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阅读课文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阅读课文

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 俄国的野蛮。” 俄国的野蛮:经济文化落后; 彼得一世的野蛮:推行改革手段的野蛮。 2、 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 独特的尝试”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 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 洲强国的行列。” 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提炼课本信息,找出改革的背景
必要性:落后
目的:P92
2、移植西方文明——措施
1.政治改革: 2.经济改革: 3.军事改革: 4.文化教育生活习俗:
这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采取了什么样 的手段进行?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
野蛮、残暴
旧贵族、农民
3、帝国的崛起——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练习 “解析与探究”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
(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亚历山大二世于 1855—1881年在位。 他在位期间,国内阶 级矛盾尖锐,废除农 奴制已势在必行。为 了阻止革命的爆发, 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 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的前提下,于1861年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 的法令。从此,俄国 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道路。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 像就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 得堡诞生30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 普京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 彼得大帝”
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阅读课文,你能根据课文梳 理改革要点吗? “时代的要求”改革的背景 “移植西方文明”改革措施 “帝国的崛起”改革的影响
1、时代的要求——背景
材料二 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迈开了“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它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直接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速度,对俄国社会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由此看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是?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积极影响:P94 局限性:P94
1、17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 时候,俄国( )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
4. 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
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快。这个
“最大瓶颈”指的是( B ) A. 资金缺乏 B. 封建农奴制
C. 土地自由买卖 D. 劳动力不足
5.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
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
除。”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 A. 俄国废除农奴的法令
B
2、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A.改变俄国的落后,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3、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评价彼得一世改革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
积极:
A、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B、为俄国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
局限: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 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B、改革手段野蛮;
C、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D、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 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 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 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结合课本 知识指出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 现了兵强?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 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金钱是战争的命运”从中我们可得到其经 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 施 ?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措施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 农奴充当劳动力) 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鼓励 出口 影响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 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 动力。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 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 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他们须向地 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 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 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 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 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内容
P93 赎金的数额比土地的实际价格要高出二三倍。 其中农民支付一小部分,其余由政府贷款,农 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有人计算了一下,当时 农民分得的土地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农 民共交付的赎金达到了20亿卢布。
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 的一干二净。 ——列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材料一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生铁产量增加了2 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 量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 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项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B ) 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 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 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 字的居民只占23.6%。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时间:1861年
2、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3、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 革命的发生P93

考:沙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 料: 1、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2、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 的一切都做到了。
图片反映了 哪方面的改革措 施?
发展文化教
育;改革社会习 俗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 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 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 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 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 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 俄国 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 的大帝国.同时,彼得大帝的 改革与扩张 充满了血腥和杀 戮,他将很多人推上了断头台, 甚至亲手执行他们的死刑.他 严刑拷打逆乱的儿子,并且毫 不留情地宣判了他的死刑.
B. 1787年宪法的内容 C. 拿破仑《民法典》的内容 D. 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
)
6.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
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D
A. 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 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
C.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 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7.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