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

➢ 常用的塑料管材主要有: 改性聚丙烯(PP-R ) 硬聚氯乙烯(PVC-U) 聚丁烯(PB) 高密度聚乙烯(HDPE) 交联聚乙烯(PEX)
PPR管
组合效果图
4.给水附件
➢ 主要作用: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 ➢ 主要包括:阀门、配水龙头、仪表等; ➢ 常用阀门:
截止阀——适用于D≤50mm 闸阀———宜用于D>50mm 蝶阀———可90°翻转 止回阀——阻止水反向流动,保证水流单向流动 液位控制阀——水位控制 液压水位控制阀——压力控制
生活 给水系统
提供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淋浴、冲洗等 生活上的用水 。



生产
为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

给水系统
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提供用水。


消防 给水系统
为层数较多的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某 些生产车间的消防设备提供用水
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将前三类基本给水系统再划分:
1.生活给水系统
7.给水局部处理设施
➢ 水质不符合要求时,需要设给水深度处理构筑物和设备来局 部进行给水深度处理;
图1-6 消防供水设备
图1-3 净水设备
衔接知识:
计量仪表 ➢ 计量水量、压力、温度和水位的专用仪表
计量设备--水表
水表分类
按原理 螺翼式水表-大口径,阻力小,计量范围大。 旋翼式水表-小口径,阻力大,计量范围小。
第1章 建筑给水系统
XXX学院 授课教师 XXX X年X月X日
学习目的
掌握给水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掌握给水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熟悉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方法 了解管道安装与防护
本章解决问题
选择建筑的给水方案 完成给水管道的布置,确定敷设形式 给水附件的选择设计
相关国家标准规范
促进了给排水工程的快速发展;
➢ 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 节约用水节能的研究; ➢ 高层建筑给水及消防问题;
5
什么是建筑给水系统?
给排水循环系统
水源:河水,湖水,井水 水厂:处理 城市给水管网 室内给水管网 水龙头
江河 污水处理厂 城市排水管网 室内排水管网 洗脸盆
7
城市给水系统
取水 净水 输水 配水
8
定义: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城市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如蓄水 池)中的水,输送到装置在建筑物内的指定的用水点(如水 龙头、生产机组和消防设备),以保证日常生活、生产及消 防所需的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相关的系统。
水厂平面图
10
➢ 一、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 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要求, 室内给水系统划分三种基本种类
➢ 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或建筑内部对水压稳定有要求时使用; ➢ 主要包括:水泵、气压装置、水箱、水池等
衔接知识:
(5)增压和贮水设施
水箱、水池
(5)增压和贮水设施
水泵、气压给水设备
6.室内消防设备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在设置消防给水时,一般应设消火栓消防设备、自动喷淋消 防设备等;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年;
中国给水工程历史
古代给水 当代给水 发展趋势
➢凿井而饮、挖穴而居”; ➢城市供水:修渠引水; ➢商品买卖的地方叫“市井”;
➢ 1879年旅顺龙引泉供水是我国现代给水的开始; ➢ 1882年在上海建成了杨树浦水厂是第一个水厂; ➢ 随着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特别是高层建筑增多,
3.给水管网
➢ 包括水平干管、垂直干管、给水立管、横支管等; ➢ 我国给水主要管材: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干管
衔接知识:
➢ 钢管:耐压、抗振,单管长,接头少; ➢ 铸铁管:性脆、重量大,但耐腐蚀,价格低 ➢ 塑料给水管:重量轻,耐压强度好等优点。 ➢ 钢管连接方法:焊接、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等 ➢ 铸铁管连接方法:承插连接 ➢ 塑料管连接方法:熔合连接、粘结连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生活饮用水系统 管道直饮水系统
特点
用水量不均匀,水质要求差异 不大,水质达国家饮用水标准
生活杂用水系统
产品用水系统
2.生产给水系统 工艺用水系统
辅助用水系统
特点 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
消火栓灭火系统 特点 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3.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软管卷盘系统
但是压力要求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图1-1 建筑物内部给水系统
1.引入管(进户管)
➢ 作用:连接室内外管网,一般穿越建筑物基础或外墙; ➢ 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坡向外供水管网;★ ➢ 并应安装阀门和泄水装置; ➢ 常用埋地暗敷方式引入; ➢ 安装时要注意防冻; ➢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引入管不少于2条;
图1-2 引入管
图1-3 引入管穿越墙体



水表



引入管


2.水表节点
➢ 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泄水装置等总称; ➢ 主要作用是计量建筑物的总用水量; ➢ 水表安装在引入管上,并设置检修阀门、旁通管、泄水装置等; ➢ 室外水表节点应设置在水表井内;井距建筑物外墙2m以上。
图1-4 水表节点
图1-5 有旁通管的水表节点
水 表 井
球阀 截止阀
三角阀 闸阀
衔接知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1.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 2.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
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 个及3个以上时。 3.水箱的进出、水管、泻水管。 4.卫生器具的配水管。 5.其他规定要求
5.升压和贮水设备
按读数方法
现场指示型 远传型 组合型
1.1.3建筑给水方式
(一)建筑内给水方式的选择原则 (1)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给水系统简单、管道长度短,以降 低工程费用及运行管理费用。 (2)应充分利用城市管网水压直接供水。 (3)供水应安全可靠,管理、维修方便。 (4)当两种及两种以上用水的水质接近时,应尽量采用共用给水系统。 (5)生产给水系统在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应尽量采用循环给水系统或 复用给水系统,以节约用水。 (6)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 0.6MPa,如超过该值,宜采用竖向分区供水。 (7)生产给水系统最大静水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及各种用水设备的工 作压力和管道、阀门、仪表的工作压力确定。
根据具体情况,将前三类基本给水系统形成组合给水系统: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的选择:根据用户要求(水质、水量、水压),结合技 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要求综合考虑。
13
1.1.2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下 列各部分组成★: 1.引入管 2.水表节点 3.给水管网 4.给水附件 5.升压和储水设备 6.室内消防设备 7.给水局部处理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