化学性质: 2NO+O2=2 NO2(红棕色)
(因此,NO不能与O2大量共存)
NO能使人中毒,其原理与CO相似,是通过 呼吸道被人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 一氧化氮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带O2的能力, 导致中毒。
A.1/4
B.3/4 C.1/8 D.3/8
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应采取的措施 (C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Ba(OH)2,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现把二 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让混合气体通 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将 [ ] D A、和氯气单独通过时相同 B、和二氧化硫单独通过时相同 C、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D、可能失去漂白性
4NO+3O2+2H2O=4HNO3
NO与O2以4:3的体积比(物质的量之比) 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转变 成硝酸。
分析:雷雨发庄稼(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N2+O2======2NO 2NO+O2=2NO2
放电或高温
3NO2+H2O=2HNO3+NO
D 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N2和O2 B.H2和Cl2 C.H2和O2 D.NO和O2
有气体:H2 Cl2 O2 HCl NO NO2 NH3 SO2 CO2
A
B
1.若洗气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可收集 的气体有: : Cl2 O2 HCl
NO2 SO2 CO2 2.若瓶中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 H2 O2 NO
1.将20mL充满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 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 余气体10mL,求原混合气体的中NO和 NO2的体积。 : NO-5mL NO2-15mL 2.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混合于 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 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原 气体总体积的( C ) :
一.硫 1.存在形式: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 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 (Na2SO4.10H2O) 2.物理性质:黄色晶体,俗称硫黄,质脆,易 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 CS2. 试管内壁附着硫怎样洗掉?
A.NH3 B.SO2 C.Cl2 D.CO2
三氧化硫
2、 SO3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3+H2O=H2SO4(放出大量热)
SO3+CaO=CaSO4
SO3+Ca(OH)2=CaSO4+H2O
SO3+2NaHSO3=Na2SO4+2SO2+H2O
(除去SO2中混有的SO3气体)
所以:SO2能使氯水、溴水和酸性KMnO4溶 液褪色。
三.三氧化硫
1、 SO3的物理性质 SO3是无色易挥发的晶体,熔点为16.8℃,沸 点为44.8℃。
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大量 的热。
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 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C ) A.Cl2 B.HCl C.SO2 D.CO2 下列气体能用NaOH干燥的是(A )
2、NO2
⑴物理性质:
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 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