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成品保护及现场管理第一节成品保护原则1、合理的施工流程是成品保护的前提,同时也是非常重要保护措施。
2、成品保护应遵循先检查后保护的原则。
3、所有工序必须施工单位自检、监理验收、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抽检合格,并做好成品清洁后方可进行保护。
4、成品保护应遵循谁施工谁保护的原则。
5、装饰单位有责任做好成品保护的后续检查和维护工作,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做好二次保护工作。
6、成品保护应遵循持续保护原则。
7、在施工过程中及业主细部检查时,装饰总包单位有责任做好成品保护的后续检查和维护工作,对于成品保护措施被损坏、拆除的,必须在恢复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8、成品保护措施应在移交业主前拆除。
9、成品保护材料的重复利用。
第二节成品保护措施划分1、水电工程:强电管线保护;2、设备工程:开关插座成品保护、马桶成品保护、浴缸成品保护、卫浴龙头成品保护、卫浴五金件成品保护;3、装饰工程:玄关大理石成品保护、厨卫墙砖阳角成品保护、厨卫地砖成品保护、地板成品保护;4、室内门窗工程:进户门框成品保护、进户门扇成品保护,窗台板成品保护;5、公共部位:公共走道墙砖成品保护、公共部位面砖/石材阳角保护、电梯轿箱内部保护、电梯召唤按钮成品保护。
第三节成品保护标准做法一、石膏板干墙保护1、保护方式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不要过早粘贴石膏板(包括外墙内保温板)。
2)对于刚贴好的石膏板,可粘贴上提示的小纸条,避免碰撞。
3)建议对有条件实施封闭的房间,在所有墙面石膏板粘贴好后,封闭房门,禁止出入。
2、保护实施时间粘贴后及时保护。
3、保护拆除时间待石膏板24小时粘结牢固后拆除。
4、实施责任单位装饰单位。
5、成品保护避免在粘结材料干燥过程中,石膏板的碰撞脱落。
二、强电管线保护1、保护方式用泡沫堵塞管道接口。
2、保护实施时间安装后及时保护。
3、保护拆除时间排布强电管道前拆除。
4、实施责任单位装饰总包单位。
5、成品保护避免施工过程中灰尘或砂石进入管道,堵塞管强电道,影响后续的穿线作业。
强电管成品保护三、开关插座成品保护(只适用于涂料墙面)1、保护方式用美纹织包裹。
2、保护实施时间安装后及时保护。
3、保护拆除时间细部整改后拆除。
4、实施责任单位装饰单位。
5、成品保护面板安装完成、对表面污染进行清除后,用美纹纸满包保护,避免面涂过程中污染面板,该做法只适用于涂料墙面,不适用于石材和面砖墙面。
6、保洁注意事项不得使用腐蚀质溶液,用干净不褪色的抹布或毛巾擦拭。
开关插座成品保护四、马桶成品保护1、保护方式用原包装箱覆盖。
2、保护实施时间安装后及时保护。
3、保护拆除时间细部整改后拆除。
4、实施责任单位装饰单位。
5、成品保护注意保留原包装物,安装完成后用原包装包裹马桶。
不得在保护纸壳上面堆放材料,或把保护纸壳移作他用。
马桶成品保护五、抹灰工程成品保护措施1、遵循正确的抹灰施工工艺操作流程,一般是打点、冲筋完成后先天花后墙面,并及时修理墙面地方,避免“回头垢”污染已成品墙面。
正确的施工工序对成品成品质量的保护有决定性作用。
施工时应充分考虑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质量的影响,使交叉作业对已完成的饰面的损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应考虑外架作业、材料运输对成品保护的影响。
2、成品抹灰墙面不允许乱涂乱画等人为破坏。
3、避免材料运输对棱角处产生碰撞造成脱落缺口。
4、外墙、阳台、雨篷、楼梯间等线条部位的滴水线及泛水坡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雨水污染现象。
5、抹灰完成后,禁止再行开凿。
所有管线孔洞预留应在抹灰工序施工前进行。
6、地面施工时对抹灰部位应注意防护,如有污染要及时清理。
7、孔洞处应事先做好对雨水的围护,防止雨水通过孔洞冲刷成品墙面或天花。
8、有关部位局部二次装饰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原有饰面不被破坏,及采取措施对接口部位进行处理,以求达到优化的装饰效果。
如采取加基座盖板、线条等方法对孔洞、缝隙等作处理。
9、对突出容易碰撞部位,应做好水泥砂浆护角,提高物体本身的抗冲击能力。
10、对有关污染源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对装饰已完成面造成污染。
11、刷乳胶漆或涂料时,应防止玷污门窗、管道和设备等,对上述部位应采取包裹、遮盖等措施,被玷污的部位应及时清理干净。
12、禁止室内拌制砂浆,避免污染地面、墙面、天花。
13、抹灰完成后及时做好地面的清理,做到“工完场清”。
14、外墙打底后要做好养护,防止打底开裂、空鼓。
六、木饰门工程成品保护措施1、门扇应在室内竖直排放,并用枕木垫平。
严禁与酸碱等物一起存放,室内应清洁、干燥、通风。
2、门扇应存放在设有靠架的室内并与热源隔开,以免受热变形。
3、门扇露天存放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日晒雨淋。
4、门扇运输时,应竖立排放并固定牢靠。
樘与樘间应用非金属软质材料隔开,防止相互磨损及压坏玻璃和五金件。
5、门框扇安装过程中,不得在门窗框扇上安放脚手架、悬挂重物或在框扇内穿物起吊,以防门窗变形和损坏。
6、门框扇吊运时,表面应用非金属软质材料衬垫,选择牢靠平稳的着力点,以免门窗表面擦伤。
7、安装门必须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严禁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
8、门安装过程中应及时清理门窗表面的水泥砂浆、密封膏等,以保护表面质量。
9、门安装应贴好保护纸,防止污染。
不允许随意撕毁及划破保护纸,以免造成门包框表面的损坏。
10、门五金件要“包”“盖”或采取响应保护措施以防污染。
11、门框安装要牢固,避免造成意外的移动或垂直度达不到要求。
七、公共走道砖墙成品保护1、保护方式用地毯保护地面面砖。
2、保护实施时间地板铺贴后次日保护。
3、保护拆除时间细部整改后拆除。
4、实施责任单位装饰单位。
5、成品保护避免施工过程中材料搬运或其他施工作业对地面面砖造成的撞击破坏。
公共走道砖墙成品保护八、公共部位面砖/石材阳角保护1、保护方式用成品瓦楞纸板根据石材造型满贴,高度2米。
2、保护实施时间门套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即时实施保护。
3、保护拆除时间细部整改后拆除。
4、实施责任单位装饰单位。
5、成品保护验收合格后清除石材拼缝及拼角部位的垃圾杂物,用干净棉布清除石材表面灰尘。
用适宜尺寸的成品瓦楞纸板拆成门套形状,用胶带固定在外侧面砖上。
应在转角部位用稍硬板条加强保护,防止材料进出电梯时损坏石材。
6、保洁注意事项避免使用有颜色和酸、碱性的清洁剂清洁石材,因为有色液体会被石材表面毛细孔吸收引起颜色污染。
公共部位面砖/石材阳角保护第四节装饰工程关键施工技术一、一般抹灰工程1、抹灰层空鼓(1)现象抹灰层空鼓表现为面层与基层,或基层与底层不同程度的空鼓。
(2)原因分析1)底层与基层未处理,或处理不认真,清理不干净,或抹灰面未浇水,浇水量不足、不均匀。
2)抹灰层表面过分光滑,又未采取技术措施处理。
3)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差异过大。
(3)防治措施1)抹灰前必须将脚手眼、支模孔洞填堵密实,对混凝土表面凸出较大的部分要凿平。
2)必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于施工前一天将准备抹灰的面浇水润湿。
3)对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底灰前应先凿毛,或掺107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4)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要接近。
2、接槎明显(1)现象干粘石、水刷石等装饰面有明显接槎。
(2)原因分析1)大面积干粘石与水刷石饰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一次又不能连续完成一个分格或一仓,而任意留施工缝,造成较明显的接槎。
2)抹灰与干粘石或水刷石衔接不及时,使石子粘结灰浆深浅;不一致或表面形成波浪形抹痕。
(3)防治措施1)施工前要审阅图纸,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如果要求作较大面积的分格时,应预先从操作技术、工序搭接、劳动力配备与材料准备等方面作周密安排,必须一次完成一个作业面,中间不得留槎。
3)分格留槎位置一定要适当,水平分格一般与脚手架一致,竖向分格以窗间墙为宜;在脚手架处操作不顺手,故更应精心施工,以防该处因操作不当而形成明显接槎。
3、饰面不清晰,表面不平整(1)现象1)石子面层表面浑浊,干粘石饰面有泛浆现象,水刷石饰面石子显露不清,刷面不净。
2)饰面不平整,呈波浪形。
(2)原因分析1)石子使用前未经冲洗、过筛等加工处理。
2)干粘石拍石子与水刷石喷刷石子操作方法不当。
(3)防治措施1)干粘石甩石子后,在用抹子或辊子将石子压入粘结层时,要求用力均匀,轻重适当,压平、压实,但应注意不能把灰浆挤出,防止泛浆现象。
面层粘石子24h后,一般可淋水冲洗(压力不能太大),以便洗净面层粉尘。
2)水刷石刷洗时间要适中(以用手指按上去无痕印或用刷子刷时不掉石子为宜),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冲洗原则,在确保石粒露出1/3的前提下将饰面冲洗干净。
二吊顶工程1、整体密缝吊顶质量缺陷(1)现象1)接槎明显。
2)吊顶面层裂缝,特别是拼接处裂缝。
3)面层挠度大,不平整,甚至变形。
(2)原因分析1)接槎明显:①吊杆(吊筋)与龙骨(搁栅)、主龙骨与次龙骨拼接不平整。
②吊顶面层板材拼接不平整,或拼接处未处理就贴胶带纸(布),批腻子又没有找平,致使拼接处明显突起,形成接槎。
2)面层裂缝:①木料材质差,含水率高,收缩翘曲变形大;采用轻钢龙骨或铝合金吊顶,吊杆与主、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平直,连接不紧密,受力后位移变形。
②吊顶面板含水率偏大,或产品出厂时间较短,尚未完全稳定,面板产生收缩变形(PC板等产品尤为严重)。
③整体紧缝平顶,拼接缝处理不当或不到位,易产生拼缝处裂缝。
3)面层挠度大、不平整:吊顶施工未按规程(范)操作,事前未按基准线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或在安装吊顶过程中没有按规范要求起拱。
(3)防治措施1)接槎明显:①吊杆与主龙骨、主龙骨与次龙骨拼接应平整。
②吊顶面层板材拼接也应平整,在拼接处面板边缘如无构造接口,应事先刨去2mm左右,以便接缝处粘贴胶带纸(布)后使接口与大面相平。
③批刮腻子须平整,拼接缝处更应精心批刮密实、平整,打砂皮一定要到位,可将砂皮钉在木蟹上作均匀打磨,以确保其平整,消除接槎。
2)面层裂缝:①吊杆与龙骨安装应平整,受力节点结合应严密牢固,可用砂袋等重物试吊,使其受力后不产生位移变形,方能安装面板。
②湿度较大的空间不得用吸水率较大的石膏板等作面板;FC板等材料应经收缩相对稳定后方能使用。
③使用纸面石膏板时,自功螺钉与板边或板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也不宜大于16mm;板中螺钉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④整体紧缝平顶其板材拼缝处要统一留缝2mm左右,宜用弹性腻子批嵌,也可用107胶或木工白胶拌白水泥掺入适量石膏粉作腻子批嵌拼缝至密实,并外贴拉结带纸或布条1~2层,拉结带宜用的确良布或编织网带,然后批平顶大面。
3)面层挠度大,不平整:吊顶施工应按规程操作,事先以基准线为标准,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同时在安装吊顶过程中要做到横平、竖直,连接紧密,并按规范起拱。
2、分格拔缝吊顶质量缺陷(1)现象1)分格缝不均匀,纵横线条不平直、不光洁2)上型分格板块呈锅底状变形,木夹板板块见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