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赏析王维《山居秋暝》

赏析王维《山居秋暝》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诗首联点出时序,是秋天,下了一场秋雨之后的傍晚。

雨用新字描述,很新鲜,意思指雨刚刚下过。

身处山中,在这儿却用空字,其实是指山的辽阔空旷。

空旷的山中,雨后更显洁净,尤其傍晚时分,清凉之外,幽静的气氛油然而生。

从“触觉”入手,由清凉的感受,说明秋意的怡人。

太阳才下山,明月已悄悄升上,到了秋天,林叶较为稀疏,明月好象洒落更多的清辉。

经过这阵雨的滋润,泉水不断涌出,轻轻滑过溪石,清澈洁净,在月光下闪烁着。

通过“视觉”的描写,皎洁的明月,映照入松林,清澈的泉水,流过溪石发出潺潺的声响。

颈联单纯的描绘眼前景。

出句是写静景,这联则充满动感,山中虽然空旷,但并不是死寂的一片,也有人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原极为平常,可是一到诗人笔下,便充满美感。

必须注意的是王维先写“竹喧”,再发现浣女;先说“莲动”,再描叙渔舟,笔法特别活泼特别有趣味。

通过“听觉”的描写,先由竹林传来的笑语,引起读者的好奇,原来是洗衣的妇女回来了。

在这样的地方----有明月、清泉,有松竹、有莲,还有纯朴的渔夫、天真的浣女,纵使春天的花草已经谢了,想远离官场、远离尘嚣,想亲近大自然,这儿无疑是个世外桃源,王孙大可留下来,也正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故他在末句表明决意隐居,长居山中。

所以尾联是王维的体会,也表达他的理想。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在这宁静亲切的气氛中,诗人说出他心里的想法:尽管这儿没有明媚的春草,但怡人的秋日山居,真是值得王孙公子留连!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说:尽管这没有什么功名富贵可争取,半闲适的生活,更值得王孙们用心品尝啊!
王维晚年信奉佛禅,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

不过他的佛禅修养,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被誉为诗佛。

这首诗则很好了体现了王维晚年山水田园诗的这一特点。

隐居在“空山”的环境是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而心境空明。

与陶渊明在《饮酒》中所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为相似境界。

整篇诗歌中的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相对,在对比之中,景是和谐的,体现了幽清、明净特点。

景、人和谐统一,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

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清新、宁静。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理想,他又深受佛道思想影响,所以选择隐居。

正是所谓的“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憩居”。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

这正是王维追求的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