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模板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模板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本文就其中较为典型的工时测量方法-通用分 析系统 (MTM-UAS)的分析方法,结合焊装实际进 行深入解析,以期帮助更多的焊装工艺规划人员 做好工艺节拍分析,提高工艺规划能力。 MTM-UAS的核心就是将生产作业的动作进行 分类,确定动作单元和动作时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MTM-UAS的8个基本工序如下: a.拿取和放置(A); b.放置(P); c.使用辅助工具(H); d.启动操作(B); e.动作周期(Z); f.身体控制(K); g.视力控制(VA); h.操作时间(PT); MTM-UAS的基本工序图例见图2。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c.使用辅助工具 原始定义是指用手或手指拿起1个或几个辅 助工具,把它(它们)放到使用的位置上,用完 之后放下。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操作者拿起/放下螺柱焊枪用后松开;操作 者拿起/放下MIG/MAG焊枪在1个焊缝上;操作者 拿起/放下涂胶枪在1个涂胶缝上;操作者拿起/ 放下铆枪并放置到铆接位置;操作者拿起/放下 螺丝刀放置在1个螺钉位置;操作者检测时拿起/ 放下锤子并放置到使用位置等。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3、生产节拍分析的意义 焊装线在进行工艺规划阶段需要根据年生 产纲领推算出其生产节拍,再根据生产线的节 拍来分解平衡各个工位的工艺内容。 因此,节拍分析对优化焊装线工艺内容及 布局、确定焊装线的设备选型、工位数量、生 产线传输形式、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平衡成本 预算等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详实、贴近实际的节拍分析是焊装 工艺规划成功的重要保障。
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一般先确定年产量,之后根据实际生产要发 生的辅助时间推算出生产线的节拍。 假定某车型的年产量预定为20万辆,一般主 机厂每天2班生产,每班工作时间为8×60 min, 休息时间20 min,电极修磨时间15 min,设备使 用率90%。 每天有效生产时间: Ta=[8×60-(20+15)]×90%×2=801min/天; 日产量: Td=200000÷12÷21=794台/天; 生产节拍:T=801÷794=1.008min/台=61s/台
四、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在现代化的汽车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焊装生产 线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生产纲领的不断增加, 生产操作人员的工作趋于单一化,但生产操作、 工位之间及生产线之间的协同配合却越来越密切 ,整个焊装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满足特定的 生产节拍。 要实现有序地进行焊装自动化生产,作业人员 与生产线之间、焊装线前后工序之间、生产线之 间等各个生产环节需保持高度的协同性,进而使 生产线按照统一的节拍连续运行。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d.启动操作 原始定义是指用手或脚达到对调节部件的控 制,并完成单一的或复合的调节过程。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手动闭合夹紧器;手动打开夹紧器;操作者 按下夹具或焊钳操作按钮(双手启动按钮);激 活/点燃MIG/MAG焊枪;操作者松开涂胶枪按钮; 确认手动回转夹具的锁紧和解锁等。 e.动作周期 原始定义是指用手、手指或脚进行周期性重 复的动作流程。该动作流程是否用工具进行无关 紧要。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为保证生产中分段连续供应,必要的、合 理的分段贮备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必须的,在平 衡生产节奏的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分析,建 立起各工序间必要的手持分段数量,避免分段 库存过多造成的严重浪费。 另外,生产节拍会使生产现场的作业规律 化,达到生产活动的稳定,实现定置管理,并 作为现场生产效率改善的依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目
录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概述
一、概述
本文论述了焊装生产线的节拍优化分析对焊 装工艺规划的重要意义,根据生产实际对焊装线 前期工艺规划中节拍分析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细 致分析,对工时测量方法(MTM)在焊装线上的应 用进行了解析,总结了焊装线节拍优化的具体方 法,对焊装线应用最为广泛的动作节拍时间进行 了归纳。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b.放置 原始定义是在规定的精度内把1个或几个已 被手或手指控制的物体,放置到下一个确定的地 点,或者是把已被手或手指控制住的辅助工具放 到确定的使用位置。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在夹具中对制件进行定位操作;操作者将手 中的工具移回原位挂起;操作者操纵焊钳进入产 品内部;操作者焊接完成后操纵焊钳离开制件并 移回原位挂起;焊钳姿态转换;操作者操作螺柱 焊枪移位到下个螺柱;操作者操纵螺柱焊枪从制 件中出来;MAG焊枪更换焊接位置;操作者操纵 涂胶枪更换涂胶位置;操作者操纵铆枪更换铆接 位置;操作者操纵螺丝刀换位到下个螺钉等。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五、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在焊装线规划和实际调试过程中,可通过以 下方法进行节拍优化: a.将小的零件用料盒存放在夹具最近处,以 减少工人走动取件时间。 b.合理分配零件上件顺序、优化夹具结构, 以减少上件后辅助夹紧时间。 c.尽可能减少夹具多余动作,以减少定位夹 紧时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在焊装生产中主要体现在拧紧螺母、使用锤 子等工具进行检查、检查记录等动作。 f.身体控制 原始定义是当身体转动、移动或倾斜对确定 时间有影响时,就应该考虑身体动作。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操作者装卸零件时的行走移动;大于90°的 转身动作;操作者弯腰、蹲下、跪下的所有动作 。
目
录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三、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T = Takt Time (生产节拍) Ta = Time Available (可用工作时间,分钟数 / 天) Td = Time Demanded or Customer demand (客户需求,件 数 / 天) 可用工作时间是剔除了休息时间和所有预期停工时间(比如 维护和交接班的时间)。
结合焊装生产实际将以上8个基本工序分别进 行说明如下 : a.拿取和放置 原始定义是用手指或手移向一个或几个物体 ,拿住它们,并把它们送到带有一定精度的地点。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几种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 序类型:操作者向工位上装载零件、操作者拿取焊 钳放置到焊点处、操作者拿起螺钉并放置在螺纹孔 处、操作者拿取零件放置到工位器具中等。 影响因素:零部件的质量、难以搬动的程度 、拿取的状况、放置的状况、距离范围。
目
录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二、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 意义
1、生产线节拍的定义 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 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 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 时间。 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 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 为制定的。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3、生产节拍对生产的作用 生产节拍对生产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生产的 调节控制,通过节拍和生产周期的比较分析,在 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
实际生产能力 生产过剩,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库存 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 生产节拍>生产周期
操作者按双手启动按钮打开夹具夹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手工工位上件焊接时序分析见图3。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段
b.机器人焊接工艺节拍分析 常见的机器人焊接工艺过程:通常机器人工 位上大件和小件的机器人分开上件 。
机器人带抓具从上件工位或 零件输送装置上抓取零件 上件完成后夹具自动夹紧
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d.高节拍、多零件焊接时可考虑将上件工位 和焊接工位分开,通过转台加双夹具实现上件节 拍和焊接节拍独立,互不影响。 e.小件抓具可考虑与焊钳集成在一起,可有 效减少抓具焊钳切换时间。 f.通过优化机器人焊接顺序、焊接路径可减 少焊接时间 g.通过合理分配焊点可减少机器人之间干涉 及等待时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g.视力控制 原始定义是指用眼睛进行的检查过程,以便 做出某一判断。 在焊装生产中目视检查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 h.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指操作者进行某项特定的工艺操作 所用的时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焊装工艺可根据实际操作 过程确定工艺时间:夹具夹头自动闭合的打开时 间;点焊1个焊点的工艺时间;补焊1个焊点的工 艺时间;自动螺柱的供给时间;人工MIG/MAG焊 接10 mm的工艺时间;人工涂胶100 mm的工艺时 间;人工铆接1点的工艺时间等。 根据以上MTM-UAS的工序分解原则,焊装工 艺规划人员可对实际工位操作工艺进行详细的节 拍分析,优化工艺内容、确定工位实际节拍。 下面用实例具体说明焊装工艺节拍分析的过 程。
生产节拍
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现象,生产能 力浪费 生产能力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加班、 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生产节拍<生产周期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 成不良影响。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 拍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 动。 生产节拍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止生产过 剩造成的浪费和生产过迟造成的分段供应不连续 问题,并确定工序间的标准手持品数量。 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 种浪费,应用生产节拍就要改变生产越多越好的 观念,建立起适量生产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