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言论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
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
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历史镜头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相关故事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李四光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
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片麻岩,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因为那时候只有秦岭有片麻岩。
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
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李四光鲜为人知的一面
李四光的家乡是湖北黄冈回龙镇下张家湾乡的一个穷山村。
他14岁出国留学,凭的是自己勤奋努力得来的成绩。
李四光先去日本学造船,后去英国学采矿,最后确定以地质学为终身事业,但也付出了不少实际代价。
在去日本学造船的船上,因为穷,买不起正式的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
不想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又因没钱医治,落下一个毛病——不能吃肉,一吃就犯病。
此后他一生与肉绝缘。
去
英国留学,写毕业论文时,腿上长了一个脓疮,也因为既没钱又没时间,耽误了治疗,他索性用刮胡刀片自己把疮刮掉,腿上落下一个大疤。
李四光因为穷而吃过这样或那样的苦。
但苦中有乐,他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李四光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
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
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
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
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
饮食上不沾荤腥。
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
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李四光身兼多职,但除了必须出席的会议,他从不在类似晚会、纪念性活动这样的场合露面。
他总觉得年岁越大,时间越紧,要尽可能地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
据说,李四光前辈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郯-庐地震带,他曾经预测,一旦发生地震,其毁灭性可能是唐山大地震的好几倍。
连云港市东海县“亚洲第一井”。
把探测地震的仪器探头放到地下5公里深处,那就能直接感受地震前期应力改变信息。
因为深度就是发震层的顶部。
做好防震抗震工作,对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显得十分重要。
李四光当年预测4次地震分别是:唐山、四川、邢台、临沂
四个中有三个已经地震过了:唐山、四川、邢台
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5时29分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 9度强。
继这次地震之后,3月 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3月 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 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鹿北发生了6级地震。
从3月8日至29日在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
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03点42分7.6级,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发生了6. 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
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余震活动历经二十余年未平息,至今仍有4级左右地震发生。
唐山市区建筑物多数基本倒平或严重破坏,强烈的地震使交通中断,通讯瘫痪,城市停水、停电,铁轨发生蛇形扭曲,地表发生大量裂缝,还有喷水冒沙、塌陷,震前伴有发光现象。
24.2多万人人死亡,16.4万人受伤。
邻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坏。
有感范围波及重庆等14个省、市、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0千米。
四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地震造成伤亡惨重,目前已有三万多人遇难,无数房屋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