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第一章1、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绪论部分,答案不确定)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简答、辨析)(1)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
(3)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理解政治?(论述)结合实际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⑤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章政治关系(名词)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第三章政治行为(动态)(名词)1.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利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合法性: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大题)1.制约政治统治的因素?(1)社会经济基础。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居优势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通知姐姐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政治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2)社会(权力)基础。
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取决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关系状况,为形成和巩固其政治统治,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社会成员队伍,建立与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联系甚至联盟,以扩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社会管理职能基础:(4)心理基础: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方法的认同和异议。
第四章政治体系4.1国家与阶级(名词)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阶级统治;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3.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和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4.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
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5.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4.1国家与阶级(大题)1.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著名论断?33页(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既不代表剥削阶级,也不代表被剥削阶级,它是高出于一切阶级,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2、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论述)39页(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2)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伴随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
(3)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3、如何理解国家是阶级统治?40页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是为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所占有,他们就是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他们的奴役和剥削。
②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就是指那个阶级的统治,在剥削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权,都是先由经济统治权产生的。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起国家都会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国家作为产生于社会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在表面上所采取的不是阶级组织的形式。
4、氏族的特征?28页(1)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也是维系氏族的纽带。
以血缘关系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2)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名词)1.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2.人民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把自己企业和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出卖给社会大众,根据这一现象,某些西方学者认为,由于“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手中”,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由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所有制变成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
(71页)。
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大题)1.中国封建官僚制的特点?(1)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2)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
(3)再次,封建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特权称为官僚制的核心。
(4)此外,医用职权谋取私利2、为什么说福利国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简答、辨析)(1)首先,福利国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生产资料任然掌握和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
(2)其次,福利国家仍然是垄断资本掌握的国家。
垄断资产阶级凭借着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支配地位,掌握和操纵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则进一步强化了垄断资本的政治地位。
(3)再次,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4)同时,福利过年的公共工程和社会福利分配政策的最大收益者也是资产阶级。
(5)由此可见,福利国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
4.3国家形式(名词)1.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他掌握国家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2.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大题)4.3国家形式1.比较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异同?(相同)资产阶级组织形式;议会制两个权力中心议会是权力中心(不同)议会共和制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议会君主制国王世袭、无任期4.4国家机构(名词)1.国家机构:可以定义为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2.分权制衡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
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条原则,首先是在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建设中明确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主集中制设想并把它作为第一个国际共产组织第一国际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后来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比较系统论述了民主集中制是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原则。
4.4国家机构(大题)1.资本主义议会的职权?144页-145页(1)立法权。
立法权是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最基本的权力,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则(2)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
议会财政权的意义是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税收和开支,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重要权力之一。
议会同意权是资产阶级国家议会防止政府滥征税、乱开支、加重企业和公民个人负担的有力手段。
(3)监督权。
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
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
第二,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
第三,弹劾。
第四,质询。
3、国家机构设置形式多样性有哪些?138页首先,不同国家的国家机构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不同。
其次,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的具体设置和组成方式、运作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种种差别。
再次,不同的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不同的。
4、决定国家机构设置的因素有哪些?139页(1)国体的制约(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3)国情诸因素的制约(4)一个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制约2.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2)全社会性(3)整体性与系统性(4)强制性4.5国家与民族(名词)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方面因一系列矛盾而引起的问题。
它表现为诸如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形式和现象。
3.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