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培优补差课题研究报告报告

初中英语培优补差课题研究报告报告

培优补差课题研究报告以口语为突破口,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一、引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口语是活的语言,“语言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所以学习语言先要学习口语。

著名语言学家斯温纳<M. Swain)认为口语输出在外语习得中有着显著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有利于语言正确性的掌握。

在英语课堂教案中,口语输入和输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口语输出则更重要,它的表现及反馈比听、读、写更为直接和快捷,因此它在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树立自信心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案现状很多英语教师都可能同时面临教案时间不足,班级学生人数太多,缺少语言环境等这些问题。

而初中的学生都要面临英语毕业会考,其中除了听力和笔试还有口语,然而在各年级都有不少学生最基本的口语技能都不具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而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少的确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临和我国外语教案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设想探索在初中英语课堂教案的各种课型中渗透口语教案,以口语教案为突破口,通过有效的课堂口语教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目的。

通过教案实践,同时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断探索英语教案尤其是口语教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获得对初中阶段各年级的英语教案均有启发意义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四、理论依据和具体的做法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博士认为学生要接受足够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才有利于他们的语言输出。

所以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英语组织教案,给学生足够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入,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输入的吸收, 同时教师用英语组织教案也是对学生听力的训练。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教案内容在课堂教案中创设真实语言情景和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使用语言。

著名语言学家斯温纳认为,语言输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案中恰当地安排语言输出活动能促进语言学习,特别有利于语言正确性的掌握。

所以教师要设计多种交际性语言输出活动,促进学生语言产生能力的培养。

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复述、就某一话题发表意见等等。

斯温纳还认为,语言输出有三大作用:1)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注意的功能;2)提供学习者进行检验自己提出假设机会的功能;3)提供学习者有意识反思机会的功能;所谓“熟能生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1、在听说课和巩固课中练口语在听说课中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是老师们最常用的做法,而巩固课往往是对本单元语言功能工程的巩固,所以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口语的好时机。

例如广州版第五册的第一单元以职业为话题,在第一课<听说课)的学生口语练习部分列出了三个表达自己理想职业的句型:I want to …/ I would like to …/ I hope to …。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类似这样的例子:I want to work with young people. I would like to work in a middle school. So I hope to be a teacher.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这些句型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理想职业。

完了之后让学生继续使用它们采访自己身边的同学:What do you wantto be? /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work? / What do you hope to do? ... 然后再向全班同学报告:Lucy hopes to work with computers. She wants to work in an office. So she would like to be an office worker. 经过第一和第三人称、特殊问句等的反复运用,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真实的模拟情景中熟练地运用本课的语言功能工程了。

随着单元的教案的深入,在第三课<巩固课)中还可以把单元教案内容——职业这一话题进行整合,把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拓展成类似这样的对话: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B: I…A: Why? B: Because…A: What skills should you hav e if you want to be …?B: I should be good at…A: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ng…?B: ……对语言如此反复的运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是学生口语训练的好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在阅读课中练口语很多老师可能认为听说课才是口语训练的好时机,其实阅读课同样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只要教师的教案设计合理得当,学生口语训练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采用问答式的引入,读后复述、就文中内容或观点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发表意见等方式都是学生口语练习的途径。

例如在“what can we do with our computers?”这一阅读课中,教师可以用以下的一些问题和学生进行问答式进行引入:“Do you have a computer? / 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your computer? / What can we do with our computers?...”然后再给2-3分钟让学生与同桌两人进行这一简短对话,再叫两组学生在全班同学前面表演他们的对话。

进入阅读阶段后,学生带着课后的问题通过默读在文中找答案,完了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通过互相提问来对答案,老师再提问学生以便和全班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

在处理文中的语言知识点之后给一些与阅读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提示以让学生准备3-5分钟,然后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电脑有利也有弊,在拓展阶段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就以下问题进行辩论:“Are computers helpful or harmful?”让学生作出选择然后找到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们的反映相当热烈,各抒己见,这样的口语训练是真实、生动和有效的。

3、在写作课中练口语书面表达即写作同样可以练习口语。

在初级阶段,学生的写作可以从词到句的训练开始。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幅小狗的画,先从一个词开始逐渐扩展:dog, a dog, a little dog, Kate has a little dog.然后再给一些词,让学生发挥想象,以同样的方式造句,最后加一些过度的连词连句成篇,学生可以先说再写,写完之后还可以再让学生说,如此反复多次,学生的口语和写作都会有很大进步。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给学生要求高一些的写作训练,例如看图作文或中文提示的书面表达。

以下图为例,教师可以给一些与图中内容或中文提示相关的问题先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When did Tom wake up this morning? / Did he have breakfast? / What did he take with him before he left home? / Where did he go and how did he go there? / What happened when he got to the school? …如果学生连续地把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就是一篇口头作文,然后加上一些连词就可以组织成一篇小短文。

由于学生的写作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因此对学生的写作要提出比口头作文更高的要求,例如适当增加字数以丰富内容,句式多样化,还可以适当使用感叹句、倒装句、宾语从句或定语从句等。

我们的教案实践证明了这样的方法可以达到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4、口语课针对口试卷型练口语教师可以在每周分开两节课安排一个课时的口语课,专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通过收集以往考生在口语考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语音、语调和语速问题、词汇问题和语法错误等),使我们的口语教案更有针对性,然后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分阶段解决和突破。

在初一集中训练解决学生在口语中的语音、语调和语速问题。

初二我们针对学生的词汇<易读错字、可替换的同义或近义词等)进行训练和提高,并集中纠正学生口语中的语法错误现象<主谓不一致、指代不一致、过去时与现在时混用等)。

在初三则针对口语考试的题型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同时增加模拟口试的训练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口试的应试心理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在口试中发挥最好水平,取得好成绩。

口语课看似为口语而练口语,其实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一定会促进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五、教案研究实践的结果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入学时我校的英语均分与区均分还有3.4分的距离,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毕业成绩区均分比入学时有所下降,然而经过我们三年的教案实践,我校学生毕业成绩比入学有提高,还超过区均分1.9分。

实践证明我们探索在初中英语课堂教案的各种课型中渗透口语教案,以口语教案为突破口,通过有效的课堂口语教案,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成绩,还达到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目的。

六、研究体会和对今后教案的建议1、从学生开始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案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发音,重视音标、重视口语教案,并注意采取一些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教案措施,如用英语组织教案;加强语音、语言的基本训练;重视课文录音带的跟读、朗读和范文的背诵;在口语训练中增加小组、集体训练的机会;利用教材、教案内容创设真实语言环境等。

2、英语教案和口语教案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自身教案风格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平常的口语教案中,教师应交替使用各种训练方法,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教师应在重视语言基础教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因为口语在语言交际中既有其独立性又有依赖性。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口语教案也是为了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在日常的课堂教案中,教师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学习气氛,充分利用课堂教案时间加强语言的基本训练,并利用作业的形式把学生的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

4、在课堂教案中采用保护学生开口的积极性的正确纠错方法。

克拉申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强的动机及自信心和低的焦虑状态对语言习得是有利的。

所以教师应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态度一定要和蔼,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如微笑着重复学生的错误时用语气强调错处、诱导式纠错、对学生错误进行改正并重述、用皱眉或摇头等身势语纠错等。

总之,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和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口语能力强必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树立自信心,从而迁移到他们的其它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