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最后温暖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
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夜自习,很晚才能回来。
从灯火辉煌的东风大道到家,还需要走一段曲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
就因为这个,她不想上学了。
那天,奶奶为了接她,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
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辍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天,她刚转过路口,就看见了奶奶。
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个老人在那里摆摊修车。
她和奶奶走的时候,老人也收了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一起往回走。
后来,她知道老人略有些跛足,就住在离她们家不远的后街。
她觉得这位修车的老人很慈祥,奶奶也觉得他人很好。
由于老人一般在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于是,奶奶放心地把她交给了老人。
每天很晚的时候,悠长的巷子里,就回荡着这一老一少回家的欢声笑语。
她不知道老人一天出摊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老人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她所清楚的是,因为有了这位老人,她就再也没有想过辍学的事情。
后来,她上了大学。
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工作。
那年冬天,她回去看望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听说后街的那位跛足老人去世了。
她去吊唁。
虽然那位老人没有给过自己什么,但一个个晚上的同行,还是让她产生了感情。
她碰上了老人的女儿,悲戚地说,老人可是位好修车师傅啊。
老人的女儿并不认识她,说,我爸爸哪里会修车啊,刚退休的那一年,他在晚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就说什么也要去那个街口修车去。
她突然想起几年前,她曾经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过那条悠长的巷子给她带来的烦恼。
她问老人的女儿,老人读到的故事主人公是不是一个女孩?是。
女孩是不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是。
而您的父亲是不是怕女孩辍学,每晚出去修车是假,送女孩回家是真?是。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泪眼模糊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老人的一颗心温暖了……1.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答:因为她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到街口去接她,还为此滑倒,险些丢命。
2.那位修车的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答:因为老人修车是假,接“她”回家才是真。
3.你能说说文章写到“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工作”有什么用意吗?答:以突出这位老人对“她”人生的重大影响。
4.那位老人去世了,“她”为什么要去吊唁?答:因为“她”觉得自己在一个个晚上与老人的同行中与他产生了感情。
5.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答:“她”被老人当年的举动深深地感动,觉得老人的爱心真是太真诚了,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老人的爱心滋润的,因此非常感激。
6.从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答: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以帮助,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优美的琴声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外,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豪华别墅。
每天傍晚时分,从别墅的窗口会传出一阵优美的钢琴声,弹钢琴的是一个小姑娘,名叫璐丝,长得漂亮又可爱,曾在欧洲少年钢琴比赛中夺得冠军。
②这天傍晚,有个老乞丐来到别墅,璐丝的父亲见了,要把乞丐赶走。
这时,璐丝突然来到老乞丐的面前,亲切地问道:“我能帮帮你吗?”老乞丐点了点头。
璐丝又问:“你肚子很饿,是不是?”老乞丐又点了点头,璐丝马上说道:“你等着,我攒了一些零花钱,我把它拿给你。
”这时,老乞丐终于开了口:“不用啦,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
其实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你的钢琴声,不知为什么,只要听一阵你弹的钢琴,我就觉得肚子饱了。
”璐丝听了,愉快地说:“老爷爷,你等着。
”说完就回到屋子里,不一会儿,一阵钢琴声从窗口飞出来。
当璐丝再次出来时,老乞丐又说道:“孩子,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感谢你呀?”璐丝笑笑说:“不用感谢,你喜欢我的琴声,就是我的知音,我应该感谢你呀!”老乞丐又说道:“以前我曾给一位音乐家抄过乐谱,如果你愿意,从今天起我给你抄乐谱好吗?”璐丝听了,高兴地说:“谢谢你!那太好了。
”③从此之后,老乞丐每天都要来给璐丝抄乐谱,但却从来没有吃过璐丝家的一顿饭,也从来不要任何报酬。
璐丝每天弹着老乞丐给她抄的乐谱,钢琴弹得越来越好。
璐丝的父亲刚开始对这个老乞丐很厌恶,但为了不使女儿扫兴,加上老乞丐抄乐谱的确很卖力,渐渐地也就喜欢上他了。
④一天,老乞丐对璐丝的父亲说:“你的孩子很有音乐天赋,该给她找一个好老师了。
”璐丝的父亲说:“我本想请本市著名的钢琴家吉斯尔教授,他是世界上一流的钢琴家,可我登他的门时,他说什么也不愿意见我。
”老乞丐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样吧,我给你写封信,拿着这封信再去找他,他也许会给我一个面子。
”⑤就这样,璐丝的父亲带着女儿又一次来到了著名钢琴大师吉斯尔教授的家门。
这回他拿出了老乞丐的信,没想到仆人十分客气,领着璐丝的父亲来到吉斯尔的工作室。
仆人指着那位正在弹钢琴的老人说:“他就是吉斯尔教授。
”⑥璐丝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那美妙的琴声。
天啊,这乐曲璐丝是那么的熟悉,这不就是老乞丐抄的谱子吗?一曲终了,她走上前去,向老教授深深地鞠了一躬:“吉斯尔教授,您好。
”老教授缓缓地转过身来,璐丝父女俩大吃一惊,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的老教授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给璐丝抄乐谱的老乞丐!⑦吉斯尔教授朝他们父女微微一笑说:“没有想到,是不是?”为了解除这一尴尬局面,老教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⑧原来,吉斯尔教授是个十分严谨的音乐家。
不久前,他收到璐丝父亲的信,请他收他的女儿跟他学钢琴。
可是吉斯尔教授带学生有个原则:要学艺,必须先学做人。
为了了解璐丝的思想品德怎么样,他就故意扮做老乞丐来试试她。
让吉斯尔教授感到欣慰的是,小女孩璐丝不仅钢琴弹得好,而且人品也好。
这正是作为一个未来的艺术家所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
于是吉斯尔教授愉快地收下了璐丝做自己的学生。
后来,璐丝终于成了世界上优秀的女钢琴家。
1、请你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并说说文章是怎样来表现她(他)这种性格的。
(1)璐丝:通过写璐丝对老乞丐“亲切地问”,将自己攒的零花钱给老乞丐,表现了她真诚而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性格。
(2)吉斯尔教授:通过写吉斯尔教授为了了解璐丝的人品,他故意扮做老乞丐;每天都来给璐丝抄乐谱,却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饭,也从来不要任何报酬,表现了他十分严谨的性格。
2、由上面对人物的分析,你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为什么?答: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德艺双馨(不仅琴弹得好,人品也要好)。
因为学艺先要做人,只有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的人才乐于献身艺术,艺术才有可能达到顶峰。
3、文章对璐丝的父亲描述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只要你仔细地研读,你仍然会有所发现。
请根据你的发现,回答下列问题。
(1)璐丝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吝啬、势利,但对女儿富有责任感的人。
(2)你喜欢璐丝的父亲吗?为什么?角色①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
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
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②“是。
”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③“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④“因为我的角色!”⑤《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
“你的角色是什么?”⑥“他们让我演狗!”她说完,,剩下我们面面相觑。
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
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但他们不肯透露谈话的内容。
⑦总之,妹妹没有退出。
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fù)护膝。
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
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危险”。
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然而直到看了演出,我才真正了解那光芒的含义。
⑧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危险(狗)”。
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
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
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⑨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
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
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
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⑩但这不是简单地爬,“危险(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
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
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⑪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
他刚说到“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危险”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小狗一模一样。
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⑫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危险”又一次惊醒,好像觉察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
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⑬因为“危险”的位置靠后,其他演员又都是面向观众坐着,所以观众可以看见妹妹,其他演员却无法看到她的一举一动。
他们的对话还在继续,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也没有间断,台下的笑声更是此起彼伏。
⑭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
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惟妙惟肖(xiào)一fù(副)护膝2.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出描写妹妹神情和动作的语句。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他们让我演狗!”说完,泪水从她的眼眶里涌了出来,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
3.根据文意,请你说说第⑦段中“那光芒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妹妹的目光中表露出来的对角色的挑战、对全力以赴演好角色的无限热情和自信。
4.文章的第⑩~⒀段多次写到观众的反应,请你谈谈它们的作用。
答:写观众和“我”的笑声,是对妹妹表演的赞赏,它从侧面烘托了妹妹的表演幽默精湛,富有感染力,说明妹妹通过努力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5.在文中用“”画出一处描写妹妹精彩表演的语句,并作简要品评。
答:第10段“危险(妹妹)”蹦蹦跳跳……开始呼呼大睡。
这句话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形象的写出妹妹入场时的精彩表演,把小狗的顽皮活泼表现得惟妙惟肖。
6.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或许父母、老师、朋友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曾经给你勉励和鼓舞,让你铭记在心,请把它写在下面。
示例1:当我骄傲的时候,老师对我说:“饱满的谷穗总是低头向着大地母亲,只有那些干瘪的谷穗才昂头向着天空。
”示例2:当我遭受挫折,情绪低沉时候,爸爸对我说:“庄稼不收年年种,总有一年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