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目录写作提纲: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朱自清散文的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特点三、朱自清的散文如诗写出了情致四、朱自清散文的总体风格特点五、结论参考文献论文题目:____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___________内容提要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

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

重点表现在开创了新时期语化散文的先河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他的散文写作,细致华美,具有诗歌之美。

朱自清散文中的语言艺术对后来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字:朱自清,缜密构思,语言艺术,文学地位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为一个进步的教授;由一个旧社会的狷者,成为一个民主的斗士。

他走过了自己曲折的道路,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我们“写朱自清颂”。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

朱自清先生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性格。

他好读书不好交际,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平静清平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

先生的生活缺少大波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中性人生观”,这跟中国古代的“温良恭俭让”、“发乎情,止乎礼”很近似。

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着文,是朱自清先生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

先生的诗太过平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平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

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着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

遗着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二、朱自清散文的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特点从语言上说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是朴实——朴实得近乎平淡。

欣赏周作人的散文就像听一个老人在那里絮语但不是絮叨其中渗透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世态炎凉。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是高度提纯的相当隽永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特别是他的写的散文可以说通篇都是诗——形式是散文的意境是诗的。

1、独到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朱自清的散文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

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

同时作者善于用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

2、善用叠音字使文章“风情毕露”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荷塘月色》善于用叠音词写景状物描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淡淡”的、“静静”的月光“田田”的、“亭亭”的、“层层”的荷叶“屡屡”的荷香“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这一切表现出清幽宁谧的意境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苦闷的心绪。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

“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绿》中写到“走到山边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

”这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余韵袅袅的美感。

还有那“微微”的云“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汪汪一碧”的潭边“滑滑”的明亮的绿写出轻柔的情态美给人以娇嫩、透明的质感也表现出明快的节奏清朗的格调。

《威尼斯》写到“远出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

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

”叠音词的使用反映出了威尼斯的明媚突出了它是一座水上城市。

还有“微微”“酽酽”“来来去去”“疏疏落落”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3、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

有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4、形象、生动、传情的口语化语言阿-托尔斯泰说“文学的语言是一种话。

”王国维很推崇元曲就是因为元曲“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述事如其口出也”。

朱自清先生也很擅长用口语写散文颇具谈话风。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作者像是面对面地与读者交谈。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作者爱用提炼的口语写作读来清新可喜亲切自然。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绿》作者用明白如话的现代口语写可以看出对绿赞不绝爱不释手作者已融进了绿色读者也被感染了。

《威尼斯》叙述和描写也用了很多朴素的现代口语如“它哪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出于名手的还有味”。

《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

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

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

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朱自清与现代散文》。

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

5、传神、准确的描写得益于动词的使用法国着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动词的使用上认真地推敲表现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钻”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小草破土而生的挤劲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如果用“长”字就太俗了只是一般的说明表现不出小草的活力。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春》)“闹”既写出了嗡嗡的声响,又呈现出春天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的确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三、朱自清的散文如诗写出了情致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

其浓浓的诗意与缜密精巧的构思、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真挚感情地注入及清幽细密的语言则构成了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特点。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一.结构的艺术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

·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

(一)漂亮的构思: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

(二)缜密的结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

·《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

其中以“描春”为重点。

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

·《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

·《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一起来叙写。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

·《》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

二、抒情的艺术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

1.写景抒情: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2.写人抒情: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3.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

”[9]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4.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