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处置情况报告

应急处置情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应急处置情况报告
篇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总结




瓜州荣祥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8月
1、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瓜州县荣祥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确定了应急准备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应急办公室,负责做好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

应急平台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8人,具备一定的专业应急指挥救援能力。

每月不定时的对应急领导小组人员通畅通情况进行检查,应急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如桂(副总)
副组长:杨占军(副经理)
成员:张迎兵冯冰王岩军张玉明石文斌王新超
从应急指挥组织机构看,本厂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各部门任务明确,相互衔接,信息通畅,符合应急管理规定。

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情况;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有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若干名,下设有抢险指挥组、医疗救护组、信息联络组、人员撤离组、人员搜救组、环境监测组、综合保障组和安全保卫组为发生突发事件时服务。

全年未发生突发事故,无需进行应急救援。

组织预防性安全检查及日常性安全检查,检查发现隐患6条,并按时进行整改,整改率100%。

3.应急救援物资准备情况;
根据我厂实际,配备的应急救援物资主要包括:消防器材:正压消防空气呼吸器、消防员斧、消防栓、灭火器、消防蒸汽、应急照明等;防护器材:长管、氧气袋、半面罩、送风机、负压氧气呼吸器、
空气呼吸器、担架;气体报警装置:乙炔气体报警器、氧气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探测器等。

现场应急救援物资配备齐全、充沛,具备应对化工企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分布于厂区各应急点,可及时应对突发性事故。

4.预案编制、执行及演练情况;
已编制完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火灾爆炸应急预案、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为确保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效实施,根据现场施工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各类应急知识培训,安环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了一次综合性事故应急演习。

演习达到了计划的预期效果,提高了各单位的应急能力。

此次演习组织实施完成较好,接口工作顺畅,内容和计划准确,现场秩序和救援行动有效、成功的完成。

整个演习行动流畅,场景较为逼真,应急人员动作迅速,医护人员专业到位。

同时通过演习还发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模拟撤离过程中,一些参加人员对这次演练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撤离过程中态度不严肃;参演人员有限,希望通过培训使员工进一步了解突发情况下如何处置。

5.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安环部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了综合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等三份预案,并发布。

编制《应急救援管理规定》,确保应急预案及演练及时执行。

6.事故救援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见《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7.应急管理培训及宣传教育情况;
厂区设置《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应急疏散路线图》、
警示牌、告知牌等,通过现场直观的警示教育,提高应急意识,达到应急培训目的;全年度共进行专项培训15次,组织专项演练3项次,共42人次参加。

8.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经费投入情况;
20XX年投入应急救援经费9.5万元。

根据应急救援物资确定经费投入,及时更新到期的防护设备;开展全厂综合性演练,报批专项应急演练资金。

瓜州县荣祥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8月20日
篇二:关于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于全面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笔者通过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搜集基层工作情况、个别交换意见、座谈、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我县应急处置机制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形势
(一)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我县坚持抓基础建平台,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深入开展“一案三制”建设,加强县乡两级应急管理
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一岗双责”及考核制度,基本建立覆盖我县常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8大机制,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和以属地管理为主、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

强化应急保障工作,组建了应急专家队伍和县乡村和企事业单位三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应急物资,重点推进应急值守监督管理平台、县级指挥平台和预警发布平台建设,强化了应急通讯保障,广泛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协调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二)突发事件频发,加强应急管理常态化建设势在必行。

从我县一年来的突发事件来看,地质和气象等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灾难未从根
本上得到遏制,社会治安事件隐患较多,群体性上访数量居高不下,劳动合同用工、旧城拆迁、农村征地拆迁,企业改制以及产权问题、环境问题等所引发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是近期,突发事件呈现出频发化、分散化、多样化的特点,使政府应接不暇而又不得不面对,牵扯了大量精力、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常态化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单位领导存在认识误区。

少数单位的领导受
应急管理就是应急处置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认识误区,没有确立全过程的应急管理理念,忽视应急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和善后处置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少数领导还存在麻痹思想,认为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或地区总体形势较好,没有必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公众应急意识淡薄,社会参与程度低,自救互救能力差。

虽然近年来我县在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方面做过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总体意识不足,自救互救能力缺乏,参与程度低,尤其是社区、学校、农村等,自发地组织和行动起来防范、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灾后的恢复和重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不能很好地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配合政府开展工作,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公众力量的作用发挥,也就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三)应急预案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目前,虽然乡镇
和部门均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编制预案时普遍没能结合本区域实际,或是照
搬照抄,或是闭门造车,致使预案缺乏操作性。

或者由于专业培训演练基本条件欠缺,致使制订的预案不能够及时进行演练检验,导致部分部门、乡镇对应急响应程序不够清楚,具体操作细节不够明了,协同能力较弱,表现在信息报送、综合协调、指挥处置、现场作业等方面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应急预案形同虚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