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基于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现阶段的新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本文从实践活动课的特征;必须遵循的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及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地位和主导作用;活动课的组织和开展;活动课的考核和评定等几方面分别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和作用。

详细介绍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活动课充满好奇探究和趣味性。

【关键词】特征;原则;自主;形式;评定新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基于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学生,特别初中学生“代数难,几何繁”的思想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厌烦心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1.下面先来认识关于实践活动课的几点特征1.1活动自主性。

初中数学活动课,主要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始终处于动态中,并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是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指导老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2过程的实践性。

活动课要求通过社会生活的实际,学生有制作,测算,绘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通过实践操作和亲身体会获得直接经验,尝试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扩大视野。

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学生的实践贯于活动的始终,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创新精神。

1.3个体的创造性。

活动课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出结论或结果。

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大胆想象,思维,探索和求新,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1.4内容广泛性。

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处处存在丰富多彩的数与形的关系。

应用的广泛的数学科学的三大特征之一,数学活动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有着十分丰富的素材可选择,现实生活中。

凡涉及书与形的关系的问题。

只要具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水平,都可作活动课的内容。

不受教训大纲和学科教材的约束,综合实际活动课主题的选择范围应该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体的探究都体现自然的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所以,在制定数学活动课教训计划时,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配合数学学科的教训,从广泛的素材中,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确定活动课题系列。

1.5形式的多样性。

不用活动内容,要选取不同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使数学活动课收到更好的成效。

所以,为了全面发挥活动课的教育功能,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设计配置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1.6效果的务实性。

初中数学活动课,作为课程计划中一种新型的正式课程,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每个学期制定计划,每次活动要有课题教学实施计划,认真持行,达到预期目的。

不允许流于形式,务实活动的实效。

2.由上述活动特征,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是,初中实现综合实践课必须遵循如下原则2.1强调趣味性。

要吸引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课.首先这项活动要有趣味,学生才有兴趣参加,并尽兴参与,参加后有所得。

2.2强调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除证明、解题外,很少有动手机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创造了动手、动脑机会,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3因材施教,争取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开展数学活动课,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机会,有的学生实现天赋很高,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发计算能力,有的学生对电子计算机敢兴趣,要择实给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表现他们才能的机会,达到因材施教,发挥他们天赋目的。

3.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前面活动课的特征,原则都关注了活动课的趣味性问题,的确,活动课的趣味性除了在内容上体现外,重要的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吸引他们,下面介绍几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

<1>数学故事会和数学讲座。

数学故事会是活动课中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它用讲故事的方法普及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数学故事会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故事,自编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科幻小说等。

(1)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以介绍数学家生平事迹为主要对象,记人也记事。

通过数学家动人的事迹,典型的事例,表现他们不断进取。

严肃治学的精神,表现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再现数学家的形象,使学生从中吸取力量,得到教益。

(2)数学发现的故事。

数学发现的故事是以故事体裁介绍数学概念的发现,数学方法的发展,新数学学分支的发现史等,它从历史的角度讲述数学某个分支的建立和发展,向学生介绍数学的思维方法。

介绍成功的典范,失败的反思都可,通过故事阐明某些新的数学思想或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3)自编的数学故事。

在不违背数学真实的前提下,可以发动学生自编数学故事。

人物情节均可虚构,把作者想讲的知识、方法,巧妙地融进了故事中,使人听后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

(4)数学游戏故事。

把数学问题以故事形式写出来,在故事中数学知识又以游戏的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数学游戏故事,数学游戏区别于一般的游戏,它是按数学原理设计的,它把数学原理融于娱乐中,有情节有玩法,既动脑又动手,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由于其自身的趣味性,特别受学生的欢迎。

数学游戏硅石(铁匠的巧安排)就是许多老师推荐的故事。

(5)数学童话故事。

数学童话是以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童话,它要普及一定的数学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提高读者对数学的认识,一次数学活动课,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好讲故事的准备,一次活动课安排几个故事就足够了,只要学生能随着愉悦的气氛开动脑筋,数学故事活动课目的就达到了。

(6)数学科学幻想小说。

用幻想方式描述人类依据科学上的某些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得到的预见、应用,以完成某种奇迹的小说叫科幻小说,只要传播某些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7)数学讲座。

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没什么限制,可以吸收广大学生参加。

可请老一辈数学家给中学生举行数学讲座,也可以请有名望的数学老师或本校甚至高年级学生来做数学讲座。

如1978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竞赛委员会邀请许多著名的数学家给中小学生作演讲,华罗庚讲了《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秦元勋讲了《无限的数学》等等,效果很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形式和内容的故事会,总之故事会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学生视野,增强想象力,同时还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对教师来说本身也要熟悉一定数量的数学故事,自己能编故事,能给学生提供素材,选择故事,指导学生讲述、编写,从中领会故事的精神,学到知识吸取力量,收到效益。

<2>课外阅读和撰写小论文。

(1)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图书室里也有大量的数学读物供学生选阅。

一般情况下,阅读数学读物应在课外进行,由教师推荐、辅导,要求写读书笔记。

学生或师生之间讨论,写读后感。

如果学生读后提不出问题,老师要启发,批阅读后感,肯定优点,指出问题,优秀篇目可展览,使学生有相互学习的机会以互勉。

(2)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少年学生在数学上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的创造精神,应该在中学生中开展写数学小论文活动。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论文的内容包括写数学课程的心得体会,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定理的应用,解题方法的总结以及某些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等,如1987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等7个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生奔向明天科技写作论文”活动,其中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中学初二(8)班刘应林写的小论文《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引伸》就获一等奖,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的两个定理很有实用价值,这样活动的效果增强了他们对数学探究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是目前最流行的数学活动形式,每年举行的数学竞赛大的有县级、市级、省级、全国数学竞赛。

小的有以班小组赛为主、年级赛、学校之间等各种大小规模均有,这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也常运用和开展的数学活动类型,可促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鼓励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容誉感。

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卷面笔试也可设置实际问题,课外实践操作比赛等。

如给一根1米测杆,测旗杆的高度;测一不能跨越的大水坑宽度等。

<4>数学游艺会。

以文艺演出和游艺活动主要形式的数学活动称为数学游艺活动,或称数学晚会,数学联欢会。

在游艺课上表演的节目有数学相声、数学戏剧小品、数学魔术等;开展的游艺活动有数学谜语、数学游戏、数学接力赛等。

数学游艺课是综合性的数学活动课,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一般需要2课时;因为在此活动课上既可讲数学故事又可搞小型智力竞赛。

数学游艺课既可单独举办也可和其它自然科学游艺会合办;总之,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观看文艺演出,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对数学兴趣,培养其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和组织能力,下面介绍几种数学游艺会上长用的形式内容。

(1)数学谜语。

分两大类,一为谜底与数学知识有关,如:两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一对顶角,另一类与数学知识有关,如:500公斤(打一字)——兢,当然还有谜底,谜面都与数学知识有关,如:数量词谜,舌头——千,数学家谜,虎丘春游——苏步青,还有复射的填字谜,如:在口内添两字,使后两个字和中间字各成为一数学名词:乘口口式——方根。

谜语来源一般从报刊书籍摘集,还可自行创作,我们尽量提倡学生自己创作数学谜语。

(2)数学相声和戏剧小品。

这是一种科学文艺与数学相结合的产物,布置下去,学生会自己准备,这里不再阐述。

(3)数学魔术。

用数学原理来设计和表演魔术,分为:①几何魔术,主要是图形变换;②速算巧算魔术;③拓扑魔术(利用绳结,套环表演);④密码魔术(猜生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