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01一、知识点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二、思考:A 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提示: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
B 在航天发射时为什么总是向偏东方向发射?提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节省发射燃料。
三、考点分析: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02一、知识点1.产生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AOB 为晨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3)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产生时差(1)地方时①定义:因不同经度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3.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二、考点分析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如下图所示:2.区时的计算特别提示: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更。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注意:“±”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三、考点分析1.日期的变更因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有两个日期,故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日界线的类型(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3)确定日期范围①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②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4)计算日期比值①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
②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
③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
晨昏线图的判读03一、知识点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图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图显示整个晨昏线。
如下列四幅图: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如下图中,︵ACB为晨昏线,据东经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判断︵AC 为昏线,︵BC为晨线。
2.晨昏线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3.晨昏线图中地方时的判断方法4.晨昏线图中日期和节气的判断方法(1)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对应的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2)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且与极圈相切5.晨昏线图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1)确定纬度: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2)确定经度: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如上图中Q点所在的平分昼半球的经线,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
6.晨昏线图中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的判断(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①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②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③昼长=(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
7.晨昏线图中日出、日落时间的判断方法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地球的公转一黄赤交角01黄道平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为23°26'02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划分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夹角变大热带与寒带变大,温带变小;黄赤夹角变小热带与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记忆技巧黄赤夹角与热带、寒带同大同小与温带相反。
二近日点与远日点1月份,近日点,引力大,公转快7月份,远日点,引力小,公转慢三恒星年与回归年01恒星年:365日6小时9分10秒恒星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
02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又称为太阳年。
四二分二至日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图01方法1第一步看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那么图形A即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那么图形C 即为冬至日第二步图示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这是北半球的俯视图由于地球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我们观察这四个图形的推进规律按照逆时针的方向依次是A→D→C→B那我们就可以得出来结论了呀A:夏至 D:秋分C:冬至B:春分02方法2图示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这是北半球的俯视图图A的北极圈内为极昼因此为夏至日图D的南极圈内为极昼因此为冬至日继续按照逆时针的方法进行依次是A→D→C→B你也可以得出来结果五昼夜长短的变化两至日都是极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春分与秋分日全球都是昼夜等分这个繁杂的昼夜变化示意图不知道你背了多少遍01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这个半球就会昼长于夜。
0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南半球与之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01技巧1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那么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02技巧2纬度越高,该地一年中的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03技巧3赤道地区永远昼夜等长。
六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各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在不停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01问题1假设今日太阳直射点在7°S,那么我们上海31°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多少呢?经过计算,上海与今日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是38°。
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90°-38°=52°今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7°S向南北两侧递减。
02问题2假设今日太阳直射点在7°S,那么38°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多少呢?经过计算,两地的的纬度差是31°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90°-31°=59°a.夏至日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b.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c.春、秋分日赤道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一日出日落方位判定此图为太阳视运动图意为站在山中心的一个人,一年四季看太阳的升起落下运行路线。
01春秋二分日的日出日落02夏至日的日出日落03冬至日的日出日落巧记方法北北北,南南南3.21<<9.23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全球除了极昼极夜的地方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称之为北北北9.23<<3.21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全球除了极昼极夜的地方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称之为南南南1问题1:当地的纬度是多少根据春分和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选择这一天的原因是因为太阳折射点的纬度是0°,比较容易倒推当地的纬度为40°S或者40°N。
但是由于夏至日的昼长最长,因此是40°N。
二正午太阳方位01基本概念判断正午太阳方位,要看太阳直射的纬度与要求算的地方所在纬度的南北关系。
1举例假设今日太阳折射点在7°S那么上海31°N的正午太阳方位是正南方20°S的正午太阳方位是正北方方法就是看31°N 和20°S 与7°S的南北纬度关系。
中国门窗朝向正午太阳的方位更利于采光和照明。
我国传统文化中认为门窗朝南有利于“风水”,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三太阳与日影01基本概念日影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02日影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夏至日整个南半球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整个北半球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当地地方时正午12点日影最短黎明和黄昏时日影最长四晨昏线01基本概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02晨昏线的特点特点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6:00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00 昼的最中央经线为12:00夜的最中央经线为24:00特点2:晨昏圈与纬线圈相切,这条纬线即为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的最低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的纬度互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