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权投资基金简介

股权投资基金简介

股权投资基金简介一、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所谓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广义的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相关资本按照投资阶段可划分为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 fund)、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重振资本(turnaround),Pre-IPO资本(如bridge finance)。

以及其他如上市后私募投资基金(PIPE),运用对冲、衍生工具等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

此外,还有针对不同行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如不良债权基金(Distressed Debt Fund)和不动产投资基金(Real Estate Fund)等。

在国内,产业投资基金也是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

狭义的PE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而这其中并购基金和夹层资本在资金规模上占最大的一部分。

在中国股权投资多指狭义的股权投资基金,又被称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二、国外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从股权投资基金的全球分布上看,美国和欧洲集中了全球绝大多数的股权投资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来源和投资去向都在北美,欧洲约占1/4,其中英国占到欧洲股权投资市场份额的57%,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PE大国。

以2010年为例,2010年全球共有454家私募公司共募集2250亿美元,欧洲市场的122家私募基金公司集资502亿美元,而北美242家公司募集资金为1346亿美元。

欧美国家的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上呈现以下特点:募集方式:美国、英国和法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募集方式是私募发行,发行对象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一般要求总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如美国要求美国规定总资产500万美元以上即可作为合格投资者进行投资,但因该等机构投资者对客户具有诚信责任,监管部门要对其投资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产比例进行严格限制以防范风险。

而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为个人时,通常或限定其资产达到一定程度的富有,如美国规定个人或夫妻资产净值达100万美元以上,或个人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或夫妻年收入达30万美元以上,才可作为合格投资者而不受人数限制。

资金来源:近年来,欧美的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来源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养老金、捐赠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高资本净值的个人或家族公司等。

关键是要求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力。

组织形式: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式私募、契约式私募(信托式私募)、有限合伙制私募。

目前,有限合伙制是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监管内容:国际上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对基金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对基金的发行、基金的投资者数量及资格的监管。

二是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主要体现在监管部门要求管理人应具备一定的资格,并需报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注册及定期年检。

三是对基金所投资企业的监管。

基金管理人必须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其主要投资市场和工具、业绩数据和风险集中度等信息。

四是对投资者的监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对于保险公司及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监管层要求对投资进行严格比例限制以防范风险,并进行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私募基金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缺乏监管隐含的巨大风险,欧美国家对私募基金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人的监管呈现加强趋势。

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6月批准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具颠覆性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法案规定资产管理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顾问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进行注册,并要求其向SEC提供交易和资产组合的有关信息,协助监管机构对系统风险进行必要评估。

这项法案包括限制银行从事互换交易业务、限制银行投资私募股权公司和对冲基金等严厉措施。

英国创业投资协会提出了针对英国私募股权基金整个行业的监管指引——《英国私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指导方针》,对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的指导原则,并对信息披露主体和披露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指引规定,私募股权基金应定期向英国创投协会(BVCA)指定的机构提供数据,以便于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活动的经济影响进行有证据的严格跟踪分析,及时监测金融风险。

欧洲议会则于2010年11月正式通过欧盟对冲基金监管法案,这是欧盟第一套直接监管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法规,最突出的一项内容是引入了“欧盟护照”机制。

不过,它可能对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及非欧盟国家的对冲基金造成冲击,再加上欧美的分歧,可能为未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投下阴影。

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2005年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逐步完成,我国资本市场开始进入到“全流通”阶段,并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牛市的序幕。

在这一阶段,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促进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标志着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进入了政府引导下的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规模和发展速度都位居亚洲首位。

从 2003 年至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一直保持着 40%的复合 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

据清科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共有 235 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为 2010 年的 2.87 倍,披露募集金额的 221 支基金共计募集 388.58 亿美元,同比上涨 40.7%;2011 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生投资交易 695 起,其中披露金额的 643 起案例共计投资 275.97 亿美元,其中 PIPE (投资于上市公司)类投资占比扩大,机械制造、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取代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清洁技术 行业,成为 2011 年投资热点行业。

虽然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猛,但是其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问 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政府管理部门。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各监管部门也 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政府管理部门。

随着实践的发展,私募”基 础性规范缺失导致的不良影响或许将逐步显现。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起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草案)》已上报国务院,正等待批复。

管理办法明确了对 PE 行业适度监管的政策指向和基本的监管框架。

如果 这一管理办法获得批准,则认可对 PE 行业进行适度监管的模式,即 不主张严格的审批制。

但是,会对合格的基金管理者、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设定准入要求,包括对单个投资者的出资要求和募集资本总规模的规定,并对投资行为进行一些规范。

二是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主要以 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化程度有待加强。

同时,很多企业与当地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更好的处理与当地地方政府的关系,成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所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是缺乏完善的基金管理机构。

从历史业绩、内控、流程、人员素质、品牌等各方面来看,目前大部分基金管理机构缺乏足够的市场经验,这也是银行、保险、国企等机构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四是缺乏相关的信用管理机制。

良好的信用制度是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在美国这种信用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在我国市场上还没有形成“信用”“诚实”为基础的运行机制,国家也没有相关的信用管理制度及惩戒机制,尤其是很难规避基金管理人造成的“道德风险”,再加上国家还没有个人破产的相关制度,所以管理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还不能真正履行,这无疑加大了基金投资人的投资成本和风险,也是阻碍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地方政府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做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外资据了解,上海为吸引股权投资机构落户将比照金融机构一次性给予现金奖励。

其中,以公司制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根据其注册规模,注册资本达5亿元、15亿元和30亿元的,分别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和1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以合伙制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当年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为10亿元、30亿元和50亿元的,分别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和1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此外,在浦东新区进行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将比照金融机构人才,依据其贡献给予补贴,住房补贴、办公场所也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上海在大力扶持本土创投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结合地区特点,在吸引外资PE发展上大做文章,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当然,上海能吸引外资股权投资机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上海未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机遇。

一家外资创投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整合提升效率阶段,这将为机构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是他们落户上海的真正原因。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海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上海优越的国际金融中心前景,适合股权投资发展的市场环境以及坐拥长三角腹地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源等。

部分扶持政策1.2008年8月上海市颁布了《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2.2008年12月发布了《关于浦东新区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发展意见》;3.2009年3月发布了《浦东新区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4.2009年6月份,上海浦东新区公布《浦东新区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试行办法》,成为国内首个允许外资股权私募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等以“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身份进行合法登记注册的地区。

北京:丰富企业资源是亮点2009年1月,北京市金融办、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以及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对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支持政策。

其中,最大的优惠政策在于税收,上述《意见》明确:合伙制股权基金中个人合伙人取得的收益税率为20%,而合伙制股权基金从被投资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属于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后收益,该收益可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直接分配给法人合伙人,其企业所得税按有关政策执行。

除此之外,对于公司制管理企业,自其获利年度起,由所在区县政府前两年按其所缴企业所得税区县实得部分全额奖励,后三年减半奖励。

而且北京市政府给予股权基金或管理企业有关人员的奖励,依法免征个人所得税。

除了金融监管机构都在北京外,北京还具备其它城市无法企及的其它优势:北京是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类大中型骨干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要聚集地,具有发展股权投资的资金优势;北京还有众多支持股权投资发展的企业资源,以高科技企业为例,仅中关村(000931,股吧)就有2万多家企业,是股权投资机构的理想对象;另外,北京还具有发展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优势和丰富人才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