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汉语教师考试大纲2012年1

国际汉语教师考试大纲2012年1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2.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交际能力3.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学科地位的确立(4)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王力二、教学模式1.语法翻译法2.阅读法3.听说法4.团体学习法5.自然法6.交际法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汉语教科书》(2)《基础汉语课本》(3)《实用汉语课本》(4)《中文听说读写》(5)《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语言习得机制3.中介语4.母语迁移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基本理论(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的五个来源3.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情感策略4.场独立与场依存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 中国文化的特点(5)农耕型文化(6)伦理型文化2.中国文化的优势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儒家(1)孔子3)孔子的教育思想(2)荀子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两汉经学1)古文经(4)宋明理学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4)关学、濂学6)理学四大家2.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特性2.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二、文化定势1. “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 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 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价值观”的含义及特点4.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 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 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2. 音节和音素(1)音素8. 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

1)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言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上册 P10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的语音小时的作用的最小单位。

(2)音位归并的原则上册P101区别性特征(对立,辨义功能)2互补分布3音感差异(3)音位和音位变体上册P12一个音位一般包含几个不同的音,或者说一个音位是几个音中归纳出来的,这几个一音叫做这个音位的变体。

音位和其变体音位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变体可以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种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6)以模仿和练习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四、汉语声母教学法1.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发音部位1)双唇音2)唇齿音3)舌尖前音(平舌音)4)舌尖中音5)舌尖后音(卷舌音、翘舌音)6)舌面音7)舌根音(舌面后音)(2)发音方法1)阻碍的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2)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3)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2. 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描述声母发音描述上册P91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所以这两个方面要结合起来掌握。

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具体描写如下: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m、双唇浊鼻音f、唇齿清擦音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n、舌尖中浊鼻音1、舌尖中浊边音9、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舌根送气清塞音h、舌根清擦音i、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q、舌面送气清塞擦音X、舌面清擦音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sh、舌尖后清擦音r、舌尖后浊擦音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s、舌尖前清擦音(2)声母发音总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3. 声母发音重点(1)不送气声母和送气声母不送气:p d g j zh z送气: p t k q ch c(2)清声母和浊声母清声母:b p d t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浊声母:m n l r(3)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4)舌尖后浊擦音r(5)唇齿音f4. 声母教学方法(1)吹纸法上册p25(二)4用薄纸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2)咬指法上册p25(二)1用咬指法教卷舌(3)带音法上册P24(4)手势法上册p25(二)3(5)对比法上册P26五、汉语韵母教学法1. 舌面单元音韵母(1)高元音和低元音(2)前元音和后元音(3)圆唇元音和展唇元音(4)舌面单元音的描述5. 鼻韵母(1)前鼻音韵母六、汉语声调教学法七、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综合教学方法1.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1)韵母的四呼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2. 轻声(1)轻声(2)轻声音节调值(3)轻声的作用(4)何时读轻声4. 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1)模仿练习(2)四声唱练(3)声韵指辨(4)填空练习(5)读卡听写(6)辨音填空(7)拼音擂台(8)绕口令第六部分词汇及词汇教学一、现代汉语词汇系统1.词汇单位(1)构词类型2.词义(1)词义的性质(2)词义的构成(3)词的基本义、引申义与比喻义(4)反义词二、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二、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4. 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对比(1)词汇的概念义与语境义的对比教学1)词语的语用色彩对比2)词语的语义轻重对比3)词语的适用范围对比4)词语的适用对象对比(2)词语在具体语言应用中的对比教学1)近义词句的语用对比2)词句的语义指向对比5. 词汇教学中的偏误分析(1)词素换位(2)同音替换(3)形音义错位(4)词语顺序颠倒(5)动宾关系混乱(6)近义词语混淆第七部分语法及语法教学一、对外汉语教师与语法教学3.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巧(1)句型展示解释(2)句型对比分析(3)特殊辅助符号(4)综合对比教学(5)词语对比教学(6)关联对比教学(7)情景设置教学(8)启发想象教学(9)总结归纳教学二、对外汉语句型与教学3. 汉语的结构助词与教学(1)“得”与补语及其教学4. 汉语的动态助词与教学(1)“了”的用法及其教学(2)“着”的用法及其教学(3)“过”的用法及其教学5. 汉语的语气助词与教学(1)“吗”的用法及其教学(2)“吧”的用法及其教学(3)“呢”的用法及其教学6. 汉语的各种补语与教学(1)结果补语及其教学(2)趋向补语及其教学(3)可能补语及其教学(4)程度补语及其教学(5)介宾补语及其教学(6)时量补语及其教学(7)动量补语及其教学(8)数量补语及其教学7. 汉语“是”字句、“有”字句与教学(1)“是”字句及其教学(2)“是……的”格式及其教学(3)“是……的”句与“是”字句的对比教学(4)“有”字句及其教学8. 汉语“把”字句、被动句与教学(1)“把”字句及其教学(2)被动句及其教学(3)“把”字句与被动句的对比教学9. 汉语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与教学(1)兼语句及其教学(2)连动句及其教学(3)兼语句与连动句的对比教学(4)存现句及其教学10.汉语各种比较句与教学(1)“比”字句及其教学(2)“有”字句及其教学(3)“跟……一样”及其教学(4)“一天/年/个/次……比一天/年/个/次……”及其教学11. 汉语反问句、疑问代词活用与教学(1)反问句及其教学(2)疑问代词活用及其教学12. 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与教学(1)“V/A+起来”的教学(2)“V/A+下来”的教学(3)“V/A+下去”的教学(4)“V/A+出来”的教学(5)“V+过来/过去”的教学(6)“上来”的教学三、对外汉语实词、虚词与教学1.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与教学(1)名词的教学(2)动词的教学(3)形容词的教学2. 汉语各种代词及其短语与教学(1)指示代词的教学(2)人称代词的教学3. 汉语的数量词语与教学(1)名量词的教学(2)动量词的教学4. 汉语的介词与教学5. 汉语的副词与教学6. 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1)7. 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2)8. 汉语的固定格式与教学四、对外汉语复句结构与教学1. 汉语中联合关系复句的教学(1)并列复句的教学(2)选择复句的教学(3)承接复句的教学(4)递进复句的教学2. 汉语中偏正关系复句的教学(1)因果复句的教学(2)假设复句的教学(3)转折复句的教学(4)条件复句的教学(5)让步复句的教学(6)目的复句的教学第八部分汉字及汉字教学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六书说”三、汉字教学的内容与策略四、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4.部件拆分与组装(1)汉字部件拆分第九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案例。

相关主题