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泰斗谢锡亮艾灸治疗眩晕症医案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
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
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
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
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
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眩晕症有哪些常见症状?
1、耳聋
早期会不自觉的出现耳聋现象,多次眩晕发作后开始有明显的感觉。
一般是单侧耳聋,偶尔也会出现双耳耳聋。
耳聋在眩晕发作的时侯会加重,间歇期的时候会好转。
2、耳鸣
病人初期的时候,会觉得耳朵边有低调的吹风声耳鸣,时间长了就会变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
眩晕发作时,耳鸣情况会突然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
3、头胀满感
眩晕发作期间,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耳周围灼热感。
眼震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4、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
睁眼的时候会感觉周围的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者产生左右摇晃的感觉。
闭目的时候上述症状会减轻。
因此发作时病人经常会采取一定的体位闭目静卧,不敢转动。
尽管有时会因为惊吓而倒地,但是病人的神志却是完全清楚的。
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的现象,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情况会缓解。
症状消失,转入间歇期。
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终生只发作一次的人,也有反复多次发作的人。
5、眼震
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6、神经性耳聋
听力检查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
李某,女,30岁,农民,河南原阳李庄人。
主诉:于五六日前,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如乘舟船,天地旋转,恶心呕吐,不能进食。
病史:平素健康,经常忙于家务和田间劳动,是一个强壮劳力。
发病后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卧床不起。
经过输液、注射、吃西药等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
查体:患者双脚软弱,不能独立行走,摇摇欲倒,靠人搀扶步入诊室,面色清瘦,语言无力,呈明显病容。
治疗:用麦粒大小艾炷直接施灸,取穴百会、足三里。
灸百会30壮以清头目,治眩晕;灸足三里以健脾胃,每次每穴7~9壮,每日1次。
辅以中药清肝热而化痰浊,凡五诊而愈。
患者第五日能骑自行车来诊。
自觉头目清爽,眩晕消除,能进饮食,百会穴恢复感觉。
评析:湿浊上扰,故头晕目眩,肝胆郁热,木伐脾胃而致呕吐。
本病以头晕为主症之一,在百会穴上反应迟钝,这是依据经络学说诊断的特点,就在百会穴上直接施灸有奇效。
这是针灸医师的实践经验,己经相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