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共35张PPT)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共35张PPT)

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 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 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 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 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 1938年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婚并于1940年与
他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

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 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
梳理课文 明确对比手法
1、景物:春意盎然(抓住景物的变化和人们的变
化)—
—景暖(温暖欢愉)
人物:大部分人都处在饥寒交迫贫困悲惨的境
地—
—人冷(苦涩沉重)
2、汪林:衣食无忧的富家女 ——尽情享受春意
叫花子、瞎子:乞求帮助 ——人没有春天
3、中央大街中段:外国人、中国人(少数人)——
享受春天(快乐)
时间
人物
人物 活动
汪林等 白天
打扮华美,逛街晒 太阳 ,谈情说爱
一类人:尽情享受春意,彻夜狂欢
乞丐们
街头乞讨,瞎人
一类人:感觉不到春卖意艺,,痛冻苦坏哀腿哭脚
少数人 夜晚
灯红酒绿,纸醉 金迷,狂歌疯舞
多数人
饥寒交迫,贫病 交加,哀号动地
作者 感情
批判 讽刺
同情 悲悯
批判 讽刺
同情 悲悯
梳理课文,明确手法
• 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 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生死场》轰动 了文艺界,被誉为中国文学难得的收获,成为一个时代民 族精神的经典文本。《呼兰河传》以其深刻、独到、穿透 人性的思想内涵,超越了时限和地域,令一代代读者体验 到它对心灵的观照价值,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 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的第九名。
• 萧红 (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 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 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 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
作 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 者 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 相 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 关 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
中央大街南端:老头孩子母亲们(多数人)——
没有春天(哀哭)
作用:结构更紧凑、主题更鲜明、感情更浓烈。
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合作探究一
文中汪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 者从哪些方面勾勒汪林的形象?作者塑造 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春光融融的白日,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逛 逛街,晒晒太阳,吸着烟卷,腋夹情书;晚 上,又来到中央大街与外国女人说说笑笑, 享受着热闹的都市夜生活。“天真暖”,“又 换一套衣裳”,她对天气的暖是敏感的,但她 对被人间遗弃的人们的“冷”和乞丐的求助 声、瞎人的琴声、角落的哀哭声是迟钝的。
—— 呼兰河畔永不褪色的萧萧 落红
感动中国的作家: 萧红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中夹叙夹议,对比强 烈的写作手法。
2、体验作者通过对自然和对社会 的观察所蕴涵的复杂情感。
• 请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 泥泞(nìng) 毡靴 (zhān) • 腋下(yè) 鬈发(quán)
初通文意,整体感知
初通文意1:自然景物描写
者 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
相 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
关 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
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
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
身边。
• 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 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 人的临阵逃离;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 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 魔、战火。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 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 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绕 树三匝,无枝可依,一只盘旋徘徊在20世纪初荆棘林里的 鸟儿!
汪林是一位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我,并 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形象。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 笔勾勒出汪林的形象。
她代表了作者所刻画的社会众生相中的一 类人,揭示出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 冷酷,并且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解读背景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 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东 北城市(哈尔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虽 然是春天来了,但不幸的人们仍然不幸,痛 苦的人们依然痛苦。萧红用细腻的文笔揭露 了日伪的黑暗统治,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 痛苦与不幸。



的 春 意
瞎 子 摸




大奶奶, 帮帮忙吧
在墙角哀哭
我要去 跳舞
三个场景
白天的中央大街:①外国女人的脚从长筒套鞋里 显现出来 ②人们在街上笑着打招呼,逛街 ③马 车夫的脱下了大毡靴 ④冻伤腿的乞丐在乞讨 ⑤ 瞎人拉手风琴乞讨
院内:汪林又换了一身衣服,抽着烟
晚上的中央大街:①中央大街充满音乐:流浪人的, 日本舞场的,外国饭店的 ②在风雪中寂寞的大街 又号叫起来了 ③各色各样的人跑满了街 ④年 轻的人排在商店的窗子前跟着音乐唱歌,和姑娘们 一道说笑 ⑤街道的转角也是人,哀哭的,老人,孩 子,母亲们
课题是“春意挂上了树梢”,这告诉春天来到了大地, 那北方三月的景色有何特点?
➢三月的北方 (景色):①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 ②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了 ③天空有了朦胧的春 意的云彩 ④暖风如轻纱
初通文意2:社会环境描写
文章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由此带出了人的活动。 按时间的先后,作者分别选取了那几个场景来描 写了人物的活动?分别有什么活动?作者感情怎 样?
• 以萧红为题材的两部电影
作 《萧红》(2011年)

相 《黄金时代》(2014年)

提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 萧红是不可忽略的一位,她的命 运与她的才情一样受到人们关注, 《呼兰河传》更是让北中国的人 文印记深深地烙在了我们脑海中。 本期感动中国的作家让我们来回 忆呼兰河畔那过早凋零的萧萧落 红。
春 意 挂 上 了 树 萧梢

专题一:活生生的这一个——写人散文 专题二:难以忘怀的故事——记事散文 专题三: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抒情散文 专题四:文字绘出的图画——写景散文 专题五:人与物的对话——状物散文 专题六: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说理散 文
专题三: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寒风吹彻》刘亮程 《绝地之音》马步升 《春意挂上了树梢》萧红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美]埃尔文·怀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