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级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2018级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历层次:专科
专业代码:600405
学制:三年
一、专业培养目标
空中乘务专业以培养适应国际国内现代化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具有职业基础知识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岗位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应变能力;具备现代航空服务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和交际能力、良好的体能及健康心理,并能在航空空中或地面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业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服务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就业方向
可在国内、国际航空公司、机场、航站楼等部门,从事民航乘务员和民航安全员及民航地勤等工作;地面贵宾服务、民航运输、客货代理等工作;从事国内外航空乘务与航空相关业务工作。

就业岗位有:空中乘务员、空中保卫员、地面安检员、票务服务员、地面值机员及机场运营管理员等。

三、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政治基本知识,了解国家与民航法律、法规。

(2)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3)掌握空乘服务与管理以及航空运营等基础知识。

(4)掌握民航乘务员基本理论知识(民航乘务员初级证书)。

(5)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英语以及空乘服务专业英语知识。

(6)掌握餐饮、客舱、客运、货运、商场等服务部门的专业理论知识。

(7)掌握空乘服务与客票销售知识。

(8)了解航空地理和世界文化风俗。

2.能力要求:
(1)具备民航乘务员基本能力(熟悉航空舱的结构设计、具备处置紧急情况所需的心理素质、具备处置紧急情况所需的果断能力、具备处置紧急情况所需的组织能力、具备处置紧急情况所需的团队精神等)。

(2)具备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

(3)具备娴熟的岗位服务能力:餐饮服务、客舱服务、客运服务、货运服务等。

(4)具备空乘服务客票销售能力。

(5)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

(3)具有良好的服务礼仪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

四、主要课程
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主要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公共艺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专业基础课
民航概论、民航客运英语、空运地理、市场营销学、民航服务与管理、民航法律法规、机场服务概论、空中乘务礼仪、人际沟通技巧、航空服务心理学。

(三)专业课
乘务英语口语、客舱服务技能、医疗常识与急救、飞机客舱设备与系统、值机与候机楼引导服务、机场安全与管理、民航计算机订票操作、应急理论与实务、民航客票销售实务、行李运输服务。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一)实习实训模块
根据专业特点,依照专业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要求进行的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为学生构建面向实际操作环境的训练平台,提供最基本的空中乘务岗位中各基本技能的训练。

具体包括:军事训练、仪态与体能训练、形象设计、播音与主持、民航客运实训、中西餐餐饮模拟实训、模拟客舱服务、航空公司客舱部实习、模拟客舱急救、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生产实习是为了检验所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空中乘务工作内容,为毕业后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可在学院的实践基地进行不少于4个月的实习,考核方式为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报告内容要求体现学生的实习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论文(设计)模块
论文(设计)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对空中乘务专业实践综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严格,将毕业设计内容与空中乘务的实际相结合。


结大学三年的空中乘务专业的学习成果。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培养科研兴趣。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专业方向,在导师的辅导下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并顺利完成论文。

七、专业教学进程计划
空中乘务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集中实践教学安排
注明: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社会实践1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寒假进行;
2.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社会实践1周,安排在第二学期的暑假或结合企业实习进行;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1周,结合第二课堂活动进行
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社会实践1周,安排在假期或结合企业实习进行;
5. 创业基础的社会实践1周,按照创新创业学院安排进行;
6. 公益劳动1周,课外执行。

选修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