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计划学时:20 实践学时:4
课程类型:院级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制订时间:2008年5月1日
审定时间: 2008 年月日
修订时间及次数:2008年月日第次修订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本教学大纲是按照《管理学原理》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实际应用于全院各专业专科教育的特点编写而成,因此作为一门院选课。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系统研究管理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它由一系列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方法构成,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实践及经验在理论上系统反映和总结,同时又对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着重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框架结构;了解管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理解管理学各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把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熟悉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主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并熟练地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计划、决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课程特色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思考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调动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的管理体验,激活他们的管理思维。

本课程还积极关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注重切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的教材与案例库建设,及时跟踪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问题,大量选用了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案例和素材进行教学。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

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
变革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等),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第1章绪论
[教学内容]
1.1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
1.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管理者的概念、分类、素质与技能
1.4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教学重点]
管理的概念、职能,管理者的概念、分类、素质与技能。

[教学难点]
管理的概念、职能
[建议]
本章重点是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素质及管理机制的作用机制;管理对象与管理方法可由学生自学。

讲授是主要形式,并以讨论及案例分析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下应鼓励学生阅读资料,对于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这部分内容做个大致了解,有助于该门课程的教学。

第2章计划
[教学内容]
2.1计划的含义和特征
2.2计划工作的类型
2.3计划工作的程序
2.4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2.5目标管理
[教学重点]
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目标管理。

[教学难点]
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目标管理
[建议]
管理的职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计划、组织、领导、决策与控制,但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工作的进行实质上都
是一定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决策的制定与组织实施实际上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实现组织创新的过程。

根据这种认识,提出了信息、决策、计划、组织、控制以及创新等管理的基本职能。

本章可结合计划的内容和任务,给出与学生实际相近的题目,比如:“如果你作为一名班长,请制定一则如何管理好班级的计划。

”让学生运用本章节所学的内容,为它设计实施方案并相互评论方案的可行性,这将激发他们的极大兴趣。

第3章组织
[教学内容]
3.1 组织的含义和主要功能
3.2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3.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常见的组织结构、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
3.4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动因和实施、解决组织老化的对策)
[教学重点]
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集权与分权、管理组织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类型。

[教学难点]
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动因和实施、解决组织老化的对策)
[建议]
集权与分权可结合实例重点讲解,组织结构类型找学生身边的相关企业组织做介绍,学生将更容易把握;实训课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自行开展现场招聘,并给予相应的评分,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第4章决策
[教学内容]
4.1决策的概念与类型
4.2制定决策的基本步骤
4.3决策的基本方法(群体决策方法、确定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
决策的基本步骤、决策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决策的基本方法(群体决策方法、确定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创新和运筹能力培养问题。

[建议]
本章应多结合实例、案例进行教学,并注意作业练习。

使学生能够按照所讲理论的要求
完成××活动计划的编制。

第5章激励
[教学内容]
5.1激励的含义、过程与作用
5.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
5.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5.4从理论到实践:激励技巧
[教学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激励技巧
[教学难点]
从理论到实践:激励技巧
[建议]
管理学所研究的管理的对象不仅是企业,而且是一般社会经济组织,因此,介绍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虽然主要是以企业为背景的,但其一般性决定了它们有很广的适应性。

另外,本章是作为一个明智领导者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激励。

比较接近实际,理论讲解完之后可结合影片《铁血教练》中卡特教练是如何激励他的学员的,效果会更好些,并建议组织学生观看这部影片。

第6章领导
[教学内容]
6.1领导者与管理者(领导的含义、领导者权利的来源、领导的作用、领导者与管理者)6.2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的特质理论、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
6.3领导行为与工作效率(有效统筹时间、充分合理授权)
[教学重点]
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

[教学难点]
领导行为与工作效率(有效统筹时间、充分合理授权)
[建议]
本次教学可采取教师讲授与研讨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剧等方法开展教学。

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指挥、激励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第7章控制
[教学内容]
7.1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7.2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7.3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教学重点]
管理控制的程序、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各种控制技术
[建议]
本章重点是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技术。

难点是各种控制技术,因此授课时可结合企业事例及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制定控制方案。

六、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

课程平时成绩构成内容:考勤占10%;作业、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占20%,期中成绩占20%。

其中具体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确定,但须在开课后向学生宣布,并在平时成绩册上做详细记载,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

期末考试分为A、B卷,可采取闭卷考试。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管理学原理》主编:冯拾松赵红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参考书:1.《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第五项修炼》彼得.圣洁,东方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管理学案例题库》徐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4.《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2003年第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