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义务教育课程的本质意义是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即在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遵循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综合观点分析、观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世界和祖国,进行爱国主义、国情国策教育;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生观。

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实事求是,更加注重“行为”教育,更加注重“中国特色”的展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富有时代特征。

针对新教材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国情教育侧重的基本内容1、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育了解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热爱党和人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尊严,树立国防意识。

教育师范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从现实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力量,从而了解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

2、渗透基本国情教育对学生进行维护政治环境稳定,热爱人民、国土、资源、文化、语言和优秀传统教育,使学生珍视本民族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和摒弃崇洋媚外的心理。

深入了解家乡实际,辩证分析本地优势和制约城乡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情感,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3、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展望未来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展望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毫不动摇地沿着已经开辟出来的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谢谢主席,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请让我先来给大家明晰几个概念国情:国情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按照一定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活动国情教育的对象是全体民族成员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为素材的民族情感民族危机感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不足基础上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国情教育中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危机感同为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2者其实都建立于一个统一就是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的。

这两种民族情感贯穿着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在一个比较的观点上予以论证。

此外,我方认为注重二字在讨论中更应该体现为一种迫切性,而不单单是一种重要性,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把着力点放在民族危机感培养上理由有三第一培养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于公众正视和发现民族当前和前进中的问题和隐患。

我国的发展存在着大量隐患,这些隐患只有培养出足够的危机感才能迅速发现,隐患险于明火,民族危机感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更多的是对于现在和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的理性的前瞻的预见这种情感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能够从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正如古人所言知危者不危,只有看到并重视暴露出的危险于隐藏着的威胁,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反观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培养素材只是旧有辉煌和现今成就,无法有效延伸到未来第二培养民族危机感更好切中了当前国民的情感实际国情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注重解决公众民族情感中的薄弱环节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崇尚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思想报喜不报忧鼓吹形势一片大好的心态存在很多民众之中,面对许多严重威胁民族生存的国情,人民群众的危机感。

在北方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南方许多地区仍然在砍伐森林破坏我们的环境。

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面对断水的威胁时,南方的工厂还在排放着大量的污染到曾几何时清澈的河流中。

民族危机感的严重缺失正在上演着一出出个人因一时之利泱及一个种族生存的惨剧。

第三培养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推动民族的发展在当前国情下民族发展更需要注重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意识中外的实践证明危机感最大限度的团结力量危机感培养能使人们对国家民族现在和未来保持清醒的认识激发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公众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综上所述,我方观点认为,国情教育应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谢谢主席各位观众、评委大家晚上好。

开宗明义国情教育是使人们了解国家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教育。

民族自豪感是指个人为其所属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民族危机感是指个人在时态上感到整个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二者都建立在国民对于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之上。

今天只有合理的培养民族危机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让国家和民众良性发展。

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当下更缺乏何者并且何者能从根本上促进国家的发展就更应该注重培养。

我方理由如下第一、当下国民危机意识淡薄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快速从一个弱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然而正面的主旋律教育和媒体宣传培养并没有使国民充分的了解我国国情而是使其陶醉于国家飞速发展的表象之中以至于当下国民处于一种民族自豪感过剩的病态局面。

而中国内部道德问题民生问题人口问题军事问题等等恶劣情况已经愈演愈烈当下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危机然而国民却缺乏最基本的危机意识国情教育对于国民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第二、通过培养民族危机感有助于缓解当下严重膨胀的病态民族自豪感中国内部有很多严重的隐患。

但是国民却由于过剩的民族自豪感没有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和隐患。

民族危机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只有通过激发民族危机感才能更有利于公众正视和发现民族当前和前进中的问题和隐患。

所以当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第三、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于形成当下极端缺乏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由于社会竞争增强当下中国浮躁风盛行面对着种种社会压力中国已形成了以成功为目的的竞争社会随之而来的便是国人越来越自我过分注重自身而缺乏对于整个民族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通过培养民族危机感让国民意识到民族危机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晚上好如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此时就需要国情教育来调整国民心态使得人民更能知国、爱国最终报效祖国。

基于现状考虑我方认为国情教育更应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所谓国情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和按照国家发展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情况的教育。

而民族危机感则是指基于国情现状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危机感受。

当下的社会媒体行业极其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我们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及时的新闻和广泛的消息。

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国家和地方的喜忧。

也许各方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方向不同、内容不同但是甄别之后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可靠的信息。

如此一来我们对于危机的感受更加直接全面进而产生的民族危机感正可以达到知国的目的。

而反观民族自豪感这种基于民族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自豪感受似乎很容易培养但是我们从当下国民的表现中却正可以察觉到个人内心真实的自豪感尚有不足。

首先国家成就对民族自豪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

例举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神九升天。

这本是一件足以令全国人民再次为国家自豪的事件但事实情况是各方的宣传已经到位民众的关注程度却没有提高甚至更多的人表现十分淡定与自己毫无关系。

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显然难以提升民族自豪感。

其次面对国际事件时民族自尊心没有得到体现。

当我们面临菲律宾对我国南海群岛造成威胁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真正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只是简单的表达情绪大家表现的或是激愤地大骂菲律宾的挑衅抑或消沉地抱怨政府软弱的态度此时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体现在哪里呢从以上的种种现实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表面上所存在的自豪感实际中却是脆弱渺小。

当这种现象日益明显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采取冷静的态度面对以民族自豪感来支持我们的心灵凝聚每个人的爱国情怀和改变现状的力量。

我们为何不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感到自豪又为何不能为国家科技的振兴感到骄傲抛开冷漠和自卑保持爱国的热情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我们应当肩负起的使命与责任国情教育更应该加强民族危机感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首先,我为大家明确以下几个定义:国情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和按照国家发展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其目的是认清当代国情,解决现实问题,合理促进未来发展。

民族危机感是深入剖析本民族历史,理性分析现状,合理认识未来的一种危机意识。

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及充满希望的未来为前提一种民族情感。

今天我方将立足国情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一、加强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于正视当下国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天下大事,匹夫有责。

民族危机感,是培养民族的忧患意识,在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不足的过程中,民族对于发展中的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回避和盲目的自信。

2010我国GDP总产值已排到全球第二,这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但是,人均GDP的落后这一现状并没有再民族中得到重视,在这巨大的落差下,进一步加强民族自豪感只会上让我们躺在功劳簿上酣睡,而民族危机感所带来的忧患意识能够让我们的民族理性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在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民族危机感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二、正所谓正确发现问题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加强民族危机感教育能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条件。

国家现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均面临严峻的考验,而文化的削弱和流失、外来文化的入侵问题尤为严重。

不久前,韩国注册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并高调声称:韩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此前,中国人对于端午这传统节日是并不重视的,韩国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强言声称端午源于韩国,屈原籍为高丽,并光明正大的抢夺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是可忍,孰不可忍。

民族面临如此现状,当是奋起之时。

而作为民族危机感,则能做到理性分析现状,引领我们正视民族文化流失的问题。

对此政府、媒体均表现出了优秀的处理能力,首当其冲的提出端午节假日公共假期等一系列手段,这说明,加强民族危机感更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让我们回到辩题,看看现实的意义吧。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为了就是让当代青年、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更好为祖国做出贡献,树立一种更符合当代国情的民族感。

所以,我们今天判断的标准是:那者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则更应该加强。

让我们来分析下国情教育的发展,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我们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富足的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