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通选核心)中国瓷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通选核心)中国瓷器文化
钧窑鼓式三足洗
4.钧窑 窑址位于河南禹县钧
台与八卦洞附近,因 金代名钧州而称钧窑。 钧窑盛烧于北宋晚期, 也堪称金瓷的代表, 元代仍有烧造。钧窑 釉色主要有天青、豆 青、月白、碧蓝、米 黄诸色,其红铜釉的 烧造成功,玫瑰紫、 海棠红、鸡血红、茄 皮紫、鹦哥绿色等多 种窑变的出现,可以 说是钧窑独特而突出 的成就,也是窑变由 偶然到人为的专工的 标志。
中 国 著 名 的 几 大 瓷 器
体
系
定窑即唐之曲阳窑,因宋代属定州,故称之。窑址 位于河北曲阳涧滋村。定窑是唐邢窑趋于衰落时兴 盛起来的。从发掘情况看,始烧于初唐,经过五代 的发展,到北宋大盛,直至元代仍继续烧造。唐代 定窑产品以黄、绿、青等釉瓷为主,仅少量白瓷; 五代、宋、金、元则以白瓷为主,兼烧黑、绿、紫 等单色釉瓷。釉色米黄有泪痕者,为典型的定窑白 瓷,后人又称北定;漆黑明亮者称黑定;大绿者是 绿定;浅似酱黄深似紫葡萄者为紫定。各种釉色瓷 器的瓷质都很坚密,胎、釉薄而均匀,往往可见瓷 胎之轮旋细纹。由于定瓷系复烧,有器物口沿露胎 无釉(称为芒口),较为粗糙。一些贵族使用的器 物往往以镶嵌铜口或金口来弥补这一缺陷。
定窑白瓷碗
定窑从晚唐时期开始烧 制“官”字款白瓷,经 过五代,直至北宋后 期,300多年间均有烧造, 由此可知,官府曾烧造 定瓷。不过在各地宋、 辽、金、元墓葬及遗址 中出土的定窑瓷器为数 也甚多,其中有精致者, 也有粗糙者,说明定瓷 不仅为官府烧造,也具 民间性质。
进入北宋,定窑完全取代了唐邢窑的地位, 成为北方白瓷的代表,为南北窑场所仿效, 并渐次形成定窑瓷系。当时沿漳河、汾河流 域的广大地区,民间以当地原料仿烧定窑白 瓷,其产品胎体粗厚,质地松软,釉色白中 泛黄或赤,釉或有大开片,容易剥落,瓷器 统称为土定。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汝官窑遗址于1987年在 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发现, 在这里同时出土了典型 的宫廷御用汝瓷20多件。 汝窑制瓷时期较短。产 品胎呈香灰色,釉色基 本为淡天蓝色,色调稳 定,釉面一般无光泽, 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即 所谓的蟹爪纹。器物种 类以盘、碟为多。
汝官窑
南宋官窑建窑临安。 据宋人文献记载,此 时官窑先后在两处设 置,先建窑修内司, 地点在杭州凤凰山一 带,但至今未发现窑 址。后建窑郊坛下, 窑址在杭州乌龟山下。 南宋官窑瓷器釉色青 绿发灰,釉汁厚若堆 脂,器物呈“紫口铁 足”。
第十八章 中国瓷器文化
一、中国瓷器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中国文明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英文China原意就是瓷器。瓷器文 化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
甜白
景龙磁钧汝耀定
德泉州窑 窑州窑
镇窑窑 和窑和
窑 和 官和定
磁 窑耀窑
州
州窑
窑
窑系
窑
窑
系
系
二
金承于宋,仍以烧青瓷为主,且大量烧制青 白玉釉瓷。器物造型一改北宋晚期流行的轻、 巧、薄的风格,而以敦厚耐用为其特征。元 代耀窑青瓷呈姜黄色,器物造型、纹饰和工 艺技术大大逊色于五代,宋金时期而逐渐衰 落。此时耀窑以烧造大量黑瓷、白瓷和白地 黑花瓷见长。
3.殊需要而建立 起来的瓷窑,它的全 部产品仅供皇室御用。 据文献记载,北宋政 府在汴京曾置官窑, 烧造青瓷,但至今尚 未发现窑址。北宋哲 宗元佑时,又在汝州 建立官窑。
白瓷盏托
到了元代,晋南蒲 州、潞安和霍州也 盛产白瓷,质地坚 硬,胎薄细而白, 也有类似的泪痕, 焙烧充足,产品被 称为新定。在安徽 宣州、江西景德镇、 南丰、临川也有仿 烧定窑白瓷的窑址。
2.耀州窑和耀州窑窑系
窑址位于陕西铜川黄堡镇,此地宋属耀州,故名。 耀州窑始烧于唐初,盛烧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 造。唐代以黑、白色釉为主,也有青瓷和花釉瓷。 到了五代,以烧造单色青瓷为主,兼烧它色釉瓷。 青釉瓷胎质坚硬细密,釉质滑润,有些犹若雨后天 晴一般。宋代耀窑获得巨大发展,形成了我国北方 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东达河南的临汝窑,西抵陕 甘交界的旬邑窑,都属耀瓷体系的范围,甚至远及 广州西村窑、广西藤县窑都仿烧耀瓷。
由于钧瓷釉层较厚和低温素烧后再施釉而引起的裂 纹和缩釉现象,使得烧成瓷器的釉面呈不规则的流 动状线条,屈曲蜿蜒如蚯蚓走泥,形成釉面的“蚯 蚓走泥纹”特色。由于钧瓷在北宋晚期异军突起, 成就辉煌,很快为朝廷所据,建为官窑,专为宫廷 烧制陈设瓷器,禹县钧台、八卦洞附近以外的神垕 (殷厚)、方山、花石等处和临汝、郟县、登封、 新安、汤阴、安阳、河北的磁县、山西浑源等地, 也生产钧瓷,但产品不甚精当,多属民间用瓷。
金代钧瓷烧造规模 仍很宏大,到了元 代,窑址数量更行 增加,但其规模较 小,瓷器釉厚色浅, 胎质粗糙,内气孔 明显不均。烧造有 大型花瓶、盘子等。
5.磁州窑和磁州窑系
今河北邯 郸观台镇 是宋代著 名的民窑 磁州窑的 所在地。
窑址范围广大,烧制器物种类繁多,计有白 釉、黑釉、酱釉等单色釉器物和三彩器,还 有白地黑花、酱花、绿地黑花、褐色点彩、 白窑剔花、划花等多种。白地黑花是磁州瓷 主要特征。装饰纹样以缠枝牡丹、荷叶莲花、 卷枝片叶为最多,装饰工艺上创造了在器物 上刻画兼绘画、剔画、刻填等新技法,从而 使各种花纹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北宋耀窑继承五代,仍以青瓷为主,同时兼 烧黑、白、酱釉,窑变天目诸瓷。
青瓷胎色灰白而薄,釉 色青中泛黄,釉面光滑 滋润,一般多开小片冰 裂纹和橘皮纹,装饰图 案是耀窑最突出的成就, 其题材丰富,以莲花为 最,其次有缠枝、牡丹、 卷草、凤鹤、鸭鹅、海 水三鱼、犀牛望月、娃 娃扳花枝等。装饰工艺 有刻花、印花、帖塑等。 宋代中期以后,范模印 花工艺在耀窑尤为盛行, 这一时期的产品以印花 青瓷为主体。
北宋 白瓷孩儿枕
定瓷纹饰题材丰富,有花 草虫鱼、仙人童子、禽兽、 风景。在布局上,或花鸟 相配,或人物风景相配, 皆组合严谨。尤喜以莲花 鲤鱼为中心,周围饰以牡 丹、萱草、飞凤等纹样; 或内为双鱼、云龙、鸳鸯, 外施莲瓣花纹。装饰手法 有印、划、刻三种。印花 尤似织锦,划花生动自如, 刻花刚劲犀利,皆笔笔不 拘,功夫精细,显示了定 瓷装饰工艺的高超水平。 其中以金银绘描花纹者为 世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