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方案复习题(套题)

道路勘测设计方案复习题(套题)

道路勘测设计学位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B >。

A.60000~80000辆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D.60000~100000辆2.一条较长的公路可适当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等级和标准,但分段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段长度( B >。

A.不小于10kmB.不小于15kmC.不小于20kmD.不小于25km3.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A >。

A.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滑移现象B.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倾覆现象C.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生D.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生的次序无法确定4.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A >。

A.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保证的行车视距为( B >。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D.错车视距6.设计车速为120km/h的高速公路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 A >。

A.200mB.100mC.50mD.150m7.在长路堑、低填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防止水分渗入路基,最小纵坡i应满足的条件是( D >。

A.i≥0.05%B.i≥0.1%C.i≥0.2%D.i≥0.3%8.对于二、三、四级公路的越岭路线,任一连续3公里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C >。

A.8%B.6.5%C.5.5%D.7%9.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A >。

A.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C.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D.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10.计价土石方数量计算公式是( B >。

A.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B.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C.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D.计价土石方数量=借方数量11.关于平原区路线布设,正确的说法是( D >。

A.路线原则上宜穿过城镇内部,为地方交通服务B.路线以弯曲为主C.路线不必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问题D.线形尽可能采用较高标准12.已知竖曲线半径为R,切线长为T,则外距E为( A >。

A.E=B.E=C.E=2RT2D.E=2TR213.高原纵坡折减的海拔条件是( D >。

A.海拔1500m以上B.海拔2000m以上C.海拔2500m以上D.海拔3000m以上14.关于沿溪线,正确的是( B >。

A.沿溪线距城镇居民点较远,不利发挥公路的效益B.和山区其他线型相比较,沿溪线的平、纵线形是最好的,常成为山区选线中优先考虑的方案C.沿溪线筑路材料缺乏D.沿溪线不便于施工、养护15.设竖曲线半径为R ,竖曲线上任意一点P 距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为x ,则P 点距竖曲线切线的纵距y 为( C >。

A.y=2R+xB.y=C.y=D.y=16.在直线与半径为200m 的圆曲线之间设置长度为50m 的回旋曲线,则该回旋曲线参数为( D >。

A.250m B.200m C.150m D.100m 17.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为( A >。

A.CAD B.DAC C.ACD D.ADC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B >。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驰道修建于( D >。

A.周朝B.唐朝C.汉朝D.秦朝20.设汽车的每小时燃料消耗量为Q t <kg/h ),车速为V<km/h ),则每100km 行程的燃料消耗公斤数Qs 为( C >。

A.Q s =Q t /(100V><kg/100km ) B.Q s =100VQ t <kg/100km )C.Q s =100Q t /V<kg/100km )D.Q s =100V/Q t <kg/100km )21.高速公路应满足的视距要求是( C >。

A.超车视距B.会车视距C.停车视距D.错车视距 22.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决定主要考虑( C >。

A.凸形竖曲线是考虑缓冲要求B.凹形竖曲线是考虑视距要求C.凸形竖曲线是考虑视距要求D.凸形竖曲线是考虑夜间行车要求 23.路线方案选择与比较是通过( B >。

A.详细测量B.纸上定线C.视察和踏勘测量D.实地放线 24.公路定线放坡的坡度一般是( D >。

A.最大纵坡B.最小纵坡C.合成坡度D.平均坡度 25.公路工程两阶段设计是指( B >A.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B.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C.工可设计和初步设计D.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6.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 ,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 A > A.Ψ=f+i B.Ψ=f-i C.Ψ=f ·i D.Ψ=f/i 27.汽车在某一档位以速度V 做稳定行驶,相应的动力因数为D ,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 ,则汽车所能克服的纵坡度i 为( B >A.i=D+f B.i=D-f C.i=D ·f D.i=D/f 28.关于汽车燃料消耗量,不正确的是( B > A.燃料消耗量与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无关 B.燃料消耗量与路线海拔高度有关C.燃料消耗量与汽车行驶季节有关D.燃料消耗量与驾驶员的技术有关 29.关于附着系数,正确的是( B >A.与车速无关B.车速越高,越高C.车速越高,越低D.与荷载有关30.在直线和半径为R 的圆曲线之间设置一回旋线,其长度为L ,参数为A ,R 、L 和A 单位均为m ,则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C >A.R+L=A B.R-L=A C.R ·L=A 2 D.R 2/L=A 31.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32.关于直线路段的路肩横坡i ,正确的是( A > A.i 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1~2% B.i 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3~4% C.i 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2.5~3% D.i 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2.5~3.5%33.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 1和A 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D >A.V=(A 1+A 2>L B.V=2(A 1+A 2>LC.V=(A1-A2>LD.V=(A1+A2>L34.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B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35.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C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错车视距D.会车视距36.用于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司机操作反应时间一般取为( C >A.1.0秒B.2.5秒C.3.0秒D.4.0秒37.关于竖曲线半径,正确的是( D >A.规范中只规定一般最小半径,没有规定极限最小半径B.规范中只规定极限最小半径,没有规定一般最小半径C.规范中没有最小半径限制D.规范中规定一般最小半径和极限最小半径38.关于竖曲线长度,正确的是( A >A.规范中只规定了最小长度B.规范中只规定了最大长度C.规范中规定了最小长度和最大长度D.规范中没有规定长度限制39.关于平均纵坡,正确的说法是( B >A.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所有纵坡坡度的平均值B.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所有上坡坡度的平均值C.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所有下坡坡度的平均值D.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路线在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40.关于图上定线所利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D >A.图上定线利用的是小比例尺地形图B.图上定线利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图C.图上定线利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小比例尺地形图D.图上定线只能利用1:2000地形图41.设视高为h1,物高为h2,凸形竖曲线半径和长度分别为R和L,视距为S。

以上参数的单位均为m,当S ≤L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C >A.S2=B.S=C.S=D.R=42.关于实地定线中的放真坡,正确的是( A >A.真坡是指定线所放的坡度基本上就是今后纵断面的设计坡度B.真坡是指平均纵坡C.真坡是指最小纵坡D.真坡是指最大纵坡43.公路运输的特点是属于( B >A.点的运输B.线的运输C.面的运输D.廉价运输44.已知汽车速度为45km/h,横向力系数为0.15,单向路拱坡度为6%,则此时的平曲线最小半径R为( D >A.177mB.160mC.100mD.76m45.T形平面交叉口共有冲突点数目为( C >A.1个B.2个C.3个D.4个46.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1.3%,i2=3.3%,则( C >A.变坡角ω=0.046B.变坡角ω=-0.02C.需要设置凸形竖曲线D.不需设置竖曲线47.已知桩号K1+000挖方断面积为60m2,K1+017挖方断面积为82m2,则两桩号之间的挖方体积为( D >A.2414m3B.2400m3C.1500m3D.1207m348.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C >A.47760辆/dB.46520辆/dC.45485辆/dD.44378辆/d49.设汽车总重为G,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滚动阻力为(A>。

A.fGB.f+GC.f/GD.f-G50.欲求汽车在坡道上以某一排挡作变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和坡长,则驶出坡道的速度取为该档位的(D>。

A.最小速度B.最大速度C.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的平均值D.临界速度51.关于动力爬坡,正确的有(D>。

A.动力爬坡是指利用汽车的最大动力因数等速上坡B.动力爬坡是指利用汽车的最小动力因数等速上坡C.动力爬坡是指利用汽车的最大牵引力等速上坡D.动力爬坡是指在上坡前使汽车加速,让汽车得到较高的速度,然后利用上坡时的减速所产生的惯性力以提高汽车的上坡能力52. 一条车道的最大宽度为( D >。

A.3.5mB.3mC.4mD.3.75m53.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当同向曲线间的直线很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