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雷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诸多文献,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新课改实施中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希望有助于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创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新课程的变化促进高中物理教育健康深入发展。
关键字: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一、问题提出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
但课堂教学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
[1]部分教师仍将把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而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中学物理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只是形式上追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处理随意求“热闹”,性很大,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2]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为我们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就是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方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本人在CNKI中模糊搜索从2000年至今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论文有总共22篇(包括10篇硕士论文、期刊11篇结果如下图所示。
选择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文献及有关专著进行综述,对于丰富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引领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实践具[1]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0801.[2]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01.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一有效教学的内涵1.国内的研究我国的有效教学起步比较晚,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孙亚玲等。
崔允都撰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他提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4];孙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亚玲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是这样说的:“效”有大有小,获得“效”所付出的代价也有大小。
当付出的代价大而获得的“效”小,或者获得的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时,我们就说其“低效”、“无效”甚至“负效”;[5]另外,具有代表性的专著还有陈厚德的《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吕渭源的《有效教学草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张庆林的《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高慎英,刘良华的《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论文有:崔允都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程红、张天宝的《论教学的有效性》,沈小碚的《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张璐的《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祝爱武的《略论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王曦的《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的《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王斌华的《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顾泠沅的《当代教学策略——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等。
另外还有一些学位论文,如孙亚玲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姚利民的《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邓凯的《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侧面为后面学者研究各个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借鉴。
[4]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01.但针对新课程目标下如何开展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是有欠缺的。
这些欠缺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多只针对新课程改革以前的论述和研究,即大多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师教学行为改变方面也只是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熟练者”的角度考虑,针对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教学的论述和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将“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整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关注的很不够。
二是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教师教的角度即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来研究,很少针对学生学的角度即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来研究。
即使有些研究,大多也是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看成是有效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未免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教学过对于通过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来促进师生共同成教师是‘导演’”,程中学生是‘主角’,长的研究有所忽略。
所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随后的一些研究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补充。
2.国外的研究国外对有效性教学也有大量的论述。
如《Adopted by the bostonschool committe 2006》;(danald R Cruickshank,Deborah L.Bainer,kimk.Metcalf等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师生互动进行了论述。
特别介绍了教师专业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开发教育研究新视角,以及如何达到教育理论的新突破,并介绍了一些摸索教育管理的新手段[6]。
在《Over Study Of Teachering Effiency Of Foreign Teachers》中指出:课堂教学建立在教师的文化修养上。
这是有效性教学的创新的根本。
它需要挖掘教师的潜能战略,强调未来学习的重要性。
美国学者哈达莫切克的《好教师的特点极其对教师教育的意义》中指出:有效教师应该充满人性,有幽默感,公正,有同情心。
无论是和学生个体还是同学生集体相处都更容易,更自然。
课堂反映出开放性,自发性和灵活性[7]。
在《Teachering As Communication》中认为:一个能把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所教主题恰当融合的教师,其教学的有效性最大。
[8]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一个结论即:中外课堂教学都追求都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效果。
[9](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6]Adopted by the boston school committe 2006;(danaldR Cruickshank.Deborah L.Bainer.kim k.Metcalf.[7]Over Study of Teachering Efficency of Foreign teachers.[8]Teachering As Communication.随着,有效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对于物理学科有效教学的概念,也随后得到物理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早期如:刘熠、曹霞、胡梦姣、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中认为“有效”是指通过物理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10]而这个概念的的得出是参照了胡继渊,沈正元在《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签》中对这一概念的描述;近几年研究的有傅永鑫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认为物理有效教学的概念是:物理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材料、学习者活动、其它课程资源(学校环境等有机结合,使课程获得生命形态的过程,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行为转变的结果。
物理有效教学的重点不在“效”和“学”,而在“教”;[11]另外聂立君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引用谢利民在《现代教育基础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中的论述,把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解释为三个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随后,蔡丽珍在《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这一概念做了比较详尽和全面的论述: “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指的是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师生和教学设施的实际状况,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12]所以,蔡丽珍在《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中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是比较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即: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指的是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师生和教学设施的实际状况,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三、高中物理教学策略[10]刘熠,曹霞,胡梦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物理教学探讨,2009.27.[11]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0801.[12]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0401.(一物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首先,物理教师应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不是以使学生学会已经创造的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素质上的提高和将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与时代进步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教师应该把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索是怎样进行的,在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基础上能创造性地去开拓前人没有涉及的知识领域。
[13][14]另外,物理教师应主动参加教研和培训,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内涵,深刻理解、领会、感悟新课程理念,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领悟,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思想和观念上逐步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