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宝宝1
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
(宝宝篇) 讲师:李小燕
题纲 一、教练型育婴师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 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 三、与宝宝沟通的三项原则 四、与宝宝沟通的三大方法 五、与宝宝沟通的四项技巧 六、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大策略 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分析 八、如保与0-3岁的宝宝沟通 九、如保与3-6岁的宝宝沟通
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验
◆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 看待孩子: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教育的方式大于教育的内容
偷钱的孩子(物权不清) 乱扔垃圾的小男孩(秩序不清)
三、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 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 ? 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 ? 多交流、多沟通 ? 保持理智,持之以恒
亲子沟通的三项原则
子:(低头不语) 母:如果下次再走丢,我就不找你了。 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面
母:宝贝!妈妈终于找到你了!刚才把妈妈都急死了 (拥抱孩子)。
子:我到处找你! 母:刚才你找不见妈妈,是不是很害怕? 子:是呀! 母:商场人多,妈妈就怕把你丢了!以后你想看什么,
不贴标签
案例1:给孩子讲了两遍,孩子还没有听懂。 甲:你觉得有哪一点我还没讲清楚? 乙: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是榆木疙瘩。 案例2:孩子吃饭慢。 甲:时间不多了,吃快一点。 乙:你总是磨磨蹭蹭,干什么事都慢。
我信息案例(1)
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面
母:你跑哪里去了,跟你说了多少遍,人多的时候别 乱跑,你就是不听。
? 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 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 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 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解决问 题的能力是需要开发的。
区分
?当孩子表达不清楚,要想 法了解问题的真相,有助 于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有效的解决问题。
发问(引导)的技术
爸!你可以不去了,吃饭吧!
[引导] [分析] [引导] [支持]
五、亲子沟通的四大技巧
聆听(倾听) 区分(澄清) 发问(引导) 回应(反馈)
聆听的技术
? 使孩子畅所欲言并产生被接纳的 感觉,能够宣泄自己的情绪。
? 积极的听众:面部表情,嗯,对 话中要有词句重复,表示聆听的 样子,身体前倾,眼睛注视孩子。 若有急事,告诉孩子,请孩子讲, 我在听着呢。
一、教练型育婴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
1、镜子:宝宝是育婴师的镜子,宝宝的表现和反 应直接照见了育婴师工作的真实结果
2、指南针:宝宝是育婴师的镜子,指引了育婴师 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方向,实现宝宝身心健康、快 乐的成长
3、催化剂:宝宝家人是育婴师工作的催化剂,可 以让育婴师的工作更顺利和卓有成效,同时获得家 庭认可
积极倾听的方法
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后 重复给他听,孩子知道父母听到他的话 了,有被尊重的感觉。
2、标明孩子的感受:把孩子说话时的心 理状态讲出来,孩子感到你是理解他的, 有被理解 的感觉。
积极倾听的方法:反馈信息+标明感受
聆听,最好的帮助
? 积极聆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 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 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 。
双赢案例 (1)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 场景:孩子在看电视,父亲开家长会回来
父亲:你数学都不及格!还在家看电视! 我在那都坐不住! (父子对视)
孩子:我的作业做完了,我在等你呀! 父亲:看你的同桌,数学100,语文98,人家老爸坐
那多有面子呀! (孩子低头不语)
双赢案例 (2)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 场景:孩子在看电视,父亲开家长会回来
父亲:看什么呢? 孩子:动画片。 父亲:等一会咱们一起看一下你的卷子,好吗? 孩子:好吧。(片刻)爸,现在就看卷子吧?
(孩子给父亲到了一杯水) 孩子:爸,我知道这次数学没考好。 父亲:你说的对,你这次数学不及格。 孩子:爸爸,我保证下次考好! 父亲: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考好,爸爸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孩子:爸爸我一定努力。 父亲:好,现在就来看卷子,看问题出在哪里。
目的是让孩子说出内心感受,使谈话 能继续下去,多用鼓励和启示,避 免使用批评和责难。
? 你觉得,你似乎,你的想法是,根 据你的经验,根据你的观点,我猜 想你是,这是你的意思等。
回应(反馈)的技术
家长如一面镜子,区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 家长贵在真实和深入,并且要表现出体谅、 尊重和温暖、坦率。
? 案例:一女生向家长说,我问了某男生两 次问题,同学们就说我对他有意思。
接纳案例:吃晚饭 父子对话
子: 嗯,啥事不好说,非要让你去? 父: 看来你不想让我去? 子: 不就是我上数学课时与老师顶了两句嘛! 父: 你感到没啥,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子: 不过我不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难看! 父: 你是不是很想自己把这件事解决好? 子: 嗯!我想可不可以现在给老师打个电话。 父: ( 点一点头) 子: ( 给数学老师,班主任打电话)
想去哪里告诉妈妈,妈妈陪你去,好吗? 子: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
不伤感情
? 案例1:孩子打断家长的话。 甲:我想把话说完,好吗? 乙:你总爱打岔,懂不懂礼貌! 案例2:孩子上课举了五次手,老师没有
提问一次。 甲:你确实感到挺委屈的,下次我们再举
手。老师已经知道你学会了。 乙:肯定是你上课表现不好。
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
1、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无条件地 去爱他
2、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 体验
3、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
无条件地去爱他
? 关系重于教育, 关系先于教育,关系胜于 一切,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
二、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
理解原则 平等原则 引导原则
亲子沟通的三大方法
就事论事 不贴标签 不伤感情
就事论事
? 案例1:孩子打翻了茶杯。 甲:没关系,快拿抹布。(关心和爱护解
决问题) 乙:你总是笨手笨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案例2:孩子数学考试不及格。 甲:对这次考试成绩满意吗?需要我帮忙
吗?(了解孩子的感受) 乙:你那么聪明,怎么会不及格?(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