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是由国内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除中超联赛外,全国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简称中甲联赛。
该赛的英文全称为:CHINA LEAGUE,英文简称为CL。
第二条中甲联赛由中国足球协会主办,由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委员会(以下使用中甲联赛委员会)依照《中甲联赛组织管理办法》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中甲联赛委员会在各俱乐部主场赛区设立赛区委员会,全面管理赛区事务。
第四条 2010年中甲联赛参赛球队为13支。
第二章参赛资格、报名第五条符合下述条件的俱乐部可以派队参加中甲联赛:一、拥有一支达到中甲联赛水平的足球队;二、成为中甲联赛委员会的会员;三、在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注册,并通过中甲联赛委员会在中国足球协会注册。
第六条运动员的报名条件:一、与符合中甲联赛参赛资格的俱乐部签订工作合同(或培训合同);二、在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和中国足球协会完成注册;三、取得《足球运动员注册、转会、参赛资格登记证》(以下简称:《注册参赛资格证》)。
第七条教练员的报名条件:一、符合中国足协技术部《关于2010年起中超、中甲联赛队伍主教练和助理教练执教资格及队伍参赛资格规定的通知》的要求;二、对与符合中甲联赛参赛资格的俱乐部签订工作合同;三、在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和中国足球协会完成注册。
第八条球队官员及工作人员的报名条件:一、与俱乐部签订工作合同。
第九条中甲联赛报名一、俱乐部在每年联赛开始前45天至30天的期间内,向中甲联赛委员会报名。
二、俱乐部球队名称应报全称及简称:(一)全称为:地域名+俱乐部名+“足球俱乐部”+球队名+“队”(球队无冠名则在“足球俱乐部”后+“队”);(二)简称为:地域名+俱乐部或球队名(简称不应超过7个字);(三)俱乐部名称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并在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的法定名称为准,不得在报名时自行变更;(四)球队只能有一个冠名,冠名可以是企业或品牌名称,但不得带有商品或服务的类别;(五)报名与上述要求不符时,中甲联赛委员会有权按照该俱乐部法定名称和球队冠名的上述规定,予以纠正;(六)一旦报名完成,除非特殊情况,俱乐部名称、球队名称在本赛季内不得变更。
三、每支俱乐部球队报名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报名领队1名、主教练员1名、助理教练员1至2名、守门员教练员1名、体能教练员1名、医生1至2名及翻译1名、队务1至2名,并均须符合上述资格规定(报名时附证书或证明文件);(二)报名国内运动员最多为35名,报名外籍运动员最多为4名(禁止转入外籍守门员),比赛时可以同时上场外籍球员不能多于3名,所有运动员均须符合本规程第六条的规定;(三)报名运动员中,在本赛季的注册转会期中从其他俱乐部转入的职业运动员不得超过:5名无年龄限制及3名U21(2010赛季为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员。
(因有俱乐部解散等原因而统一规定的额外转会指标除外);(四)运动员报名号码为1至40号,1号必须为守门员,本赛季内不得更改;(五)未完成转会、注册手续的运动员不得报名。
(六)体测暂时未通过的运动员可以报名,通过体测并获得参赛资格后方可参赛。
(七)如报名名额未满,运动员可在赛季中的注册转会期内补报名,通过体测并获得参赛资格后方可参赛。
四、根据制作《秩序册》需要,提供球队照片(电子版)、比赛服、俱乐部标志等。
五、比赛服上衣胸前、背后、右臂袖口上可以发布俱乐部的赞助商广告。
(左臂位置为中甲联赛袖标)除本条规定外,俱乐部比赛服其它地方不得发布任何企业或品牌的广告。
正式比赛服俱乐部右臂袖口的赞助商广告尺寸不得大于左臂袖口中超联赛的标志尺寸。
正式比赛服的胸前、背后、右臂广告应符合我国工商管理的有关规定,且不得与当年度中甲联赛总冠名赞助商产品类别相冲突(如有)。
第十条一、俱乐部在报名参加中甲联赛的同时,须交纳联赛保证金100万元人民币,用以承担本俱乐部在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责任,补偿金额不受此保证金数额限制。
二、保证金不得拖欠,未按期交纳保证金的俱乐部,不能获得中甲联赛参赛资格。
三、俱乐部升级、降级或退出联赛时,根据实际支付情况,保证金的余额全部返还相关俱乐部。
第十一条补充报名及报名变更一、主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守门员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医生、队务变更时,必须事先向中甲联赛委员会申报(附证书或证明文件),经审核批准后方能变更报名并随队工作。
二、如报名名额未满,运动员可在赛季中的注册转会期内补报或更换,补报后外籍运动员不得超过4人,全赛季累计报名的外籍运动员不得超过5人,更换出队的运动员在本赛季内不得重新更换回本队。
三、补报及更换的运动员不得使用其他运动员已经使用过的号码。
更换或补报时每名运动员应填报《更换、补报运动员报名表》,并符合本规程第六条的规定。
四、如有运动员在参加国家队的比赛训练中受伤,并经国家队队医确认,不能参加本赛季余下的比赛,经申请批准可更换相应名额的运动员。
第三章竞赛及决定名次办法第十二条竞赛办法和赛程安排一、中甲联赛以主客场双循环的办法进行。
二、中甲联赛的竞赛日程由中甲联赛委员会制定。
三、因国际足联、亚足联调整赛程,因球队承担重要任务,或遇到不可抗拒的原因,中甲联赛委员会有权对既定赛程做出调整或更改。
四、中甲联赛的各场比赛主场及开球时间,应在全年联赛开始前30天由主场俱乐部向赛区委员会并通过赛区委员会向中甲联赛委员会申报(除非安保原因,其中6、7、8月的比赛尽量应在相对凉爽的时段进行)。
五、任何名义的其他比赛,不得冲击或更改既定的中甲联赛的赛程。
第十三条决定名次办法一、中甲联赛决定名次办法:(一)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二)中甲联赛结束,积分多的队名次列前;(三)如果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依下列顺序排列名次:1、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2、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3、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4、积分相等队在当年中甲联赛全部比赛中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5、积分相等队在当年中甲联赛全部比赛中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6、“公平竞赛积分红黄牌减分”少的列前(每张黄牌减1分、每张红牌减3分);7、以抽签的办法决定名次。
第四章奖励与降级第十四条奖励一、中甲联赛奖励:(一)第一名的队获得流动冠军奖杯。
(二)第一名的队每人获得金牌一枚;第二名的队每人获得银牌一枚;第三名的队每人获得铜牌一枚。
二、公平竞赛奖励:在中甲联赛中,参考公平竞赛积分,评定“公平竞赛队”奖。
三、“最佳”奖励(一)在中甲联赛中,赛区工作评定积分最高的若干赛区,获“最佳赛区”奖和分项最佳赛区奖。
第十五条降级和升级一、2010年中甲联赛实行升降级制度。
2010年中甲联赛前两名的球队获得中超联赛的候补资格,如审核达到中超俱乐部标准,参加下一年度中超联赛。
二、2010年中甲联赛最后一名球队实行降级,参加下一年度的乙级联赛。
三、如因各种原因使参赛球队减少等特殊情况出现时,由中甲联赛委员会另行决定相关事项。
第五章规则与规定第十六条竞赛规则与有关规定一、执行国际足联最新版本的《足球竞赛规则》。
二、执行中国足球协会根据国际足联或亚洲足联的要求制定的其他规定。
三、执行中国足球协会制定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试行)》、《全国足球比赛赛区安全秩序规定》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
四、执行中甲联赛委员会制定的中甲联赛文件和根据中甲联赛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的其他规定和通知。
五、一些具体规定:(一)中甲联赛实行检查《注册参赛资格证》制度,在赛前举行的赛前联席会上,对所有列入球队上场名单和替补名单的运动员进行资格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运动员不能参加比赛;(二)在每场比赛中,每队可报名上场运动员11名,替补运动员7名,可从中替换3名,被替换下场的运动员不得重新被换上场,一场比赛中同时上场的外籍运动员不能超过3名;(三)比赛双方球队,尤其是客队必须携带两套比赛服到赛区。
(四)比赛双方球队必须穿着颜色明显不同的服装(包括上衣、短裤、球袜;守门员上衣、短裤、球袜)并经裁判员认可,比赛监督或裁判认为参赛队双方所穿比赛服颜色有可能影响电视转播效果,那么比赛服颜色将予以更改,要么选择备用比赛服,要么混穿两套比赛服。
主队有优先选择比赛服装颜色的权利。
两队确定比赛服装颜色后,裁判员会根据两队比赛服装颜色选择裁判服装颜色,如果裁判及助理裁判上衣服装颜色与守门员上衣服装颜色冲突,则守门员必须更换比赛服上衣颜色。
(五)球衣号码的颜色应与比赛服的颜色显著不同(浅色号码在深色衣服上或相反),本条尤其适用于条纹的球衣。
为保证更好的视觉效果,应在比赛服保留一块纯色的位置供印制球衣号码。
(六)比赛服装的号码必须与报名表相符,不得更改、不得无号、不得重复;(七)比赛开赛前60分钟,球队填报《上场名单》,比赛监督、第四官员对报名运动员、替补席官员进行服装检查、身份确认。
《上场名单》从比赛监督签字确认到比赛开始前,如因球员受伤等原因球队申请更改《上场名单》,则:1、只能用原上场名单中7名替补队员去更换原11名首发队员;2、被换下的原首发队员不能再列入替补队员名单;3、列入替补名单的队员人数将相应减少并不再增补;4、比赛中的可换人次数仍为最多3人次;(八)比赛替补席每队14个坐席,替补运动员7席,俱乐部官员7席,其他人员不得入座。
1、只有俱乐部队正式报名官员(领队、教练员、队医、翻译)需佩带全国通用证件,才能在替补席就座,如有关人员更换,需书面报联赛竞赛部,并制作全国通用证件后方可在替补席就座;2、管理好其替补席的秩序是球队领队的职责之一,本方替补席人员违纪,球队领队负连带责任;3、被裁判员罚离替补席的教练员,赛后不能出席新闻发布会,但需由领队或其他教练员代为出席。
(九)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在同一赛季中,同一名运动员被出示黄牌累计三次的,处停赛1场;同一名运动员第一次被出示红牌的,处停赛1场,第二次被出示红牌的,处停赛2场,第三次被出示红牌的,处停赛4场,依此类推,加倍停赛。
(更详细的规定参见《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第十七条比赛弃权和罢赛一、有未报名、或未通过资格审查、或未获得《注册参赛资格证》、或处在停赛期、或正在诉讼过程中尚未被允许参赛的运动员,代表该队参加了比赛。
此球队此场比赛按弃权处理。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球队属比赛罢赛:(一)并非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且未获得中甲联赛委员会批准,未参加赛程规定的比赛;(二)拒绝按照中甲联赛委员会的安排参加补赛或改期的比赛;(三)拒绝按照裁判员的要求,在5分钟内恢复中断的比赛;(四)中途退出联赛。
三、对弃权和罢赛的处理:(一)一方球队比赛弃权或罢赛,另一方球队以3:0获胜,如果比赛的实际比分超过3:0,则以当时的实际结果为准;(二)双方球队比赛弃权或罢赛,双方球队本场比赛均无成绩,计0分;(三)中途退出联赛,所有与赛队的比分均计3:0获胜,如果比赛的实际比分超过3:0,则以当时的实际结果为准;(四)中甲联赛委员会秘书长向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提交报告,由纪律委员会做出进一步的纪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