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鱼的梦》(趣味阅读)教学设计

《小鱼的梦》(趣味阅读)教学设计

《小鱼的梦》(趣味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1-2年级小朋友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文学鉴赏
教学内容:《小鱼的梦》
教材分析:
《小鱼的梦》是一首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儿歌,句式整齐,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者以梦想为主题,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小鱼做梦的情景。

学情分析:
一、二年级小朋友对儿歌、童谣很感兴趣,但由于识字量有限,阅读能力还较弱,本次阅读活动重点要引导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体会儿歌优美的意境,理解儿歌内涵。

设计理念:
校外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有别于学校教育,它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更为丰富,更具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等,主要是通过“活动育人”,在教育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更为关注孩子综合素养的培养。

孩子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程活动的设计者、策划者和引导者。

校外阅读活动应以阅读实践体验为主,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目标:(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爱阅读的习惯。

②体会小鱼与妈妈之间的爱,激发儿童勇于追求梦想的渴望。

2.知识与技能
①读中感受儿歌优美的意境,理解儿歌内容。

②展开想像,说说小鱼的梦,学会创编儿童诗。

3.过程与方法
尊重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小组合作探究,边读边想象,在优美愉悦的环境中享受学习,感悟儿歌意境之美。

教学重难点:
感受儿歌优美的意境,理解儿歌内容,激发想象,说说小鱼的梦,创编儿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鱼”头饰
教学过程:这是一首非常“美”的儿歌,围绕“美”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营造美)
(一)播放课件,创设情境。

1.师语言描述:欢迎大家走进——“趣味阅读”乐园。

在少年宫对面的九山湖畔有一方美丽的池塘,池塘里住着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和它的小伙伴们。

一个晴朗的夜晚,月儿高高挂在空中,星星调皮地眨着可爱的小眼睛,风儿轻轻地拂过水面。

多美的夜啊!小鱼躺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正做着甜甜的梦呢!
2.孩子们在静静地欣赏优美的意境。

(由此进入了今天的阅读活动。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读课题。

1.有一位小朋友把小鱼的梦编成了一首儿歌。

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小鱼的梦》这首儿歌。

2.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少年宫周边的自然资源出发,把孩子们熟知的“九山湖”作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师语言情境,为儿童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境界,激发学习儿歌的积极兴趣,促进孩子们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感受美)
(一)边看边听,整体感知儿歌内容。

到底它梦见什么呢?请听——(孩子们边看边思考,感知儿歌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儿歌。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学儿歌,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把儿歌读通顺。

2.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词语,注意纠正字音。

2)引导通过做动作记忆带有“扌”的字。

3)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检查儿歌是否读通顺,并引导孩子们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边看边听,整体感知儿歌内容。

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合作中懂得合作的规则,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从而在“学会”中达到“会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校外低年级阅读教学活动,字词学习不作重点但也不能忽略,本环节设计了“开火车”等游戏,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由“文—句—词—字”,再由“字—词—句—文”的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和整体性。

三、美读儿歌,体会情感。

(引导品读,感悟美)
(一)范读儿歌,孩子们评价。

1.教师范读儿歌。

这是一首非常美的儿歌,怎样才能读出夜晚的宁静、梦的甜美呢?老师想试一试,行吗?
2.孩子们评价。

(二)引导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1.练习美读,并互相评价。

请小朋友们把儿歌也美美地读给小伙伴听吧。

读得好的,请竖起大拇哥儿夸夸他。

(孩子们投入到练习美读中。

)2.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形式,在评价中相机指导朗读,尊重孩子们个性体验。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
①第一句:小鱼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引导读出幸福的感觉。


②第二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

(引导把星星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③第三句: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

(引导读出轻柔的感觉。


④最后一句: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

(引导读出梦的甜美。


(三)配乐朗读,情感升华。

1.配乐朗读全诗。

(课件出示:情景图、全文、音乐)
2.戴头饰扮演小鱼,体验文本意境,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阅读是孩子们个性化的行为,以孩子们读和感悟为主,让他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评价中学会欣赏,重视对孩子们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在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感受儿歌意境的优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设计“扮演小鱼”的游戏,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亲身体验感受文本的情境,让他们走进文本,
更好地品味文本。

这样,孩子们更能真切感受到夜晚的宁静、梦境的甜美。

四、激发想像,创编儿歌。

(激发想象,创造美)
(一)想像梦境,说说小鱼梦见了什么。

1.现在你们就是池塘里那条活泼可爱的小鱼了!正躺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做着甜甜的梦呢!(孩子们随着轻缓的摇篮曲进入梦境,想像梦境。

)2.小鱼,小鱼,快醒醒,你做的梦甜不甜啊?小鱼梦见了什么?孩子们互相交流。

(二)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指导创编儿歌。

小鱼们的梦都很美!你看,连小鸟也睡着了,它也做了个甜甜的梦。

我们也为它编一首儿歌吧!出示小鸟图,启发:小鸟喜欢做什么事情?它在谁的怀里睡觉?它做了个什么样的梦?指名说。

2.自主创编儿歌。

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在做美梦呢?它们是在谁的怀里睡觉的呢?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来编一首儿歌。

可以自己编,也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编。

自由讨论——指名说。

教师深入小组中指导。

设计意图:校外教育的阅读课堂应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通过品读《小鱼的梦》去感受、品味儿童诗的特点,从而学会欣赏、创作儿童诗,让孩子们有多一种更美、更抒情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绪和感受,促进个性化的发展,使阅读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达到很好的统一。

五、回归整体,表演儿歌。

(回归整体,表现美)
(一)分享梦想。

小朋友们真是一位位出色的小诗人,把小动物们的梦编得美美的。

你有什么愿望,你有什么梦想呢?请在卡片上写下来。

小组说——指名说,一起分享梦想。

(二)儿歌表演。

小朋友们的梦真美啊!现在让我们一起到舞台上来,表演《小鱼的梦》这首儿歌,再一次体会这甜美的梦境吧。

看谁的动作做得最美!孩子们边诵读边表演。

(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走进小鱼甜甜的梦里,看到了许多神奇的画面。

你们都是一个个敢于想象的孩子。

祝愿小朋友们在妈妈的怀抱里幸福成长,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次“趣味阅读”之旅——《小鱼的梦》,就到这儿吧!小朋友们,再见!
设计意图:表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通过表演儿歌回归整体,使儿童对儿歌有更完整的印象,再次感悟“小鱼的梦”,将小鱼的梦想上升为自己的人生梦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板书设计:
小鱼的梦
甜甜的
课后反思:
在本次阅读活动中,我立足于“让孩子们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欣赏梦境、想像梦境、扮演小鱼体验梦境、创编动物梦境等,为孩子们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挖掘文中的情感因素,边读边体会,使无声语言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发挥想象创造出更美的“梦境”,整个阅读过程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