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

福建省2004年秋季录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第8套)1、有人问墨子:“多说话有无益处?”墨子说:“青蛙、哈蟆日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也没人注意到其存在,而公鸡每天按时啼鸣,一啼天下都知道是天亮了。

”墨子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说明了“多”与“少”、“泛”与“精”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青蛙、蛤蟆日夜不停地叫,人们习以为常,自然就没有人理会它们的存在。

而公鸡在黎明前寂静时分,一鸣众人皆知,无形中起到报时的作用,因而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美名。

③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言不繁,繁言不要,夸夸其谈是没有用的,而有用的话不一定在多。

[评分要点]“泛”、与“精”的辩证关系,重在实效。

福建省2004年秋季录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第9套)1、有人说,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加以说明。

[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不同意这种观点。

①不择手段,意味着在手段的选择上不受到任何道德、法律的约束。

②采取违法或不当手段,即使达到正当的目的,玷污了目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③持这种观点是危险的,而且有害的,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刑讯逼供的问题,导致冤假错案等。

④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不仅要求目的的合法,还要求程序合法。

[评分要点]社会公德,法制意识。

4、查理〃卓别林说:“用放大镜来看人生,人生将是一场悲剧;但是用望远镜来看人生,人生则是一场喜剧。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主测要素]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人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快乐也有悲伤。

②用放大镜看人生,容易放大人生历程的负面细节而沉陷其中不能自拔,因而人生成为悲剧。

③而用望远镜来看人生,才能把握人生的前进方向,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因而人生成为喜剧。

[评分要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含义。

1、敢于承担责任是迈向成熟的表现。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对责任的见解。

[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一个成熟的人包括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而心理的成熟更为重要。

②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清晰的认知,并勇于承担后果,即敢于负责任。

③现代社会,一个成熟的人要敢作敢为敢当,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开拓一番事业。

[评分要点]心理认知:责任感。

1、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你是如何理解的?[主测要素]理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世间宝贝都有其特定的用途,用途不当的宝贝就是废物,比如钻石镶嵌在皇冠上将光彩夺目,而把它放在一堆砂砾之中,它将与普通砂粒毫无区别,人的知识、特长、个性是有差异的,如果不能因才使用,再优秀的人才也会被浪费,所谓“宝贝”也成了“废物”。

②只要放在适合的位臵上,没有不能成材的人。

③发现人才的长处,用其所长,是人才工作的重大课题。

[评分要点]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4、火能烧死人,水能淹死人,但水的模样柔和,好像容易亲近,因此出容易上当。

你对此有何看法。

[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政策水平、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火、水无情,但水的柔和却蒙蔽了人们的眼睛,容易上当,在这里比喻同样是害人的东西,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②现实生活中,拉拢、腐蚀干部的并不一定都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很多会假借各种感情纽带,如同学情、战友情、乡情等,最终把干部拉下水,对此要擦亮眼睛,以防上当。

③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增强明是非、识贤愚、辨忠奸的本领。

[评要要点]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2、网络创始人丁磊说:“当一个连自己的目标都不知道是什么时,任何方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目标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果连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就象无头苍蝇,失去方向,四处碰壁。

②树立一个目标,就是点亮一盏指路明灯,使人看到希望和方向。

③力戒浑浑噩噩地生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浪费生命和青春。

[评分要点]目标的重要性。

3、钓螃蟹的人,蟹篓通常不上盖,因为篓中的螃蟹中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纷纷效仿,攀附在前一只身上,最后没有一只能成功爬出。

这个现象给你什么启示?[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参考答案】①答题方向一:团结协作,防止由内耗。

②答题方向二:有序竞争。

③答题方向三:克服从众心理。

[评分要点]内耗、有序竞争、克服从众三个方向中任一(或二、三)展开论述。

2、恭维像轻微的春风一样令人愉快,但是,它并不能使帆船前进。

但一般的人都喜欢被恭维。

请考生对这种说法进行评析。

[主测要素]思维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参考答案】①人喜欢被人恭维,是人的一种自然心理,反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欣赏、理解和肯定。

②恭维人一定要得体,掌握好分寸,得体和大方的恭维容易被人接受,也能融洽人际关系,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③脱离实际的恭维是要不得的,它反映了恭维者的虚伪和别有用心,也不会被他人接受,还会恶化人际关系。

④恭维往往带有夸张的成份,被恭维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清醒看待别人的恭维,不能被他人恭维冲昏了头脑。

[评分要点]何为恭维,要清醒地看待他人的恭维。

1、有些父辈常说:“我们这一代人被耽误了,不行了,就看你们年轻人了。

”有人说这是一种希望,也有人说这是把重负推给后辈,是一种逃避,你对此持何种观点?请加以说明。

[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赞同后一种观点。

②如果父辈总是以这种口吻讲话,并以此行事,一代一代加以效仿,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就是一种逃避心理。

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一辈当为后人树起自强不息的榜样。

④年轻一代当从老一辈身上吸取人生成败经验教训,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评分要点]自强不息。

3、一头狮子和一只狐狸合作,狐狸负责寻找猎物,狮子负责捕杀猎物。

得到的猎物两人分享。

但过了不久,狐狸心里就不平衡起来:“没有我去寻找食物,我们怎么能得到食物呢?狮子有什么本事要分享那么多、”于是,它离开了狮子。

第二天狐狸去羊圈抓羊时,被猎人抓住了,看完了这则寓言,你有何感想?[主测要素]理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参考答案】①狐狸在与狮子组成的团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一旦离开了这个团队,就可能挨饿甚至丧失生命。

②在现代社会协作越来越重要。

③个人要想事业成功首先要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团队,然后尽最大可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密切配合别人的工作,只有团队获得成功,个人才能获得成功。

[评分要点]团队合作。

4、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结合以上说法,请你谈谈对习惯的理解。

[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行为科学的研究结论是: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足见习惯的力量。

②习惯成自然,无论良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都会自然积累和增值,形成“资本”、“债务”和“利息”一样的效应,好的习惯容易导致成功,坏的习惯往往引向失败,即道德破产。

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当然,不好的习惯并非不能克服,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大的毅力罢了。

一旦改掉坏习惯,就象还清了债务一样轻松、快乐。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主测要素]思维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参考答案】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追求,正是各不相同的人的形形色色愿望和追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②每个人的愿望和追求都是建立在自身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个性特点和环境的基础上的,只要这些愿望和追求不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③如果把自己都做不到的欲望、追求强加于他人身上,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裁定和要求他人,不顾他人的主、客观条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引起他人的强烈抵触,恶化人际关系。

④即使自己能做得到,也不要强加于人,而要以对方是滞愿意接受为前提,而不论职务和身份。

[评分要点]尊重他人意愿。

[评分要点]“资本”、“债务”、“利息”比喻义的理解,好习惯的培养。

3、有人说: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公务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主测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一个连自己最亲的亲人都不孝的人,怎能期望他忠于职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务员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表率。

②有人会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这种观点是在极端状况下出现的,不能用非常情况下的个案泛化为具有普遍性的东西。

③孝敬父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表达方式更是形式多样,有人虽不在父母身边,但也可以通过现代交流手段与父母沟通、联系,保持温暖的亲情。

[评分要点]对忠孝的理解。

1、请谈谈“幽默”的作用,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幽默感?。

[测评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一)“幽默”的作用:①可以缓解人际冲突或紧张。

②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带入愉悦。

③可以展示智慧。

④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二)提高的途径:①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精神萎靡不振的人不可能有幽默。

②胸怀宽广,鸡肠小肚的人不可能有幽默。

③勤于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幽默感是知识与灵感碰撞所发出的智慧光芒,没有知识的人不可能有幽默。

3、战国时的鲁国宰相公仪休,奉法循理,刚正廉洁。

有一个朋友得知他喜好吃鱼,便弄了一筐鱼给他送去,他坚持不受。

朋友问:“听说你爱吃鱼,这才送了鱼来,你为什么不收下呢?”请你为公仪休来回应这个问题。

[测评要素]理论素养、政策水平、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参考答案】:视考生的回应酌情打分。

公仪休的回答是:“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你的鱼。

现在我是宰相,有人给我送鱼,如果我因收了鱼而被罢了官,不仅没人再送鱼,连拿钱买鱼也不能了,所以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啊。

”4、有人说:“不会等待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观点的?为什么?[测评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成功是需要条件和机遇的,当条件还不具备,机遇还未来临,就是再努力,再着急也难以获得成功。

②成功需要知识、能力的积累,而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

③成功需要等待,并不意味着,成功是可以等来的,而要积极创造条件,勇于实践,当机遇来临时,才有可能抓住它,取得成功。

2、墨鱼的肚子里面有一个墨囊,一旦碰到可能的危险,就放出墨汁来掩护自己。

然而,这种防身的办法正好给捕捉它的渔民提供了方便。

这种现象给了你什么启示?[测评要素]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参考答案】:①事情有利就有弊,有所长就有所短。

墨鱼用墨汁避险,在某同类中可谓计高一筹,但遇上聪明的人类,就变成送命的因素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