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道德心得体会

公民道德心得体会

篇一: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社会道德假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

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

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譬如,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

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

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

“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

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

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

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

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

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

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中。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拥护党的政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

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坚决消除封建迷信及非法宗教活动。

只有这样,努力全面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将来才能为实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二〇一一年五月篇二:公民道德纲要心得体会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二街中心小学郭顺喜2013年11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二街中心小学郭顺喜通过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我了解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和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对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建立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后,我深感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民所负的职责。

我们的校园内当前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破坏公物、夜间喧闹干扰他人学习等等,所有这些足以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震憾和深思。

因为校园作为一方净土,尚且问题层出无穷,更何况整个社会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出台,无疑为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大家更好地学习、进步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教材。

纲要里给我感受很深的有很多,比如“明理诚信。

”当今的诸多领域都是提倡“诚信”的。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我们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但是,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许多不诚信的现象,就拿我们身边的借债事务来说吧,事先的友好约定常常因一方的违约而发展成民事纠纷官司等失信的事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我认为,首先是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影响,其次是道德教育政治化对诚信意识的弱化。

我们要改变这种无诚信的现象,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不良的教育机制,还要在全民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全面提高诚信的地位,对于那些无诚信的人我们要进行道德鞭鞑,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诚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借助于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

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要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更主要的是关系到祖国的下一代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校园里兴起的公民道德教育之风的良好契机,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做一个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我将会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修养的人!篇三: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1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就有不同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高道德的民族,有着优秀的道德传统。

例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可贵的道德观。

新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基;建国后雷锋、焦裕禄等优秀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世代传颂。

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市场经济。

因此,我们应在传统美德基础上注入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建设新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知识,就是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的总称,简而言之,知识是指科学知识。

而文化,不仅包括知识,而且还包括修养方面的要求。

我们从幼儿园到现在,读大学,我们学的就仅仅是知识吗?当然不是。

其实,在我们学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在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个怎样的人,怎样成为有用的人。

这些是知识所不能包含的,这就是文化的另一方面的要求--修养。

修养包括道德修养,政治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所以,我们不单单是学知识,还要学修养,要做个有文化的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仅有知识,而没有修养的人是存在的。

你看,那些高官贪污受贿的腐败,就是因为没修养,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和人民。

所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党风和修养,要不然怎会学习三个代表呢?远的不谈,就谈现在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处处讲修养,不能做一些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事。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样做的。

宿舍暂时停电,就从扔垃圾发展到扔显示器,你说,你说,这些人没知识吗?有!那为什么会这样做呢?那就是因为他们没修养,没道德!他们将来也不会有前途的!所以说,我们不是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而是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同时要注重修养的培养,尤其是道德修养与政治修养!有知识、有修养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才能对社会、对人民有所贡献!在讲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时,提及到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这时,同学们举出一个例子,就是近日我国提出的《美国人权状况》的调查报告。

美国很喜欢以世界警察的身份来对各国的人权状况提出批评。

甚至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议,严重拖后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

如今,我们也调查了美国的人权状况发现,原来也是如此的不堪!每年70万宗的强奸案,每天上千名女性被侮辱,这些数字已经骇人听闻!但它却在国际上大声指责别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差,而通过不同手段使他们一些经济、政治上的权益被剥夺。

此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点:强国说话特别响。

综合国力使此过地位得到国际认可。

我国如果想在国际上获得更多国家认可,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时手机、 call机齐鸣;二楼晒着棉被,四楼滴水衣物晾他没商量,商湿也是你倒霉,起哄时连显示器也从高空掷下老子有钱我掷得起。

这些又是什么呢?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

所以,要在认真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净化社会风气,让民众生活在一个对公民道德有正确舆论导向的社会。

让小朋友耳濡目染的是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有钱万事通的流毒,只要有了大的社会环境,和从小的正确熏陶,公民道德才有可能不断提高。

道德教育绝不应是简单的说教,而应让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实践中参与道德建设,在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提升道德素质,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发展。

曾听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国人曾到法国旅游,在该国一个公园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在一片草地前停下脚步,并没有踩上去,而是小心翼翼地绕道而行。

于是他问小女孩:为什么你没有踩草地?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小草很美啊!要是我踩了它,它就不美了!小女孩的回答并不是因为妈妈不准或者要罚款之类,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道德与美的内在关系,也反映了先进的社会道德观念。

可以想象,小女孩所受的道德教育在无形中引导其学会爱护自然乃至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美好的相互关系。

所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可指导人的一言一形,才能有益于大众。

篇四: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近日,我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吸取精髓,提高个人的师德修养,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